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明清新安医者群体研究

明清新安医者群体研究

作者:万四妹著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01
开本: 24cm 页数: 122页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8.8(7.2折) 定价  ¥4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明清新安医者群体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312047381
  • 条形码:9787312047381 ; 978-7-312-0473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明清新安医者群体研究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 新安医学与徽州社会的研究众多,但多集中在新安医学兴盛的人文因素剖析,或综合诸多因素来论述新安医学的兴起原因。关于新安医家的研究仍是传统医学史的研究路径,多集中在著名医家的理论学说和临床应用,基本都是以技术进步和著名医家为中心的传统医疗史研究思路。将新安医者视为群体,考察其与明清徽州乡村社会稳定的研究成果暂未见到。本书针对一定时空下的医者群体的个案研究,将突破已有全景式、横切面的医者群体的考量,注重历史纵深感上的“面”“点”结合和整体分析,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为医疗社会史的长时段整体研究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个案观察切入口。 【特点特色】 作为明清中医学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中国传统社会重要的一个医者群体,明清新安医者群体具有悠久历史传承和一定数量规模,既有既有诸多御医和地方医官,也有大量草泽铃医、女医等民间行医者。考察明清徽州乡村社会折射的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官方医疗资源与民间医疗资源的流动和对接、“医”“儒”关系、医疗资源与地方社会等,解析明清乡村社会医疗体系的地方性、典型性和普遍性。突破以往以著名男性医者为中心的关注女性医疗从业者等,还原徽州乡村社会各类医者的真实形象,客观评价各性别、各类型医者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影响,不仅具有地域医学史的研究意义,更为医疗史研究开拓独特的研究思路。

明清新安医者群体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医疗社会史视角考察明清徽州乡村社会医疗体系的历史面貌, 剖析在高度自治和充满弹性的徽州乡村社会环境下, 多元弥散的医疗资源与徽州乡村社会的互动, 探讨明清徽州乡村社会折射的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官方医疗资源与民间医疗资源的流动和对接、医疗资源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时下医疗卫生事业的现实问题提供的借鉴和参考。

明清新安医者群体研究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价值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 1.7 学术史回顾 2 明清徽州社会 2.1 山区农林经济 2.2 移民社会 2.3 宗族社会 2.4 东南邹鲁 3 明清新安宫廷医官 3.1 明清新安宫廷医官概况 3.2 明清新安宫廷医官的选任途径 3.3 明清新安宫廷医官任职时的主要贡献 3.4 明清新安宫廷医官卸任后的主要作为 3.5 明清新安宫廷医官现象的形成原因 3.6 本章小结 4 明清新安地方医官 4.1 明清徽州官办医疗及其运营概况 4.2 明清新安地方医官的特征 4.3 明清新安地方医官兴衰变迁的原因 4.4 本章小结 5 明清新安族医 5.1 明清徽州宗族医疗保障体系的构成 5.2 明清新安族医与徽州宗族医疗保障体系的特征 5.3 明清新安族医与徽州宗族医疗保障体系的形成原因 5.4 本章小结 6 明清新安世医 6.1 明清新安世医概况 6.2 明清新安世医的特征 6.3 明清新安世医现象的形成原因 6.4 本章小结 7 明清新安女医 7.1 新安女医的类型 7.2 明清新安女医的特征 7.3 明清新安女医现象的形成原因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附录1 新发现的明代新安宫廷医官 附录2 程守信《商便奇方》 附录3 歙县槐堂程氏宗族儒医群体 附录4 新安世医传承链 附录5 中国古代女医制度及三姑六婆涉医群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明清新安医者群体研究 作者简介

万四妹,医学博士,考古学博士后,教授,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英国林肯学院访问学者。现为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师,从事中医医史文献整理发掘的教学科研和针灸临床工作,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获第二届“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和安徽省第二届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史学后备学科带头人、省部共建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保健按摩师(刮痧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献与流派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第七届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史分会第十四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徽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马来西亚亚洲技术学院高级讲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