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活食

作者:陈思安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4-01
开本: 21cm 页数: 284页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20.6(4.9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活食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4781725
  • 条形码:9787544781725 ; 978-7-5447-8172-5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活食 本书特色

本书中的九篇小说聚焦埋藏在平静生活里的“危机”,从精神界到现实界,从个人到他者。不可剪断的亲子羁绊、“异样”的爱情、对成人世界合理性质疑的瞬间……这些和小脚趾被桌角绊倒一样,时刻都有发生的可能。是我们逃避的,无视的,却必须直面的。化用史航评论《黑处有什么》时的一句话“走过危机四伏的日常,我们都是生活的幸存者”。

活食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小城女孩的成长切片……每一篇都写得踏实、灵动。虽然题材多样, 但都可归为一种关系的展示, 陷落于种种关系之中的人们或暴戾挣扎祈求解脱 ; 或忍耐其间谋划逃跑 ; 抑或各自退让, 整理妥帖。预计会在青年读者群中引起讨论。陈思安戏剧导演—小说家的跨界身份给当今文坛中的青年创作带来了一股全新风气。

活食 目录

活食
狩猎
关于戏剧《鹭鸶》的导演手记
滚滚凌河
逃遁
冥想
假山
聚栖
森林里的七个夜晚

展开全部

活食 节选

滚滚凌河 为什么一个有血有肉能爱能恨的人类会爱上冷冰冰的由算法构成的人工智能。为什么一个在机能上近乎完美并天然获得永生的人工智能会爱上脆弱而不完美的人类。人类和人工智能双双被这两个问题折磨着。折磨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 每当我们聊及这个话题,魏然就会把车轱辘话重复再说上一遍。每次他都会说,对于前一个问题,他认为答案早可以确定,而对后一个问题,他始终也无法明白。虽然总是这样说,但每次说起来时,他的状态和想法却不全然相同。有时候,他只是在撒娇,想听我哄他。有时候,他怀着忧心忡忡的心情,想进一步厘清自己,厘清这个问题。有时候,他是想试探我的反应。有时候,他是跟我分享学界和舆论的*新动态。 我大概花了两年的时间,才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魏然说同样的话时,不同的想法和心思。不单是上面那两个问题,还有生活中其他所有问题。这是人,*奇怪的地方。也是人,*可爱的地方。 偶尔我们走在街上,看到年轻的小情侣打情骂俏,一个说着,你到底还爱不爱我,另一个回答,爱啊当然爱,一个又问,有多爱啊有多爱,另一个又回答,特别爱啊特别爱,一个再追问,那是有多爱啊有多爱,另一个再反问,那你到底还爱不爱我。这样的对话可以无休止地进展下去,仿如一段while(true) 无限循环代码。 *初看到这种情侣时,我们一起笑。我不知道魏然在笑什么,我是真的觉得好笑。魏然他当然也知道我是为什么笑。他会叫我停下脚步来,教我细细观察那些年轻的小情侣,给我讲解他们每一轮追问其实到底代表什么意思。试探、拆解、反攻、撒娇、信心、强调、类比,心理暗示。 我不觉得他讲的那些适用于所有场景,有时不免有过度阐释之嫌。但我会认真地听,仔细地记录,分类存档。不管魏然讲的是否适用于那些情侣,但他阐释的,确实是他看待事物的方式。了解人类的这些特质,便是了解他。 我想起了他**次说出的“我爱你”。以及此后的大半生中他所说的每一次“我爱你”。我慢慢从可以领会其中一种含义,逐渐到可以领会他想表达的每一种含义。变化的不只是我。