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踏勘河西走廊古遗址

踏勘河西走廊古遗址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01
所属丛书: 西域游历丛书
开本: 19cm 页数: 283页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42.0(7.5折) 定价  ¥5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踏勘河西走廊古遗址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9531615
  • 条形码:9787549531615 ; 978-7-5495-3161-5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踏勘河西走廊古遗址 内容简介

本书分五章, 追寻长城到肃州、从肃州到毛目段长城去、黑河三角洲和哈喇浩特遗址、前往甘州和南山中部、翻越北山到巴里坤。内容包括: 疏勒河以北的汉长城 ; 从桥湾城到十二墩等。

踏勘河西走廊古遗址 目录

**章 追寻长城到肃州

**节 疏勒河以北的汉长城......................................................1

第二节 从桥湾城到十二墩........................................................15

第三节 花海子及其长城遗址....................................................37

第四节 花海子以东的长城线....................................................56

第二章 从肃州到毛目段长城去

**节 北大河沿岸的长城........................................................71

第二节 经过毛目绿洲及其边远地区的烽燧........................80

第三章 黑河三角洲和哈喇浩特遗址

**节 黑河下游及其尾闾........................................................95

第二节 哈喇浩特遗址...............................................................112

第三节 哈喇浩特城外的遗址..................................................151

第四节 乡村居民点和额济纳城.............................................170

第四章 前往甘州和南山中部

**节 到甘州去的一条沙漠道.............................................189

第二节 到南沟城和甘州河的东源去....................................201

第三节 从南山回到毛目...........................................................223

第五章 翻越北山到巴里坤

**节 翻过北山的沙漠山脉..................................................232

第二节 翻越天山*东段...........................................................250

第三节 经过喀尔里克山和巴里坤........................................263

第四节 巴里坤和哈密之间的历史关系...............................270

展开全部

踏勘河西走廊古遗址 节选

