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卷首语

作者:张连友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2.0(7.2折) 定价  ¥10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卷首语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905519
  • 条形码:9787521905519 ; 978-7-5219-055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卷首语 本书特色

《卷首语》这部文风清朗的作品,就是张连友十几年来主编《森林与人类》亲撰刊首语的合集。 本书汇聚着作者主持这份全国先进科普期刊编撰工作的经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谨严的写作态度,也令人佩服。几十篇文章灵动鲜活,或长或短,题材多样,写法不拘,静心展读,就像一条奔涌的河流呈现在读者面前,既增益新知,也激发思考,更足以赏心。

卷首语 内容简介

  《卷首语》从著作者2008年至2016年间在《森林与人类》杂志的卷首语中精选60篇为基础原料,建构作者对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的观察与思考,视角和观点新颖独特,是一部关于自然的美学书籍。作者创建了不同于传统卷首语的独特文体。以富有启迪的特殊新颖有见地的观点见长。内容有《领略森林之美》《国家公园,为何而建?》《雨林的意义》《高处更好看》《诗意之地》《昆虫的仲夏》《物随人愿的世界》《为中国鸟类写谱立传》《一个生机勃勃的动物世界》等。

卷首语 目录

绿绒蒿,花儿的另一个境界
裸猿与灵长类
昆虫的仲夏
让大鸨飞
雨林的意义
高处更好看
会当凌绝顶
动物的斑纹之谜
除了生存还有什么?
发现手绘之美
森林让大地充满诗意
野鸟北京
人们为什么喜爱松鼠?
野花为什么这样美
花为人开放
“物随人愿”的世界
再说“物随人愿”
永远的棉花
东北缺一座雪山
垂直带:竖着看水平的美景
中国人为什么偏爱国兰?
有关兰花
新疆为何这么多特色鸟?
中国雉,美丽的雉
为中国鸟类写谱立传
一个生机勃勃的动物世界
张家界的峰林之美
国家公园,为何而建?
爬行是坚韧,也是艰难
典藏中国自然精华
领略森林之美
到森林中去
看江西自然的四个视角
中国山水的“形胜之区”
江西,群星闪烁的历史天空
孤独在高处
贵州,比山更神奇的是水
森林是氧吧
地标
芳草如金
秦岭,为什么珍贵动物在这里聚居?
秦岭,一个有关植物的传奇
湿地是陆地的精华
冰川:大自然的自我塑造
水稻的意义
美在自然
精华之地
植物的脚步
感谢粮食
乡村是每个人心中的美景
美丽的价值
高处不只寒
森林之美
诗意之地
从水到山:典藏自然的安徽
植物之美
大地上的人文美景
深藏的贵州
寻找心中的草原
候鸟的生命意象
生命*美
花的心
太行山,中国的舞台
大熊猫,自然的智者
生命追逐境界
凝视渺小的生命
为爱和奇迹的生命
神鹿出东方
大自然总有新鲜的话题
杂志,让人生更快乐
展开全部

