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作者:梁漱溟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56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41.3(7.0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版权信息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本书特色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初版于1921年,是梁漱溟先生对东西方文化本质的探讨,以及对东西方文化融合可能性的反思。在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的今日,书中的许多思想与见解仍有借鉴意义。作者在书中提出并且回答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何谓东方化?何谓西方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特质为何?文化与生活有着何种关系?东西方文化能否融合,或者融合之道为何?世界未来之文化以及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为何?作者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对于西方文化及其带来的冲击,东方文化应该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盘西化。作者的观点在当时的东西文化论战中引起了思想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书被认为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内容简介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内容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文化观、历史观和伦理学思想五个部分。书中主要探讨了印度、中国、欧洲文化三者之间的本质差异与人类未来文化的方向等问题。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目录

重印《中国文化要义》自序自序 **章 绪论一、此所云中国文化二、中国文化个性殊强三、试寻求其特征四、参考佐证的资料 第二章 从中国人的家说起一、冯友兰氏的解释二、反证冯说未尽是三、文化之形成及其个性四、阶梯观与流派观五、申述夙见结束上文 第三章 集团生活的西方人一、中西社会对照来看二、中西文化的分水岭三、基督教与集团生活四、欧洲中古社会五、近代社会之萌芽 第四章 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一、西人所长吾人所短二、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三、团体与家庭二者不相容 第五章 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一、何谓伦理本位二、伦理之于经济三、伦理之于政治四、伦理有宗教之用五、此其重点果何在 第六章 以道德代宗教一、宗教是什么二、宗教在中国三、周孔教化非宗教四、中国以道德代宗教五、周孔之礼六、以伦理组织社会 第七章 理性——人类的特征一、理性是什么二、两种理和两种错误三、中国民族精神所在 第八章 阶级对立与职业分途一、何谓阶级二、中国有没有阶级三、何谓职业分途 第九章 中国是否一国家一、中国之不像国家二、国家构成于阶级统治三、中国封建之解体四、中国政治之特殊五、西洋政治进步之理 第十章 治道与治世一、中国社会构造二、向里用力之人生三、中国文明一大异彩四、士人在此之功用五、治道和治世 第十一章 循环于一治一乱而无革命一、周期性的乱二、不见有革命三、产业革命之不见 第十二章 人类文化之早熟一、中国何故无民主二、人权自由之所以不见三、民治制度之所以不见四、人类文化之早熟 第十三章 文化早熟后之中国一、由此遂无科学二、长于理性短于理智三、陷于盘旋不进四、中国文化五大病 第十四章 结论一、讨究特征之总结二、民族性之所由成 附 录(梁培宽 整理)一、“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如何认识旧中国的三大问题二、著者对批评者提出的问题的答复三、著者关于《中国文化要义》的谈话四、著者札记摘录五、著者论及《中国文化要义》的书信 编后记
展开全部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相关资料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大家热烈批评中西文化的大潮流中,比较有系统,有独到的见解,自成一家言,代表儒家,代表东方文化说话的,要推梁漱溟先生在1921 年所发表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 ——贺麟 ……可敬之处不少。有悲天悯人之怀,一也。忠于理想,碰钉子不退,二也。直,有一句说一句,心口如一,三也。受大而众之力压,不低头,为士林保存一点点元气,四也。不作歌颂八股,阿谀奉承,以换取驾的享受,五也。五项归一,我觉得,今日,无论是讲尊崇个性还是讲继承北大精神,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梁先生,因为他是这方面的拔尖儿人物。 ——张中行 梁漱溟的思想不是站在“过去”而“反现代化”,乃是站在“未来”来“修正”资本主义。他的早期文化观既有对文化问题的深刻观照,又是浸润千年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维持文化自信的一种安顿,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的现代性经验的一种体现。 ——陈来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20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者。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1917年入北京大学任教,七年后投身乡村建设运动。抗战中参与创建民盟促进国共团结抗敌,后又为和平建国参与国共和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一生用心于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中国往何处去?为此两大问题而思考而行动。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概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东方学术概观》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