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梁实秋系列:雅舍杂文

梁实秋系列:雅舍杂文

作者:梁实秋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0-01
开本: 32开 页数: 314页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7.9(7.0折) 定价  ¥3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梁实秋系列:雅舍杂文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3109679
  • 条形码:9787203109679 ; 978-7-203-10967-9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梁实秋系列:雅舍杂文 本书特色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像一朵花。 ——冰心

梁实秋系列:雅舍杂文 内容简介

  《雅舍杂文》收录了“说东道西”“谈书论艺”“修身养性”三部分内容。作者意态从容地静观世间万象,在批判世态人情之余,多了几许充满智慧的调侃,彰显出一种在阅历与学识之上才能培养起来的包容心境。所谈者小,所见者大。此次经过认真校勘,修订了同类书中的不少错讹,并首次对艰深晦涩的词语加以注释,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意和妙趣。

梁实秋系列:雅舍杂文 目录

**辑 说东道西
流行的谬论
谈学者
谈时间
时间观念
时间即生命
闲暇
利用零碎时间
剽窃
谈考试
考生的悲哀
出了象牙塔之后
谈友谊
写信难
戒烟
送礼
升官图
代沟
生日
年龄
新年献词
了生死
说胖
模范男子
谈谜
搬家
房东与房客
住一楼一底房者的悲哀
市容
吐痰问题
广告
拥挤
天气
风水
鸦片


第二辑 谈书论艺
读书苦?读书乐?
影响我的几本书
漫谈读书
好书谈
学问与趣味
听戏、看戏、读戏
莎士比亚的演出
略谈莎士比亚作品里的鬼
莎士比亚的墓志
与莎翁绝交之后
略谈英文文法
“讨厌”与“可怜”
散文的朗诵
中国语文的三个阶段
作文的三个阶段
胡适之先生论诗
重印《西滢闲话》序
漫谈翻译
阿伯拉与哀绿绮思的情书
译英诗(六首)
《扫烟囱的孩子》
《忽必烈汗》
亲切的风格
纯文学
钱神论
书评(七则)
《国王不会错》
画梅小记

