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范伯群访谈录

范伯群访谈录

作者:陈霖著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1-01
开本: 25cm 页数: 14,247页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69.1(7.2折) 定价  ¥9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范伯群访谈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7226432
  • 条形码:9787567226432 ; 978-7-5672-264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范伯群访谈录 本书特色

范伯群(1931年9月29日—2017年12月10日),浙江湖州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5年范伯群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至南通中学任教;1960年调入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工作;1973年调入苏州市文化局工作;1975年调入苏州市文化馆文艺组工作;1978年调入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3年担任苏州大学中文系主任(任期至1988年);1984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6年主持国家首批哲学社会科学15个重点项目之一“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研究”;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三等奖;2001年从苏州大学退休,同年受聘于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古今演变”研究室专职研究员;2014年获得首届“姑苏文化名家”称号;2017年12月10日范伯群在苏州逝世,享年86岁。  《范伯群访谈录》是对范先生的访谈录,同时也通过对相关人员采访获取了相关信息,丰富了他的形象。

范伯群访谈录 内容简介

  《范伯群访谈录》是对荣获首批“姑苏文化名家”称号的范伯群先生的访谈录,对范伯群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学术道路、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进行集中的、生动的呈现;通过对相关人员采访获取的信息,进一步丰富了范先生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反映范伯群先生整体形象的特稿。除了对范先生本人的访谈,又选择其家人、同事、学生等,从各自的角度描绘他们眼中的主人公。  《范伯群访谈录》有众多具有历史资料价值的图片,披露一代学人的心路历程,既引人入胜,亦启人深思。

范伯群访谈录 目录

特稿
保住智慧的元气

专访
文学研究的志愿
移居苏州
少年文学梦
考入复旦
贾植芳先生
“两个惊弓之鸟”
漫长的跋涉
来到南通中学
与作家们的交往
在干校的日子
从四十二中到文化馆
“双打选手”驰骋文坛
《郁达夫论》的发表
“地下操作”的智力游戏
扎实的资料功夫
“创作过程还原法”
广泛的合作
打开新的空间
把浪费的时间补回来
“忽然当了系主任”
抓好学科建设
接触鸳鸯蝴蝶派
两次香港行
通俗文学研究结硕果
寻找新的可能性
突然到来的退休
应邀到美国学术访问
与台湾等地的学术交流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
编订《周瘦鹃文集》

他人看他
吴义勤:宽容开明的范先生
刘祥安:先生心中是有一盘棋的
张涛甫:一位纯粹的学者
季进:做会务是*好的学习
范紫江:有这样一个爸爸,我是蛮幸福的

附录
范伯群:志业为命(纪录片脚本)
范伯群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范伯群访谈录 节选