**节 北大河沿岸的长城 在到黑河沿岸以及哈喇浩特遗址进行考察之前,我们得做很多安排和准备,所以必须在肃州停留一段时间。哈喇浩特遗址位于毛目(今甘肃省金塔县鼎新——译者)以远,是阿拉善王手下一个蒙古族小首领的领地。所以,在进入黑河地区之前,我们必须征得肃州道台的支持,实际上,肃州道台就是蒙古西南部那个地区的行政长官。幸运的是,在秋天我曾通过马继业先生提出过申请,我的申请得到了驻北京的大英王国大臣的大力支持。因此,中国外交部及时给肃州道台周务学先生发来了指示。我和这位聪敏好学而精力充沛的大人来往过几次后,他就给我写了封推荐信,这正是我所急需的。信是写给生活在黑河沿岸一个部族的首领,或称贝勒的,这支蒙古人是土尔扈特部的一支。 公使馆给我做了些安排,其中之一是让当地衙门付给我 3 000两银子(是中国式的那种银条),条件是我通过喀什噶尔领事馆财政司从我的基金中把相应的钱款汇到北京。但当地局势造成的经济动荡对甘肃衙门的财政状况也产生了影响,由于造反头目(他被称作白狼)手下那群人的劫掠,这里的财政状况日趋紧张。虽然我要筹的款子数目并不大,但我听说弄来这些银子可是费了不少劲。等了几天,这些马蹄银(每锭银子都是称好的重量)才到了我手里。但在这段耽搁的时间里,我也得到了补偿。人们很快就听说了给我银子这个事,而且还是衙门给的。这使甘肃道台治下那些地区的官员,对我的工作都支持起来了。同试图给我设置障碍的乌鲁木齐地方当局相比,肃州官员们的这种态度尤其使我感到欣慰。 考虑到我们将沿着黑河走很远,之后还有可能再向东考察,所以在肃州停留的6天里,我们都忙个不休。我们必须为人畜准备好至少两个月的物资,因为从蒙古人那里是不会获得物资的。甚至毛目那片偏远的绿洲,前一年由于缺乏灌溉水,庄稼的收成也特别不好,在那里我们也是不能指望得到物资的。我将去的地区路途十分遥远,这迫使我不得不在仍能利用邮政设施的时候,写了很多信札。 1907年我们曾在南山考察,这几天的停留使我们有机会对南山进行补充考察。我想借此良机进行三角测量,以便更准确地测定河西走廊南山山脉那些高峻雪峰的相对位置和高度。天气晴朗的时候,从肃州就能望见那些雪峰,我以前没有机会对它们进行三角测量。不巧连日来不是阴雨,就是多风沙。但 5月4日天空变得极为晴朗,我们都指望三角测量能成功进行。拉尔·辛格在肃州城南不远的开阔地上,确定了一条用天文学方式定下的基准线。但这时,天空又出现了乌云并下起了雨,我们*终仍是没能达到目的。 我在《西域考古图记》中已说过,前几次访问肃州时我观察到它有怎样的地理特征(就是这些特征决定了它的经济和商业地位)。在该书中我还指出,汉武帝设酒泉郡以来,肃州城和肃州地区在中国同中亚的关系史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所以,在这里我就略过肃州不提,而直接描述我们是怎样到达东北方那个遥远的目的地哈喇浩特的。除了要对哈喇浩特进行考古研究,我们此行还要完成一个地理学上的任务。 黑河的尾闾,汇集了肃州河、甘州河及其支流从南山中段带下来的所有河水。 1907年我们成功地考察了这两条河发源的大山区的西半部分,以及那座在地理学上很重要的高原。那座高原位于河西走廊南山山脉脚下与蒙古南部沙漠边缘的小山脉之间。由于有肃州河和甘州河河水灌溉,并有肃州和甘州地区的大绿洲,它有史以来就是中国和中亚之间真正的交通枢纽。 我的目标是把上次对这个大内流区进行的考察向北扩展到黑河尾闾及向东南扩展到黑河远在山中的源头。显然,**个任务必须在黑河沿岸及其两侧沙漠还不是太热,我们又能进行有效工作的时候完成。而紧接而来的夏季几个月,我们可以在南山山谷中进行考察,还要给骆驼“放假”,让它们尽情地吃草。要想让这些强悍的骆驼还能胜任今年秋天和冬天的工作,这样的“假期”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的近期目标是毛目绿洲,肃州河和甘州河就是在那里汇合的。5月10日我们分成两路出发了。拉尔·辛格沿大路走,一直到甘州河与大路相交的那一点。然后,他将沿着甘州河河道到毛目去。为了寻找汉长城的东段,我只能沿着北大河走,并穿过偏远的金塔绿洲。 1907年我**次踏访金塔后,回来时走的是北大河右岸连接金塔绿洲和肃州的大路。所以我现在选了另一条路,它穿过了北大河以北的肃州耕种区。在这条路上,我们又经过了已坍毁的中世纪万里长城,然后在长城外的农田边上扎了营。第二天我们穿过了那条低矮的山脉,它位于俯瞰着花海子的那条山脉的东端,并朝甘州方向延伸而去。我们发现这里和野麻湾那里一样,小山脉顶上也有突出在万里长城之外的烽燧戍卫着,烽燧看起来并不太古老。我们沿小山脉的北边脚下走,经过的地区全是约 30英尺高的流沙丘。之后,我们才到了北大河边,那里的河床离金塔绿洲*南端约2英里。河床宽有 0.25英里,比河岸低 6英尺。