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规划视角的中国小城镇模式

规划视角的中国小城镇模式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2-01
开本: 26cm 页数: 11,256页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77.4(7.9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规划视角的中国小城镇模式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2242719
  • 条形码:9787112242719 ; 978-7-112-24271-9
  • 装帧:平膜勒口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规划视角的中国小城镇模式 本书特色

*部分:导论; *章 小城镇的角色、价值及使命 第二章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历程回顾 第二部分:理论研究; 第三章 发达国家小城镇发展历程与经验 第四章小城镇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五章 小城镇的空间形态研究 第六章 小城镇的功能类型研究 第七章 小城镇的动力机制研究 第三部分:规划引导下小城镇转型与升级 第八章 空间创新引领下的苏南小城镇转型:常州礼嘉镇 第九章 品质空间引领下的增长动力重塑:上饶市沙溪镇 第十章 行政区划调整作用下的小城镇跃迁 第十一章 精准扶贫政策引领下的小城镇跨越: 福清市一都镇 第十二章 总结

规划视角的中国小城镇模式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小城镇规划发展理论, 并总结了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 并根据总结的我国的小城镇不同发展模式, 提出了相关转型升级的规划理念和措施。该书共分十章, 内容包括: 我国小城镇的角色、价值及使命等。

规划视角的中国小城镇模式 目录

序 **章 我国小城镇的角色、价值及使命 **节 小城镇的角色 一、城之尾、乡之首 二、城镇化的“蓄水池” 三、城乡结构的夹层 第二节 小城镇的困境 一、小城镇未能融入城市 二、小城镇无法脱离乡村 三、小城镇加速分化 四、小城镇被边缘化 第三节 小城镇的价值 一、“小的是美好的” 二、“特色的是美好的” 三、“有机集中是美好的” 第四节 小城镇的使命 一、助力新型城镇化 二、助推乡村振兴 第五节 本章结论 第二章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地域模式 **节 改革开放后我国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迅速发展阶段(1978~2000年) 二、分化发展阶段(2000~2011年) 三、转型提升阶段(2012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典型地域模式 一、苏南模式 二、温州模式 三、珠江(东莞)模式 四、三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发达国家小城镇的典型模式 **节 发达国家小城镇发展的历程 一、新镇运动下的英国小城镇 二、郊区化背景下的美国小城镇 三、都市圈导向下的日本小城镇 四、新村运动下的韩国小城镇 五、均质化理念下的德国小城镇 六、从衰落到重生的澳洲小城镇 第二节 发达国家小城镇发展与管理经验 一、强调政策指导 二、强调分类管理 三、强调公共参与 四、强调特色发展 第三节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小城镇的空间形态模式 **节 小城镇形态的构成 一、用地形态 二、小城镇形态研究方法 第二节 小城镇用地演变形态的分类 一、类型一:圈层粘连 二、类型二:逐渐破碎与逐渐块状 三、类型三:块状拼贴 四、类型四:珠状串联 第三节 小城镇各类用地形态的演变 一、工业用地:点、线、面 二、商业用地:点、轴、多中心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五章 小城镇的功能模式 **节 小城镇功能的现状与问题 一、小城镇普遍面临的功能问题 二、小城镇功能困境的原因剖析 第二节 小城镇功能的重新定义 一、小城镇功能的导向 二、小城镇功能的基本分类 第三节 