  《范伯群访谈录》:  保住智慧的元气  范伯群先生神情安然地坐在图书满架的书橱前,眉宇间是长者的慈祥温和,但隐约可见傲气和坚毅,手执一把打开了的折扇,扇面上写着“百味人生”——这是范先生自己很喜欢的一张照片。八十六年的人生旅途,太多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多少次似乎被其攫住,甚或在其间仆倒,但*终范伯群还是作为强者挺了过来,于是可以淡定地回眸来路,品尝人生。20世纪初,波普尔在他的《开放的宇宙》一书中谈到两个矛盾的常识:一个是,每一事件总是由在先的某些事件所引起,因而每一事件可以解释或预言;另一个是,成熟而心智健全的人,总是具有在两种可能的行为之间自由选择的能力。这便是所谓“决定论的两难”:因果律的决定论是对自由选择的决定论的否定,反之亦然。范伯群先生在一生不断“被决定”的情境中作出的自由选择,便是对冈果律的反拨,至少是一种平衡,生命的能量从其中勃发,精神的创造因此而昂扬。  “只要还有一点元气,就一定写”  杨枝新村,一个坐落在苏州老城区的小区,东边门出去是东环路,路的对面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小区由东往西是大约300米长的主干道,一路是各种店铺,卖蔬菜的、卖早点的、卖保健品的、房产中介、健身按摩……西边门区域,是一家社区医院和杨枝小学,被甬道和院墙隔开。医院有人进进出出,都是因为些小毛病,来开点药、打个点滴什么的,有的老人就只是来量个血压。医院前的道路和边上的楼房之间形成了一块犄角般的空地,如果天不下雨,总是人声喧哗。幼儿喧闹的声音,与一墙之隔的杨枝小学里的读书声应和着;看孩子的妇女们大声地聊着家常;偶或有一堆人围着看下象棋,看的人不时为博弈者的一招棋争论起来;有汽车从不宽的道路上拐进来的时候,总是伴随着尖锐的喇叭声。  “这里充满着生活的热情”,范伯群先生说。十多年来,他的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一本又一本的专著就是在这样的市井之声中写出来,发出去,给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在这些文字里,我们一点也听不见这嘈杂的声音。然而,这些文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与这些声音密切相关,因为它们关注、研讨、探究的,就是市民大众的文学。  当然,小区里的人们无意了解这些,只是知道这医院边上的楼里住着一个年纪很大学问也很大的老先生。天气好的话,下午4点多钟,人们会看见他慢慢地走出西边门,到两个小区之间的小公园里和林荫道上散散步。但他们并不清楚老先生确切的住址。一次,一个多年没有联系的学生远道而来,事先打听了地址,却跑了好几家也没找到,原来是打听来的信息有误。好在终于有一个聪明的阿姨,想到社区卫生站要求每一个前来看病的人留下自己的地址,就领着他到社区卫生站查阅门诊记录,于是找到了确切的地址。倒是上门服务的顺丰快递小哥们*清楚范老师的住址,并且知道老先生总是有很多的书信往来,有时候一包包的书从这里寄出去。  2001年范伯群退休,2003年他便将原来的大房子让给儿孙们,一个人来到杨枝小区的一居室,这样便可以不受干扰地做他的学问,饮食起居则由一位保姆全部包办。三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北边一个杂物间,一个厨房间,都很小。客厅一个大冰箱,一个简易的四方桌,三把椅子,空地仅可转身。我**次带学生来拍摄的时候,两台摄影机只能支起一个,另一台只好手持。南边的房间是书房兼卧室,床上时常可见打开的书报杂志,床的对面一大排书架放满了书。后来我才知道那些书是常用的,更多的书专门租了一个车库安放。床的北边是一排衣柜,床的南边靠墙放着一个稍大的桌子,桌上一台20英寸的显示器,显示器左边是一个7英寸的相框,里面放着1993年病故的范师母钱林仙女士的黑白照片。再就是一些书、杂志、文稿无规则地占据着桌上的空间,一直延伸到靠着阳台窗户前的稍小的桌子上,和其他剪刀、胶水之类的日常小用品安然相处。  这仅可容膝的空间里,装载的却是一个阔大无边的精神世界。被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评价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著作”,范先生独立撰写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就在这里完成;他率领第三代学人著述的120万字《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与通俗文化互文研究》,也是在这里一个字一个字地校订完毕……  十多年也就是弹指一挥间,但这斗室之中凝聚的精神能量,却让生命的密度改写了时间的长度,仿佛扼住了时间之矢的奔突。多年以前,我在范先生散步的时候与他相遇,谈起他的近况,他很开心地说:“我没读过研究生,现在退休了,在这里体验了读研究生的感觉。”今年采访他,他又对我说:“我退休以后又读完了四个大学。”以学制来度量生命的长度,蕴含着范先生的时间体验和时间观念,大概只有从未脱离过学术的人才有这样的幽默,只有将学术研究作为志业的人才有这般的洒脱。  1978年,范伯群调入了当时的江苏师范学院,也就是后来的苏州大学。他说当时他就立下一个志愿,就是要把“文革”以前各种运动浪费的时间补回来。“把浪费的时间补回来”,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共同精神,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填补历史的灾难造成的空白,整个社会的活力由此进发出来。对范伯群个人来说,这一决定做出来以后,不仅意味着人有了干劲,身上的担子也重了,蓄积已久的能量也就爆发出来,出了书,有了成就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超越了时代,内化为一种个人的习惯,一种身心俱往的自觉意识。他说:“我—直有这个补回来的思想,一直有的,就是说以后就形成一个习惯了。”  显然,一种习性的养成,内在的意志和秉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早在“五七干校”的时候,范伯群就与好友曾华鹏商量,不能就此过下去,一定要保持住智慧的元气。四十多年后,范伯群回忆起那个时候自己内心的感受:“我现在就算要断气了,还应该写,只要还有一点元气,就一定写。社会可能把你压到你只能开一个馒头店、馄饨店的地步,这是你的生活,但你的元气还在。所以,我们那时候就是把读书写作当作一种智力游戏来考虑的。”那时候,他和曾华鹏肯定没有想到,有一天这智力游戏会变成铅印的文字,公开出版的文章和著作。这在不自由的情境中做出的自由选择,才使他们身体和心灵保持着韧性,维系着一种抗力,而终于能战胜共同命运的摆布。  ……

范伯群访谈录 作者简介

  田晓明,生于如皋,旅居苏州,心理学教授,先后供职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现任苏州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马中红,江苏苏州人,苏州大学传播学教授,从事媒介文化、品牌传播研究。    陈霖,安徽宣城人,苏州大学新闻学教授,从事媒介文化与文学批评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