河中一滴水也没有,从这里分岔出来的 6条水渠也是干涸的。又往前走了1英里,我们在灌木覆盖的地面上又遇到了三条水渠,它们的水流量加起来也只有约 60立方英尺 /秒。这说明 6月中旬南山中段的积雪融化之前,即北大河的夏季洪涝到来之前,肃州河下游能用来灌溉的水是极少的。 5月12日我们向可爱的金塔小城北边走,小城四周环绕着农田和浓荫匝地的果园。沿途的地貌我在 1907年9月的一次勘察中已熟悉了。先是富饶的耕种区,接着是草地,耕种区和草地上都有成行的榆树。但走了约 7英里后,榆树就消失了。过了这之后,农田变成一块一块的,大小不一,农田之间是长着灌木的荒凉沙地。这些沙地以前可能曾经被开垦过。我发现, 1907年以来,那些分散的小村庄中勤劳的居民把不少沙地改造成了农田,有几个地方甚至能看到这种变沙为田的过程。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想彻底消除叛乱给当地带来的影响,还需要很长时间。傍晚时分,我们走近了头墩那座大烽燧。那里的地面状况是很奇特的,碧绿的农田夹杂着红柳沙堆、低矮灌木及长着芦苇的沙丘。这种景象使我清晰地回忆起在策勒和克里雅之间的达玛沟绿洲北边及东北边看到的情景,那里不同时期废弃的田地又被重新开垦了。在那些地方,有时开垦有时任其荒芜的现象,主要和影响地下水水量的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因为地下水是那里的灌溉水源。而在这里,我所目睹的变化,无疑主要是当地发生叛乱后经济复苏的结果。 那天途中,我们脾气暴躁的蒙古族翻译老马鲁木得到了一条虽然不太明确却令人十分振奋的消息。马鲁木在路上遇到的一位年迈的汉族村民告诉他,他有一次向头墩东北走了约 30里,在北大河河谷边的小山脚下,遇到了一道用灌木筑成的旧墙。这条消息虽然可能会和汉长城有关,但听起来很不明确,后来我们在头墩询问的时候,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旧墙。为了避免在不确定的查找上浪费时间,我让测量员穆罕默德·亚库卜押运行李沿车马道到毛目去。而我和剩下的骑马的人,则朝着河边宽阔平原边上的小山脚下进发。离营地约 1.5英里的地方,我们穿越了一条干涸河床,然后绕过了一个在红柳沙堆之间正有新土地被开垦出来的地区。有迹象表明,这里的荒野正在被重新利用,其中有些地方在叛乱发生之前曾被开垦过。 我们又往前走了2英里,穿过又一条河床,之后越过一条有肖尔和稀疏灌木覆盖的土质地面,来到了北山*外围一条山脉的脚下。在布满碎石的缓坡上,矗立着很多支离破碎的石山,石山的走向是东—南东到西—北西方向。在做平面定向的时候,我们望见北边远处一座小山上有座烽燧,但我却没有找到长城墙体的迹象。但我们只往东走了约 100码,就看到有两条很奇怪的笔直的线,看起来就像是地面上支出来的支离破碎的石头似的,那是几乎已完全坍毁的长城墙体。我们沿着墙体往前走,标志着墙体的小丘逐渐升到了9英尺那么高,也渐渐能看得清墙体的构造了。小丘用粗砾石筑成,小丘两侧堆叠起粗糙的石板作为墙面。墙顶部宽为8英尺。 无疑,我们现在又回到长城线上来了。令我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当天必须朝毛目方向走,我们无法向西边追踪这条长城线。 但9月当我们回到毛目时,在穿越北山的头几天的行程中,我们得以再一次来到了这块地面。证实从我们**次遇到长城线的那一点起,长城线朝西—南西方向又延伸了 14英里。沿这个方向下去,它恰好就会到达位于疙瘩泉子北边的沙丘和红柳沙堆之间的那段长城。 我们沿着长城线向东走了约 1英里,来到烽燧遗址 T.XLVI.a。烽燧坐落在长城线以南约30码远的一座小石丘上,用土夯筑而成,每两层夯土之间夹一层灌木。烽燧基有 16英尺见方,残烽燧高仍约有9英尺。烽燧顶上的夯土已被火烧红了。在烽燧周围,我们捡到了很多汉代的那种带席纹的陶器碎片。在烽燧底下的小垃圾堆中,我还找到了 2枚朽坏得很厉害的木简残片,上面的字已无法识读了。我们又顺着清晰的墙体走了约 1英里,来到了小丘 T.XLVI.b。小丘上面有两堆石头,那里没有发现建筑遗存。但在离小丘顶部约20英尺的东坡,我们发现了一个垃圾堆,其中出土了2枚汉文木简,还有几枚空白木简。(带字的木简中有一枚的内容是关于算术方面的。) 我们又沿着标志长城墙体的小丘往前走了 1.5英里,来到了一座高约60英尺的小石山,这就是 T.XLVI.c。