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志怪于常:山海经博物漫笔

志怪于常:山海经博物漫笔

作者:刘朝飞著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5-01
开本: 19cm 页数: 181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8.0(7.0折) 定价  ¥4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志怪于常:山海经博物漫笔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4017487
  • 条形码:9787554017487 ; 978-7-5540-174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志怪于常:山海经博物漫笔 本书特色

本书着眼于分析中国本土博物学与西方舶来博物学、日本“妖怪学”的关联与差异,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博物学的观点。文风轻快,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志怪于常:山海经博物漫笔 内容简介

本书是自由撰稿人刘朝飞写的一部关于《山海经》的文化随笔集。本书关注《山海经》尤其是《山经》部分的名物问题,重点是这部多谈怪物之作中的平实内容,将经典中的神奇之物和生活中的常见之物联系起来,参考《庄子》等道家文献及其他古典文学作品,挖掘《山海经》中名物的文化意义和审美内涵。分析了中国本土博物学与西方舶来博物学、日本“妖怪学”的关联与差异,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博物学的观点。

志怪于常:山海经博物漫笔 目录

《山海经》VS《诗经》
“妖怪”三义与《山海经》
桂华秋皎洁
狸奴·小於菟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豕与彘有什么不同
忘忧草
嗯?什么鬼?
苹果还是荔枝
狗拿耗子的历史
桃花之源
食铁之兽
腊肉的学问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我想说我不是鸡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香草
美人
悲催的山药
孔雀不骄傲
鲤鱼跳龙门
首饰
五雷、雷法、雷劫
夸父神话的流变
《山海经》与神仙思想
《山海经图》补说
神秘的《山海经》、古文字与二重证据法
《山海经》Vs《诗经》
——漫谈中国传统博物学的来源

展开全部

志怪于常:山海经博物漫笔 节选

  《志怪于常:山海经博物漫笔/知趣》:  本文分六部分,依次探讨:《诗经》与中国传统“多识”“名物”之学、《山海经》与中国传统“博物”“志怪”之学、儒家“博物”“志怪”之学暨两种博物学的交融、博物学在儒学系统下的地位、道家与博物学,以及《山海经》中的博物学内容。  中国传统博物学(非西来之博物学)的定义我们这里不做专门探讨,本文默认其范围为草木、鸟兽、鱼虫、器物等。至于本文未曾展开的如“《本草》系列”“《尔雅》系列”“异物志系列”等等博物学的话题也只能另做讨论。  中国传统博物学是来源于《山海经》还是《诗经》?  前些日子我们在群讨论中提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马上就有朋友说是来源于《诗经》,因为子L子说过“多识”的话。  我的看法也是这样,中国传统博物学主要来源于《诗经》,而非《山海经》。  “多识”一词的具体出处是《论语·阳货》,原文是这样的:“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这段话,说的是学《诗》的好处。在学《诗》诸多好处的*后,提到了“多识”。“多识”的概念,后来随着儒学/经学的盛行,而被继承发展了下来。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叫作多隆阿的人,写了一本解读《诗经》名物的书,书名就叫“毛诗多识”。类似的,在之前的明朝还有一本林兆珂《毛诗多识编》。  *早专门解释《诗》名物的书,是三国时东吴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简称“毛诗草木疏”或者“草木疏”)。我认为,这应该算是中国*早的“博物学”专书(也有人认为是《尔雅》系列的《释名》)。后来也出现了专门解释陆玑《草木疏》的著作,比如明代毛晋的《毛诗陆疏广要》、清代赵祜学的《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校正》和焦循的《陆氏草木鸟兽鱼虫疏疏》等,还有日本人渊在宽的《陆氏草木疏图解》。  陆《疏》开的是这样一种传统。与陆《疏》同类的书,多以“名物”为题,比如北宋蔡卞的《毛诗名物解》,元朝许谦的《诗集传名物钞》和罗复的《诗集传名物钞音释纂辑》等很多著作。“名物”一词,来自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周官》。中国传统博物学,也可以被称作“多识之学”或者“名物之学”,这两个名称昭示着儒家文化或者说孔子本人的文化思想对中国传统博物学的深刻影响。  “陆玑为《诗草木疏》,刘杳为《离骚草木疏》,王方庆有《园庭草木疏》,李文饶有《山居草木记》,君子所以贵乎多识也。”(《困学纪闻》卷八)《诗》之外的博物学著作,受其影响而存在的.便是《楚辞》系列。刘杏《离骚草木疏》(又名“楚辞草木疏”)早佚。今见存者有南宋吴仁杰《离骚草木疏》、明代屠本唆《离骚草木补》、清代周拱臣《离骚草木史》等。  儒家著述中,与博物学密切相关的还有《尔雅》系列,包括其各种注疏,以及《广雅》《埤雅》等等,兹不详述。  以上是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博物学的内容。  相对而言,《山海经》名物研究方面就完全没有与《诗经》相抗衡的大量著作。中国古代专门解读《山海经》名物的著作一本也没有——即使今天也很少,很多博物学家作研究甚至不取用《山海经》。古代研究《诗经》名物的著作,也几乎不引用《山海经》,比如声望比较高的《毛诗多识》,对《山海经》的态度是:“子L(颖达)疏据《山海经》有兽名‘驳’以申毛(《毛诗传》的作者)义。然《诗》中用物,惟取其常,山隰所有,当属习见,漫及怪兽,不足信也。”又评论《山海经》“多志怪物,*难信”。  如果非得说有,明代朱铨《山海经腴词》和清代涂景涛《山海经类对赋》,勉强算是《山海经》博物学的著作。二书皆取《山海经》名物,如山水草木鸟兽之名,以类相从,编成韵文。然而只有名物,很少有解读,这样的“博物书”实在没法跟《毛诗草木疏》系列完善的博物著作相抗衡。  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讨论“中国博物学传统是来源于《山海经》还是《诗经》”这个话题呢?  ……

志怪于常:山海经博物漫笔 作者简介

刘朝飞,1987年生,河北省南皮县人,致力于《山海经》研究,在省级学术刊物《社会科学论坛》上发表论文《夸父神话流变考论》,点校出版有郝懿行《山海经笺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