小城镇功能的内涵特征 一、居住聚落型 二、农业产业型 三、工矿集聚型 四、旅游休闲型 五、商贸商业型 六、交通枢纽型 七、生态保护型 八、复合型城镇 第四节 小城镇功能的转型与提升 一、路径一:由单一走向综合 二、路径二:由传统走向创新 三、路径三:“标配”+“自定义” 第五节 本章结论 第六章 小城镇的机制模式 **节 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小城镇发展的基本表现 二、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的内涵 三、小城镇动力机制的已有研究 第二节 小城镇发展的外部动力机制 一、“承上”与“启下”动力机制 二、“区域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三、城乡体系重构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小城镇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一、基于要素积累的动力机制 二、基于“类增长联盟”的动力机制 三、基于空间视角的动力机制分析 第四节 小城镇动力机制的实证——以江苏为例 一、经济发达型小城镇——苏州市盛泽镇 二、快速发展型小城镇——南通市九华镇 三、发展滞后型城镇——连云港市城头镇 第五节 小城镇发展动力的衰退与重振 一、小城镇衰退的潜在危机 二、小城镇发展动力的重振 三、衰竭型小城镇走向精明收缩 第六节 本章结论 第七章 实施性规划引领精准扶贫:福清市一都镇跨越发展模式研究 **节 一都跨越发展的现实和困境 一、一都镇的发展现状 二、一都镇发展面临的困境 第二节 一都镇跨越发展的机遇和支撑 一、外部机遇 二、内在优势 第三节 “旅游精准扶贫”:一都镇跨越发展的规划路径 一、“旅游精准扶贫”的理念和思路 二、一都镇跨越发展的目标 三、一都镇跨越发展的战略路径 四、一都镇跨越发展的重点策略 第四节 规划实施与成效 一、引擎项目开始启动 二、重点项目逐步展开 三、支撑项目全面铺展 第八章 精致规划引领产业转型:常州市礼嘉镇转型发展模式研究 **节 困惑:曾经的工业强镇“风光不再” 一、区位交通的“两面性”博弈 二、产业发展的“后劲”堪忧 三、城镇建设的“中低端锁定” 第二节 思考:礼嘉转型发展的时代机遇 一、新区划:战略地位宜凸显 二、新常态:城镇用地巧收敛 三、新型城镇化:功能价值当提升 四、新规划改革:实施方法应定制 五、资源新价值:转型发展有支撑 第三节 转型重塑:不止于“制造业”的新礼嘉 一、理念重塑:都市化,特色化,精致化 二、定位聚焦:活力制造,精致家园 三、战略前瞻:市场思维,品质导向 四、成果转化:统筹城乡,全域蓝图 五、项目落实:积极策划,悉心雕琢 第四节 总结:工业小城镇转型的规划理念与工具 一、从“中心镇区规划”转向“镇域城乡全覆盖” 二、从“政府控制”转向“市场主导,增长联盟” 三、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 四、从“100%蓝图”转向“行动规划” 五、从“部门规划”转向“多规合一” 第九章 品质规划引领动力重塑:上饶市沙溪镇特色发展模式研究 **节 矛盾:亮点与桎梏并存的中部小城镇 一、逐渐失去魅力的传统中心地 二、被遗忘的“准品质”空间 三、粗放模式“失灵”的村镇产业 四、“编织”新希望的千年夏布 第二节 机遇:面对“两化”,如何重返聚光灯下? 一、新型城镇化:承转移,纳回流 二、都市化:借扩容东风,逆边缘之境 第三节 重生:从“传统中心地”到“都市精致后花园” 一、华丽转身:都市化格局下高品质新城区 二、特色定位:全国综合名镇和活力宜居新城 三、战略施展:增长动力重塑,特色空间引领 四、空间描绘:从宏观到微观,促共融享共荣 五、纷呈亮点:挖掘核心魅力,重塑增长动力 第四节 真知:中部潜力镇转型的实践范本 一、提出了沙溪镇转型发展的新模式 二、构建了沙溪镇区域协调的三级体系 三、建立了覆盖沙溪城乡的规划成果体系 第十章 统筹规划引领城镇跃迁:马鞍山市博望镇统筹发展模式研究 **节 现状与背景:苏皖边界小镇的“双重瓶颈” 一、区位——苏皖边界的门户 二、产业发展——结构亟须优化 三、城镇化——低品质低效益 第二节 机遇与形势:区域一体化的城镇发展新动力 一、新型城镇化成为国家战略 二、区划调整推动博望城镇化 第三节 策略与方案:多元统筹牵引下博望镇的跃迁升级 一、目标定位 二、策略路径 三、空间规划 四、实效评估 第四节 总结与回顾:城乡统筹规划的过程反思 一、时效性:全过程的规划干预 二、参与性:多种形式的公众参与 三、动态性:动态的协商式规划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