卷首语 节选

  《卷首语》:  绿绒蒿,花儿的另一个境界  又是一个百花盛放的四月天。庭院里,山野中,田野上,桃花、杏花、梨花、海棠、牡丹……递次开放,争芳斗艳,花香四溢,仿佛一曲满园春色的交响乐进入华彩高潮的乐章。近年来,油菜花、樱花也成为人们赏花的热点,增添这本已热闹无比的春意。每一个这样的春天,春花都带给我们美好的心情、美好的审美享受。  在中国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度,春天不仅在平原和低海拔地带自南向北推进,也从低海拔向高海拔登高;花开也不仅是从南向北递进,同样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进。“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便是说的这种情形——当农历的四月也就是公历的5月平原花谢之际,低山、中山山花怒放。而在青藏高原一带,花季不是春天,而是一年中气温*高的夏季。很多国人陌生的而被欧洲人尊为“世界名花”的绿绒蒿,就是在6月开始绽放的。  被欧洲人狂热追捧的中国之花  在植物分类中,绿绒蒿是罂粟科的一个属。人类对罂粟的认识、研究和利用可谓久远,但是对绿绒蒿的认识历史却不长。而罂粟科里绿绒蒿与罂粟两个属之间也常常纠缠不清,这在植物分类史上也是一个很特别的情况。早期的分类系统中,除了一种绿绒蒿分布在欧洲之外,其他几十种都生长在横断山一喜马拉雅地区。因此,植物学家一度认为绿绒蒿曾经连续分布于欧亚大陆,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抬升及亚洲内陆的干旱化,导致它们的分布呈现“孤岛”状态,目前局限于中国西南的横断山-喜马拉雅一带。然而,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欧洲大陆没有绿绒蒿属植物的分布,绿绒蒿属是地地道道的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类群,绝大多数种类分布在中国且为中国所特有。  从欧洲人**次在喜马拉雅地区发现绿绒蒿以来,这种高原野花就对欧洲人有着一种魔力和诱惑,受到欧洲人的追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对中国西部野生动植物发现狂热中,绿绒蒿和其他野生高山花卉一起,成为“植物猎人”的追逐目标。他们发现、命名、采集标本,带回种子在欧洲的园林中种植。  为什么欧洲人会对绿绒蒿有那么一种虔诚和狂热呢?  苏格兰植物学家乔治·泰勒曾经对红花绿绒蒿有这样一段描述:“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像它这样享有*高、*奢华的名号。凡是能一睹其自然风采的人,看见它们用斑斓的色彩装饰着四周的小灌丛时,都会歌颂它们一番。所有初次邂逅这种花的人都会因它而发狂。”查阅欧洲一些植物学家和绿绒蒿喜爱者对绿绒蒿的描述,这样溢美之词甚至有些夸张的语言不少,其实这也正是绿绒蒿给初见的人一种怦然心动甚至有些夸张的印象。  与罂粟花类似,绿绒蒿的花瓣如蝉翼般轻薄,无论是黄、蓝、红、紫、粉、白,都有着一种典型的高原亮丽色彩。更为特别的是,在高原浓烈的阳光照射下,绿绒蒿的花儿会呈现出令人炫目的绸缎般的光泽。这在世界各种野花中,应该是非常少见的。  绿绒蒿的花儿不只是有着独特之美,还有着梦幻、神秘、浪漫的气质,这也是它们令人着迷、抓狂的原因。“植物猎人”威尔逊把绿绒蒿比作自己的“植物情侣”,也有人赞美绿绒蒿为“东方的女神”。从这些比喻赞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有一种浪漫的情愫被绿绒蒿唤起。  中国人为什么对绿绒蒿比较陌生?  与欧洲人的狂热喜爱相比,中国人对这种生长在自己境内的野花却显得比较陌生。这并非中国人不欣赏它们的美丽,而主要是认识少和晚。而不少人结识绿绒蒿,是从欧洲、日本的报道和种植园开始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中国被誉为世界花卉园林之母,中国的花卉资源太丰富了,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野花不胜枚举,令人应接不暇,这多少让人们对于寻找新的花卉的心情不是那么急迫。也多少符合“越缺乏越重视”的规律。  人们对于自然的欣赏多少与生活的重心区域相关联。尽管中国西部尤其是西南高山高原地带是世界上公认的花卉资源丰富的地方,甚至有一种说法——中国是世界高山花卉分布中心,但是在长久的历史中,中国的人口重心是在东部平原地带,而西南地区在古代人口分布少。这就出现了一个现象:中国许多传统名花如牡丹、梅花、芍药、荷花等,都在东部地带,也就是与社会文化重心重合,而西南的美丽野花则寂寂于山野而不被人识。即使是杜鹃花,像映山红等中原地带分布的种类人们了解得多,而对西南高山杜鹃则认知少。  当然这也许还与民族性格有一定关系。农耕社会、农耕民族,人们一般以家园为中心,在意一种安静平和的生活。而游牧社会、游牧民族则不同,生活流动性强,喜爱远足天涯,四海为家,探索未知。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