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设计辞典:设计术语透视:perspectives on design terminology

设计辞典:设计术语透视:perspectives on design terminology

作者:周诗岩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0-01
开本: 24cm 页数: 12,439页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55.9(5.7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设计辞典:设计术语透视:perspectives on design terminology 版权信息

设计辞典:设计术语透视:perspectives on design terminology 本书特色

1. 丛书涵盖三个方向:原包豪斯丛书、包豪斯人的写作、当代包豪斯研究,本书为本丛书的首本当代包豪斯研究著作,是这一系列研究的重要起点。 2. 4位包豪斯人、包豪斯的3幕剧、4个重要事件、1份编年图解长卷、2份访谈、4篇宣言巧妙交织,对包豪斯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包豪斯之于当下的潜能。 3. 附有专为此书绘制的8倍页面长度的编年图解,更为直观地勾勒出包豪斯的基本轮廓,以及其中隐含的诸多对抗关系,其中文字大都取自正文的相关段落,附有页码,也可用作全书的索引。 截取某一段历史,展开特定的研究,向来不是为了从当下的时代出走,也不是为了在当下立即为我所用。有一种应该尽可能多地影响历史研究者也确实深刻影响了我们的史观,主张尽力去炸开历史的时点,深度爆破,基于当下的紧迫性,将历史碎片跨时代、跨领域地重新编织。不消说,这本书想要爆破的节点正是包豪斯,从中绽出一些人的一些片断。这种绽出有可能成为从设计史、艺术史出发走向思想史的一个契机,而这些片段则必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难题。 本书有意识地(只)选择了四位包豪斯人,主要是为了牵连出某些对抗性的构成—那种无论在往昔还是当下都持续存在的构成。比如,技术与社会。不论不同的人如何给出不同的具体界定,我们都不得不从历史的角度承认,一个时代所涌现出来的技术力量与社会关系之间必然构成某种张力。这种张力,在包豪斯时期一度达到大化。而四位包豪斯人在思想上和实践中对此做出的不同回应,体现了那个时期的先锋派在这种对抗性构成中曾经能够抵达的极限。对莫霍利-纳吉而言,人类发展的佳状态是不断演化的,有赖于生物与新技术结合而成的机制之*致发挥;对施莱默而言,无所谓佳也无所谓新,人之不断变形的这一历史事实本身是不变的,人处理自身变形的意志也是不变的;对格罗皮乌斯而言,社会与技术不断取得阶段性和解的意志同样是不变的,他创建包豪斯的目的即侧重于此。但是包豪斯尽其全力想要达成的阶段性和解,并非仅仅是单一门类中的共识,而是破除创造领域一切区隔的共通。这一终不可能的和解,折射出一个不可能完美的世界。对于汉斯?迈耶而言,在不完美的世界里,仍值得为之奋斗的则是如何在持续的运动中抓住自认为的主要矛盾,从自己的位置出发创建某种一般原则。 这本书是一系列研究的一个起点,或者说阶段性的小结。我们尝试着将包豪斯的“历史”——连同它被阉割的计划——放在现代性发生的周期中考察,同时将几位能够构成复数合力的包豪斯人—而非业已再度分化的学科——视为包豪斯理念在深度和强度上的探测者。如果历史先锋派,比如未来派和达达派,是某种通过激进美学进行的政治部署,那么包豪斯的极端性并不是出自一个共同体的有意谋划,只有将时代之迫切需要内化至它的组织基底中,它所谓的“先锋”方有可能,它的若即若离也由此恰恰标示出先锋派的临界点。这本书以“包豪斯悖论”为题即与这样的认识有关。 这本书的任务不在于历史断代,但仍需要聚焦于包豪斯的历史;不限于人物列传,但仍需要集中在有所限定的几位关键人物上。作为同时期先锋派终的汇聚点,包豪斯充分感受到时代的共振,它从未平复的内在动荡让矛与盾得以自行显露:私我与大公、进取与回转、斗争与构划。顺理成章,这些矛盾转化成了本书中的三个主要部分,也可以被看作关于包豪斯的三幕戏剧,为的是让其中的冲突得以进一步强化。它们分别是艺术与社会、现代性之争,以及包豪斯的双重政治。书中还有一个不常见的做法,即正文之后的编年图解,需要稍作说明。它意在更为直观地呈现这段历史中隐含的诸多对抗关系,其中文字大都取自正文的相关段落,附有页码,也可用作全书的索引。

设计辞典:设计术语透视:perspectives on design terminology 内容简介

本书由国际设计研究委员会 (BIRD) 牵头编写。其110余位作者来自日本、奥地利、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士、荷兰、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该书所列举得词项既有目前广泛运用的, 也有相对较新潮的或经典的设计论述。

设计辞典:设计术语透视:perspectives on design terminology 目录

艺术与社会 未竟的理念草图 蓝图中失落的人偶:舞台 历史化的底图:建造 事件I:一份被撤销的宣言 事件II:从国际建筑到国际风格 现代性之争 莫霍利-纳吉I:先锋运动的冲力 奥斯卡?施莱默I:包豪斯之暗 奥斯卡?施莱默II:低限度的道德 莫霍利-纳吉II:包豪斯之光 事件III: 一次先锋派的汇聚 事件IV:从视觉符号中回返 包豪斯的双重政治 格罗皮乌斯:总体的幻灭 交接:包豪斯内部的对峙 改制:技术与社会的裂点 汉斯?迈耶:不完美世界中的原则 图解 包豪斯十四年 访谈 包豪斯不造星! 社会地型中的“星丛” 附录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1919年《包豪斯宣言》 奥斯卡?施莱默 1923年《包豪斯大展宣言》 拉兹洛?莫霍利-纳吉 1925年《生产,复制》 汉斯?迈耶 1929年《包豪斯与社会》 后记 先锋派的临界点
展开全部

设计辞典:设计术语透视:perspectives on design terminology 作者简介

周诗岩,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后(2006—2008)。专业兴趣集中在媒介理论、图像研究与文化批评的交叉领域,尤其关注现代性条件下的艺术先锋派理论与实践。著有《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2007),译著有《奥斯卡?施莱默的书信与日记》(2019)和《包豪斯剧场》(2019)。 王家浩,建筑与艺术批评家、策划人,建筑实验者。 1975年生于上海,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长期关注现代世界体系周期中的都市化进程,以及建筑师的知识建构和话语生产,笔耕不辍,已发表数十篇批评文章,曾受邀为《时代建筑》《新建筑》《建筑学报》等专业期刊主编多辑专题,个人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当代艺术展、双年展。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