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从《五经》到《新五经》

从《五经》到《新五经》

作者:杨儒宾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2-01
开本: 22cm 页数: 412页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46.9(7.0折) 定价  ¥67.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从《五经》到《新五经》 版权信息

从《五经》到《新五经》 本书特色

看宋儒如何开启经典中的天道性命之说 杨儒宾教授是台湾儒学界的领军人物。本书是一部探讨理学的经学思想的著作。

从《五经》到《新五经》 内容简介

本书以性命之学为核心讨论理学的经学思想, 通过阐释《新五经》的内涵体现了儒家体用论诠释模式的确立。作者认为, 朱子的哲学虽然在后代受到很多质疑, 但是他手订的《四书》却被视为新的圣经。《四书》加上理学版的《易经》, 宋明的理学经典的依据当以这五本书为主, 作者撰名曰《新五经》, 《新五经》是周公、孔子两个文化突破阶段的思想之结集。本书将讨论的重点集中在经典的文献本身, 系统梳理了: 一、理学各学派的经学观点。二、《论语》中的人格世界与理学中的“仁”的新境界。三、《孟子》中的性命之说与天道的贯通。四、《中庸》中的天人之学。五、《大学》与“全体大用”之学。六、理学的各分派对《易经》的不同诠释。

从《五经》到《新五经》 目录

序 壹、导论:《新五经》的时代 一、前言:经学即理学 二、《新五经》的兴起 三、《新五经》的密与显 贰、作为性命之学的经学──理学的经典诠释 一、前言:宋明模式的经学 二、性命之学的兴起 三、体用论的思考 四、圣人与圣学 五、道统说 六、结论:另类的经学之意义 叁、“积累”与“当下”──时间隐喻下的经典诠释 一、前言 二、积累的经学 三、《论语》的证词 四、圣经圣显 五、“此也”“这个”“个甚么” 六、记籍、阶梯、糟粕 七、结论:规矩在良知或在经典 肆、孔颜乐处与曾点情趣──《论语》的人格世界 一、前言 二、孔颜乐处 三、孔颜之学 四、曾点情趣 五、两种体用论的转折 六、结论:体道人格的出现 伍、理学的仁说──一种新生命哲学的诞生 一、前言:“仁”的两次飞跃 二、造化生机与造化人格 三、《识仁》篇与《仁说》 四、仁与感 五、“能”的世界 六、结论:一种新的生命哲学 陆、《孟子》的性命怎么和“天道”相贯通的? 一、前言:人性论或性论? 二、天地之性的问题 三、从德性之知到乾知 四、孟子打通了天道与性命吗? 五、由道德界到存在界 六、结论:刺激说的检讨 柒、《中庸》怎样变成了圣经 一、前言:《中庸》的天道性命 二、《四书》之前的《中庸》 三、周、张论诚与天道 四、司马光的气化论观点 五、观喜怒哀乐未发前之气象 六、程朱的苦参中和 七、结论:《中庸》的跃起 捌、《大学》与“全体大用”之学 一、前言 二、“明德”论 三、“格物”论 四、“全体大用”论 五、结论:不再是“大人之学”的《大学》 玖、《易经》与理学的分派 一、前言 二、宋儒面对的遗产 三、体用论的视野︰以周张为例 四、所以然的性理观︰程朱的解释 五、心学论点下的“己易”说 六、有元气即有元道——理学的对立面 七、结语:“整体”与“本体”的争辩 拾、结语:《新五经》之后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展开全部

从《五经》到《新五经》 作者简介

杨儒宾,1956年生于台湾台中。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任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座教授。曾任“国家科学委员会”人文社会处中文学门召集人;韩国外国语大学讲师;日本东京大学、九州大学及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哲学、宋明理学、东亚儒学、神话与宗教学等。曾三次获“国科会”杰出研究奖。主要著作有《儒家身体观》《异议的意义──近世东亚的反理学思潮》《从五经到新五经》《儒门内的庄子》《五行原论: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论》《静坐、悟与气象——理学工夫论》《理学静坐与冥契经验》等;编著有《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儒学的气论与工夫论》《东亚的静坐传统》;译有《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孔子的乐论》《冥契主义与哲学》《宇宙与历史:永恒回归的神话》等书。 杨教授为儒学和道家研究的开拓者,所开创的工夫论、身体观及冥契主义等已然成为学科的前沿领域,其所倡导的研究方法也获得了广泛认可。并且杨老师这几年处于学术丰收期,几乎每年都有一两种新著出版。其正在成为台湾乃至东亚学界的新一代的领军人物。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