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自然与道德古代永州地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自然与道德古代永州地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作者:孙诗萌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4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61.6(7.9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自然与道德古代永州地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2243693
  • 条形码:9787112243693 ; 978-7-112-2436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自然与道德古代永州地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别阐述地方城市中“自然之境”营造的八种原则与方法,“郊野自然”的人居场所及其开发中的郊野胜地、地方八景等规划设计理论,“道德之境”的基本结构及各功能层次与场所要素的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并总结“三个传统”的作用机制、主导群体及相关规划设计理论。

自然与道德古代永州地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目录

摘要 “人居环境科学丛书”缘起 序 章 自然与道德:古代人居规划设计的核心价值 1.1 研究缘起:寻找“被忽视的”地方城市规划设计传统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 1.2.1 中国古代的“人居环境”观念 1.2.2 “地方城市”与地方人居环境 1.2.3 中国古代的“规划设计 1.3 从古代人居环境的理想谈起:基于三个文本的考察 1.3.1 边疆城邑:晁错的理想人居 1.3.2 桃花源:陶渊明的理想人居 1.3.3 八愚宅园:柳宗元的理想人居 1.3.4 三个文本的差异与共性 1.4 古代地方城市规划设计的本质 1.4.1 规划设计的基础和参照:自然环境 1.4.2 规划设计的内在需求:人间秩序 1.4.3 规划设计的核心价值:“自然”与“道德 1.5 “自然之境”与“道德之境”:规划设计研究的一种视角 1.5.1 “自然之境 1.5.2 “道德之境 1.5.3 “自然之境”与“道德之境”的关系 1.6 研究案例、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案例:永州地区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第2章 永州地区人居历史演进与特征 2.1 永州地区概况及自然地理环境 2.2 永州地区人居演进历程 2.2.1 行政建制变迁 2.2.2 城市选址营建历程 2.2.3 人居发展大势 2.3 永州地区自然与人文特征对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与挑战 2.3.1 自然环境:发展出紧密结合自然的规划设计方法 2.3.2 族群关系:对城市防御与文教提出更高要求 2.3.3 文化传统:重视道德环境、文教设施的规划经营 2.3.4 贬谪之区:唐宋贬官对早期人居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第3章 “自然之境”的规划设计:人工嵌入自然 3.1 形胜评价:城市选址的山水体察 3.1.1 “形胜”与形胜评价 3.1.2 水抱:二水交汇,凸岸为佳 3.1.3 山环:高山为屏,横岭周环 3.1.4 高阜为基:城倚高阜,山麓为基 3.2 相土尝水:城市选址的技术方法 3.3 因土兴利:城市生长基点确立 3.3.1 山麓生长:以零陵为例 3.3.2 “因土兴利”的规划理论 3.4 .依险设防:城市空间边界划定 3.4.1 因山为城 3.4.2 凭溪为阻 3.5 随形就势:城市功能组织布局 3.6 镇应向避:城市空间朝向选择 3.6.1 “镇” 3.6.2 “应” 3.6.3 “向” 3.6.4 “避” 3.7 裁成损益:人工与自然的均衡修补 3.7.1 “补势”与补势建筑 3.7.2 以人工阁塔补山川之缺 3.8 穿插游走:人工与自然的节奏把控 第4章 郊野自然的规划设计:郊野人居开发 4.1 郊野自然中的人居功能与典型场所 4.1.1 “祀”与坛壝 4.1.2 “修”与寺观 4.1.3 “学”与书院 4.1.4 “居”与别业 4.1.5 “游”与风景 4.2 “郊野胜地”:郊野自然中的集中开发 4.2.1 “郊野胜地”的空间特征 4.2.2 “郊野胜地”的整体规划:以宁远四郊为例 4.2.3 “郊野胜地”的持续更新:以祁阳浯溪为例 4.3 “地方八景”:风景评价与体系规划 4.3.1 景、境与“八景 4.3.2 永州地区府县“八景”的构成、分布与形成 4.3.3 “地方八景”与城市风景体系规划 第5章 “道德之境”的规划设计:人工秩序建构 5.1 “道德之境”的功能层次与空间要素 5.2 行为规范层次 5.2.1 城池与城门:行为约束的空间边界 5.2.2 谯楼:行为约束的时间中心 5.3 道德宣教层次 5.3.1 学宫文庙:学校教育的中心 5.3.2 署前广场:社会宣教的中心 5.4 旌表纪念层次 5.4.1 申明/旌善亭:旌表网络的中心 5.4.2 牌坊:旌表网络的节点 5.4.3 教化性祠:旌表与信仰的双重场所 5.5 信仰保障层次 5.5.1 三坛:官方信仰保障体系的边界 5.5.2 城隍庙:官方信仰保障体系的中心 5.5.3 其他官方保障性坛庙 5.6 慈善救济层次 5.7 “道德之境”的空间秩序组织 5.7.1 中心定基 5.7.2 朝对轴线 5.7.3 高下控制 5.7.4 方位布局 5.7.5 重复强调 5.7.6 组合叠加 5.8 “道德之境”中的文字环境 5.8.1 城门匾额与道德教化 5.8.2 牌坊书额与道德教化 5.8.3 风景品题与道德教化 第6章 地方城市规划设计的“三个传统 6.1 官方传统:官方法规体系的规划设计引导与控制 6.1.1 《唐令》中的规划设计规定 6.1.2 《明典》中的规划设计规定 6.1.3 “官方传统”的实际影响:以永州地区为例 6.2 民间传统:地理先生、民间工匠的规划设计实践 6.2.1 地理先生的规划设计实践 6.2.2 民间工匠的规划设计实践 6.3 士人传统:循吏、文人的规划设计创造 6.3.1 “循吏”的规划设计实践 6.3.2 “文人”的规划设计实践与理论建树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7.1 “自然
展开全部

自然与道德古代永州地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作者简介

孙诗萌,1982年10月生于北京。城乡规划学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SPURS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历史城市保护与更新、地区建筑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