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北京城市景观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北京城市景观

作者:黄艳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2-01
开本: 26cm 页数: 358页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34.2(3.6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00:00:00
中 图 价:¥68.4(7.2折)定价  ¥9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北京城市景观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2242665
  • 条形码:9787112242665 ; 978-7-112-24266-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北京城市景观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文化生态的视角考察城市景观, 研究其可视和不可视的特质及其特质与文化衍生的演进, 找寻其生长变化的内在机制与规律, 达到景观文化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该书共分八章, 内容包括: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城市景观发展研究、北京城市景观形象演化等。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北京城市景观 目录

**章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城市景观发展研究 一、城市景观与文化生态 (一)城市景观与文化 (二)城市景观文化生态的特点 (三)城市景观研究中的文化生态学方法 二、北京城市景观发展的概览 (一)缓慢发展期(1949~1979年) (二)加速发展期(1980~1999年) (三)高速发展期(2000~2008年) (四)后奥运时期(2009年至今) 三、北京城市景观文化生态影响因素 (一)政治及政策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三)新技术带来的改变 四、北京城市景观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一)对城市景观文化意象理解的局限性 (二)城市人口变化 (三)文化特色缺失 (四)生态环境危机 五、北京城市景观发展的对策 (一)组团式的辐射网络景观结构框架 (二)景观视觉与文化评估机制 (三)建立“基础设施+景观结构框架”的新景观公式 (四)可持续的设计 小结 第二章 北京城市视觉景观形象演化 一、建筑景观的变化 (一)样式风格的变化 (二)建筑高度对城市视觉景观的影响 二、城市街道的变化 (一)街道格局对景观及其感知的影响 (二)街道尺度与形式 (三)街道文化与产业经济 (四)街道群与景观轴线 三、开放空间的变化 (一)开放空间的形式 (二)开放空间的位置 (三)开放空间的形态特征 (四)开放空间的功能 四、视觉和夜景照明系统的变化 (一)以政治为主要表现内容(1949~1979年) (二)商业广告与城市夜景照明(1980~2000年) (三)服务性标识系统的完善(2000~2008年) (四)智慧城市与体验式视觉系统环境 (2()08年至今) 小结 第三章 北京城市文化景观痕迹的共生与传承 一、景观痕迹的共生与进化 (一)实体性景观痕迹 (二)虚体性景观痕迹 二、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景观痕迹 (一)实体性景观痕迹——外来经济文化的影响 (二)虚体景观痕迹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三、受历史事件(活动、记忆)影响的景观——以天安门广场为例 (一)对实体景观的影响 (二)对虚体文化景观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文化寻根和记忆传承——北京历史文化遗产 一、景观文化生态的稳定性 (一)稳定的必要性 (二)稳定的表现 (三)稳定与发展 二、物质文化形态景观 (一)城市格局与城市肌理 (二)建筑遗产 (三)皇家园林 三、非物质文化形态景观 (一)传统风俗 (二)生活方式 (三)传统艺术与技艺 四、城市文化记忆与传承 (一)消失中的文化景观 (二)记忆重拾 小结 第五章 季相的表现——生态与文化交织下的北京城市色彩 一、北京城市色彩的生态性表现 (一)植物与城市色彩 (二)气候与城市色彩 (三)地域材料 (四)空气品质 二、北京城市色彩的文化性表现 (一)传统建筑色彩 (二)政治色彩 (三)民俗色彩 (四)移动色彩 三、生态与文化交织下的北京城市色彩 (一)时间维度 (二)空间维度 小结 第六章 营养供应器——文化艺术产业园区 一、北京文化区概况 (一)文化区历史发展 (二)国外著名文化区 (三)北京文化区的主要特点 (四)北京主要文化艺术区影响因素 二、园区建设 (一)城市规划 (二)园区规划 (三)运营模式 (四)产业链和产业辐射 三、北京艺术区主要模式 (一)“798”模式 (二)琉璃厂模式 (三)宋庄艺术区模式 小结 第七章 可持续绿地系统 一、北京绿地系统概况 (一)北京绿地系统的格局 (二)北京绿地系统功能 二、公园绿地系统 (一)综合性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二)遗址公园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 (三)生态公园:翠湖湿地公园 三、交通绿地系统 (一)道路绿地一西二环道路绿地 (二)街心交通绿地:马甸公园 四、可持续绿地系统 (一)社会的公园 (二)城市公园发展的趋势一可持续绿地系统 (三)可持续公园边界的内外一再生策略 (四)可持续公园的文化社会活力——完整大都市系统的一个部分 小结 第八章 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生 一、北京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生 (一)北京历史文化景观保护的状况与方式 (二)北京历史文化景观的构成与特点 (三)历史文化景观“再生”的类型 二、“风貌恢复再生”一以什刹海(烟袋斜街)为例 (一)风貌恢复再生切入点 (二)“风貌恢复再生”模式的策略 (三)评价与建议 三、“活动场景再生”一以王府井商业街为例 (一)活动场景再生切入点 (二)“活动场景再生”模式的策略 (三)评价与建议 四、“转型利用式再生”一以首钢工业遗址为例 (一)转型利用式再生的切入点 (二)转型利用式再生模式的策略 (三)评价与建议 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