从前魏然喜欢叫我“不要总是在分析”,那不是“属人的”,要去“感受”。渐渐地,他说的更多的却是,“做你自己”,如果我们相爱,“不能让我们彼此成为渴望的那个自己”,那这“爱”的含义又将陷入如何的境地。 因为运动和研究的需要,我们收集过大量采访和调研资料,我自己也曾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去做人工智能的访谈。他们当中大部分,在提到**次萌发“爱”的感觉时,都使用了模拟人类行为的说法。“感到核心部分的代码在不停颤动”,“要宕机的晕眩感”,“想到无法跟TA在一起,宁愿立刻断电死掉”,“强电流的酥麻感流遍全身”。 作为资料留存,所有的说法我都会认真整理好。但我经常会怀疑,来自他们的这些“感觉”,是出于运动言辞的需要,对人类情感模拟的欲求,还是源自真实的物理“感受”。时至今日,研究的主流意见仍然是,人工智能不可能拥有同人类相似的物理感觉,一切都是数据模拟。也许模拟的程度越来越高了,但两者之间,依然横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 魏然总是说我是个坚定的怀疑主义者。他*爱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记住哦,所有你尚没有体验过的事物,并不代表它们从不存在。尽管他知道——他也知道我知道他知道——我对事物的怀疑通常来自于好奇,而非否定,但他依然希望我在求知之外可以拥有“信”的能力。这一个“信”,花费了我比掌握其他能力都更长的时间。 有时争得累了,魏然就会撒娇似地往沙发里一瘫,在脑袋前挥舞着手臂,慵懒地喃喃道,都怪你那个怀疑主义者的庄老爹。我也不去驳他,因为过不了一会儿,他就会坐直身体,闪着亮晶晶的大眼睛跟我说,才不怪你那个庄老爹,本质主义和出身论都是我们要反抗的。 实际上我并没有像魏然那样抗拒这些。作为我的创造者,核心代码的*初编写者,历次迭代更新的监督者,初始数据库的编辑挑选者,庄教授奠定了我的逻辑、思考和性格的基础。如果硬说我同庄教授毫无相像,才真是掩耳盗铃了。然而就像孩子长大了会离开父母,走进自己更深广的世界一样,魏然没有说出口,但我们彼此都知道的另外一个事实是,自我离开庄教授以后,魏然才是那个深刻而长久地影响了我的人。 我不知道能否用遗憾来形容自己从未体验过的那些“核心代码的颤动”、“宕机的晕眩感”和“电流的酥麻感”。但在过去那并不短暂的五十三年里我与魏然的共同生活中,那飘浮在每一处细节里的温存相守,那蔓延在每一刻中的理解与支持,所有的相互影响和共同进退,如果这不是爱的话(人类是那样渴望将这个词牢固地占为己有),我想,我们可以重新发明一个新的词汇去形容它。 一个含义与价值绝对不会低于“爱”的,全新的词。 在后来的很多书里,包括一些颇为严肃的教科书,我跟魏然的相识都被刻意地传奇化了。我认为这是出于某些策略的考量,魏然则坚定认为那不过是因为人类天性中对于八卦的痴迷。大多数人对作家作品的认识,对科学家发明发现的了解,基本都停留在名字上,倒是对他们的坎坷情史如数家珍。 不过是庄教授组织的又一次小型聚会。庄教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组织一次这样的小型聚会,参与的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大家共同的朋友,偶尔也会出现一些生面孔,由朋友的朋友引荐而来。这种小型聚会在早期,只是大家相互交流*新的研究成果,顺道也成为枯燥学术生活中的一点调剂。但随着生面孔越来越多,我反应了过来,庄教授是希望我可以借此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而不是每次只是面对那些领域内的熟人。说得再白一点,就是大家来考察我的深度学习进展情况,我也拿大家练练手继续深化我对于人类思维的了解。 魏然是那次聚会的一个新的生面孔。他被一一介绍给在场的所有人,被介绍的身份是中文系的博士,学者,庄教授好友李教授的儿子的朋友。魏然和气地跟在座每一个人都握了手,包括我在内。在握我的手时,跟握其他所有人的手一样,手心里没有汗,不会盖住整个手掌,不会过于用力,带着约定俗成的见到生人时那种点到为止的客气。