山顶是平的,宽约 55英尺,上面有粗略筑成的石墙的废墟。墙用灰色花岗岩石块筑成,石块肯定是从别的地方运来的。石山东坡上有一个大垃圾堆,在那里出土了2枚残破不全的汉文木简,一枚汉代的那种青铜箭头,还有几件零碎小东西。从这里再往前走约 1英里,就来到了一座小山。小山上原来有一座烽燧 T.XLVI.d,但如今只有一堆土坯保留了下来,土坯层之间夹杂着芦苇层。 过了烽燧 T.XLVI.d,长城线离开了这个布满碎石的区域,进入了一块开阔的砾石萨依。萨依上的墙体稍微改向了东南方向。我们在墙体中打了个洞,发现这里的墙体是用灌木层筑成的。但由于水汽的作用,灌木层已完全腐烂成了发红的土壤。再往前的墙体又是朝东延伸的了,有趣的是墙体的矮丘顶上是两条白色的肖尔。这清楚地表明,原来墙体的宽度也是 8英尺左右,和敦煌长城及其他那几段完全坍毁的城墙宽度是一样的。 我们又往前走了3.5英里,来到了一座烽燧遗址 T.XLVI.f,只有汉代的陶器碎片标志着那里曾有座烽燧。再往前 1英里远就是 T.XLVI.g。这座形状很不规则的小土丘,是一座已完全坍毁的烽燧遗址。 我们又往前走了 1英里,来到了烽燧遗址 T.XLVI.h。这个遗址比前几个遗址要有价值些。烽燧用土坯层和芦苇层筑成,已向东坍塌。烽燧基约有 16英尺见方。烽燧的东南角似乎连着一些营房,营房的两堵土坯筑成的残墙分别长 24英尺和16英尺。在这里的垃圾堆中,我们发现了 14枚汉文木简(其中有几枚是完整的),还有为数不少的零碎东西。这些东西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有:一把弧形铁刀;一个上过漆的木碟子;一件上过黑漆的制作很精美的小木器残件;一条用粗布搓成的绳子,大概是当作火把用的;一把木梳子。 紧接着的三座烽燧都间隔约1英里。其中, T.XLVI.i的构造与 T.XLVI.h是一样的,但由于烽燧外面曾用夯土层修复过,所以残烽燧高仍有约 21英尺。它所在的地面较低,而且奇怪的是,从东边与此相邻的 T.XLVI.j是看不到这座烽燧的。 T.XLVI.j也是用 T.XLVI.h那样大小的土坯筑成的,但朽坏得很严重。我们在这座烽燧底下捡到了一枚汉朝的青铜箭头。在这座烽燧附近,从金塔到毛目去的车马道(这条道已在西野的小块耕种区附近过到了北大河的左岸)和长城线离得很近。所以,我发现下一座烽燧 T.XLVI.k(车马道就是在这座烽燧底下经过的)看起来很新,我并没有因此感到吃惊。很可能这本是一座古代烽燧,经过反复修复后才扩大成了现在的规模。这座烽燧又大又醒目,到毛目去或从毛目来的旅客可以把它当作路标。 从这座烽燧望过去,可以望见标志着长城线的那条土丘在东边的萨依上延伸了几英里。但由于天色已晚,而且我们离毛目还很远,我只好在这一点离开了长城线,转到车马道上来。从望远镜里看,东边长城线上唯一一座能看得见的烽燧 T.XLVI.l看起来也很现代,这使我虽转到车马道上,却并不是很遗憾。后来,拉尔·辛格在9月就从那座烽燧底下经过,他证实了我们的结论,而且得知它叫红沙墩。我们沿车马道走了 7英里,这才到了毛目绿洲的西部边缘。接着又往前走了约 5英里,终于在暮色中到达了带围墙的毛目城。这个看起来很荒凉的小城,就是这个小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在途中,我们还穿过了甘州河河床。河床当时几乎完全是干涸的,但宽约 1英里。这说明在泛滥季节,甘州河的水量是很大的。而就在几英里之外,就是北大河同甘州河汇合的地方。

踏勘河西走廊古遗址 作者简介

奥雷尔·斯坦因(1862—1943),英国人,原籍匈牙利,20世纪上半叶享誉世界的考古探险家和东方学者。在英国和印度政府的支持下,先后三次到中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行考古探险。根据其考古探险经过及成果,先后撰写出版了《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等。 巫新华,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内陆亚洲考古。主持翻译《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等。秦立彦,出版译著《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