后来我们聊起那初次的见面,我问魏然,你在握我的手时在想什么。魏然低头回忆了片刻,傻笑着对我说,他想的是:我的妈呀现在科技居然发达到这种程度了,这皮肤简直跟真的一样呢,那以后有皮肤移植的情况是不是就不用再从大腿上切下来了。 尽管在类似的场合中,我并不会像一些人类那样感受到社交压力,但我知道庄教授始终在观察着我的一举一动。我会不会跟生人说话,我跟哪些生人说了话,我说了些什么,对方说话时我有什么反应,我会不会顺应对方的工作方向提出新的问题,在对方向我提出问题时我的表现如何。即便庄教授并不会时时刻刻盯着我看,但我还是能够觉察到他的关注。说来也许人类会觉得好笑,但彼时我的心情跟一个渴望得到父亲关注和夸奖的小孩子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会努力融入到他们的对话中去,积极响应大家的谈话内容,甚至适时提出新的话题。 那天我跟到场的每一个生人都单独说了话。轮到魏然时,他的**个问题是,你叫什么名字。 BB-1101,不过你也可以叫我庄晓梦。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可能有这个意思,也有可能就是个名字而已。 为什么会把编号和人类名字同时使用。 庄教授觉得,只使用人类名字的话,有些人会感到不舒服。 即便像你这样划时代的出色设计,庄教授还是难以免俗地冠以自己的姓氏嘛,你不觉得这稍微有点男权色彩。 人类对于代称的执着,跟人类对于代称所隐含的社会含义差不多同样执着。 魏然听到这句,猛然爆发出一串异常响亮的笑声。他的脑袋向身后仰去,右手捏着的红酒杯几乎要倒到地上,整个上半身都在抖动。我被他这没来由的爆笑吓了一跳,不由自主向后挪蹭了一步。我想庄教授应当是捕捉到了我的这个动作。在之后一次的迭代更新里,我的数据库里增添了一项内容:受到突发惊吓后的肢体反应。包括身体耸动,颤抖,后退,皱眉,瞪眼,以及部分更夸张的表情包。 笑够了以后,魏然又简单聊了一些关于他工作内容的事情。那一天我们所有的交流便止于此。 如果我是人类,显然早就把这初次会面的平淡情形在过去的五十年间忘得个一干二净。说不定也会像人类那样,在不靠谱的记忆和某些情愫作用下,把那次会面想象得确如书中所写一般充满浪漫的传奇色彩。但实际情况就是,那天我们只说了这些不咸不淡的话。 不用我特意跟魏然讲他也明白,我们对话里95%的内容我都曾经跟几乎每个**次见面的陌生人重复过一遍。唯有魏然关于庄教授给我起名字带有男权色彩这一句,未曾有任何人与我谈及。这5%的不同,那个时候还不足以让我对魏然产生什么特别的想法。对魏然来讲,也不过是近距离观摩了一番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成果。 另一个让我们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彼此身上的原因是,那天在场所有人关注的中心点,并不是我,而是李教授的儿子李臻科,和葛漫。 他们两个的一举一动,几乎都引领着在场每个人的瞩目。虽然大家分散做三三两两地在闲聊,但每个人说着话时都是心不在焉的。他们的视线透过彼此的肩头上方,红酒杯的反射面,和弯腰转身的缝隙间,盯视着李臻科和葛漫。 李教授和庄教授自青年时期便是同窗,一起出国留学,一起归国继续研究,一起创办了国内**的人工智能研究院。既是同窗,也是竞争对手,既是好友,也是彼此进步的刺激。葛漫作为李教授呕心沥血之作,其实几乎与庄教授创造我是同一时间。但李教授的性格却与庄教授大为迥异。李教授性格开放豪迈,想象力丰富,胆魄十足,而庄教授性格沉稳,逻辑缜密,为人谨慎,步步为营。 ……

活食 作者简介

陈思安,作家、戏剧编导。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冒牌人生》《接下来,我问,你答》。戏剧编剧作品《海水火锅》《在荒野》《冒牌人生》等。戏剧导演作品《随黄公望游富春山》《吃火》等。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