第三辑 修身养性
谈幽默
谈话的艺术
为什么不说实话
废话
应酬话
沉默
小声些
骂人的艺术
说俭



谈礼
礼貌

太随便了
养成好习惯
守时
悲观
义愤

快乐
《誓还小品》读后
展开全部

梁实秋系列:雅舍杂文 节选

  《雅舍杂文》:  有许多俚语俗谚,都是多少年来的经验与智慧累积锻炼而成的。简单的一句话,好像含着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在言谈之间,常被摭引,有时候比古圣先贤的嘉言遗训还更亲切动人。由于时代变迁,曩昔的金言有些未必可以奉为圭臬,有些即使仍在流行,事实上也已近于谬论。如要举例,信手拈来就有下面几条:  一、树大自直  一个孩子,缺乏家教,或是父母溺爱,很容易变成性情乖张,恣肆无礼,稍长也许还会沾染恶习,自甘堕落。常言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悲观的人就要认为这个孩子没有出息,长大了之后大概是败家子或社会上的蛀虫。有些人比较乐观(包括大多数父母在内),另有想法:“没关系,树大自直。”“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不是常有所闻吗? 树大会不会都能自直,我怀疑。山水画里的树很少是直的,多半是欹里歪斜的,甚或是悬空倒挂的。“抚孤松而盘桓”,那孤松不歪不斜便很难去抚。景山上的那棵歪脖树,是天造地设的投缳④殉国的装备,至今也没有直起来。当然,山上的巨木神木都是直挺挺地矗立着的,一片片的杉木林全是栋梁之材,也没有一棵是弯曲的。这些树不是长大了才变直,而是生来就直。堂前栽龙柏,若无木架扶持,早晚会东倒西歪。  浪子回头的事是有的,但是不多,所以一有这种事情发生,便被人传诵,算是佳话。浪子而不回头者则比比皆是,没有人觉得值得齿及。没出息的孩子变得有出息,我们可以举出许多例子,而没出息的孩子一直没出息到底,则如恒河沙数。  树要修要剪,要扶要培。孩子也是一样。弯了的树不会自直,放纵坏了的孩子大概也不会自立。西谚有云:“舍不得用板子,便会纵坏了孩子。”约翰逊博士不完全反对体罚,孩子的行为若是不正,在他身上肉厚的地方给几巴掌,他认为是*简捷了当的处理方法。  二、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晋王猛“扪虱而言,旁若无人”,固然是名士风流,无视权势。可是他的大布褂内长满了体虱(有无头虱阴虱我们不知道),那份奇痒难熬,就是没有多少经验的人也能想象得出。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也自称“性复多虱,把搔无已”,作为不堪“裹以章服揖拜上官”的理由之一。若说虱多不痒,天晓得!虱不生则已,生则繁殖甚速,孵化很快,虱愈多则愈痒,势必非“倩麻姑痒处搔”不可。  对许多人而言,借贷是寻常事。初次向人告贷,也许带有几分阻怩,手心朝上,口将言而嗫嚅。既贷到手,久不能偿,心头不能不感到压力,不愁才怪!债愈多则压力愈大。债主逼上门来,无辞以对,处境尴尬,设若遇到索债暴徒,则不免当场挂彩。也许有人要说,近有以债养债之说,多方接纳,广开债源,债额愈大,则借贷愈易,于是由小债而变成大债,挹彼注此,左右逢源,*后由大债而变成呆账,不了了之。殊不知这种缺德之事也不是人尽能为,其人必长袖善舞而且寡廉鲜耻,随时担着风险,若说他心里坦然,无忧无虑,恐亦不然。又有人说,既不能偿,则走为上计。昔人有“债台高筑”之说,所谓债台即是逃债之台。如今时代进步,欲逃债可以远走高飞,到异乡做寓公,不必自己高筑债台,何愁之有?殊不知人非情急,谁也不愿效狗急之跳墙。身在外邦,也要藏藏躲躲,见不得人,我猜想他的那种生活也不是一个愁字了得。  有虱必痒,债多必愁。  三、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  有人真相信“天地之大德日生”,对于一切有情之伦挣扎于濒死边缘好像视若无睹。人间有无法糊口者,有生而残障者,有遭逢饥馑、旱涝蝗灾,辗转沟壑者。他认为不必着慌,“船到桥头自然直”,冥冥之中似有主宰,到头来大家都有饭吃。即使是一只瞎家雀也不会活生生地饿死。  谁说的!我在寒冷的北方就不止一次看到家雀从檐角坠下,显然是饥寒交迫而死的,不过我没有去验它是否瞎。我记得哈代有一首诗,题日“提醒者”,大意是说他在圣诞前夕正在准备过一个快乐的夜晚,忽见窗外寒枝之上落着一只小鸟,冻得直哆嗦,饿得啄食一个硬干果,一下子坠下去,像个雪球似的死了。他叹道,我难得刚要快活一阵,你竞来提醒我生活的艰难困苦!这是典型的悲观主义者哈代的一首小诗,他大概不知道我们的那句俗话“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麻雀微细不足道,但是看看非洲在旱灾笼罩之下,多少人都成了饿殍,白骨黄沙,惨不忍睹,是人谋不臧,还是天降鞠凶?人在情急的时候,无不呼天抢地,天地会一伸援手吗?有些地方旱魃肆虐,忽然大雨滂沱,大家额手相庆,感谢上苍,没有想到雨水滋润了干土,蝗虫的卵得以在地下孵化,不久就构成了蝗灾。老天爷是何居心?  天生万物,相克相杀,没有地方讲理去,老天爷管不了许多。  四、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  这句话是从外语翻译过来的,很多人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未尝不是一句善颂善祷的话,当事人听了觉得很受用。但是再想一下,一个辉煌的开始便是百分之五十成功的保证,天下有这等便宜事?  《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比较平实的说法。我们国人做事擅长的一手是“五分钟热度”,在开始的时候激昂慷慨,铺张扬厉,好像是要雷厉风行,但是过不了多久,渐渐一切抛在脑后,虽然口里高唱“贯彻始终”,事实上常是有始无终。  参加赛跑的人,起步固然要紧,但*后胜利却系于临终的冲刺。*近看我们的一个球队参加国际比赛,开始有板有眼,好一阵子一直领先,但是后继无力,终落惨败。好的开始似乎无关*后的成败。  ……

梁实秋系列:雅舍杂文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号均默,中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一生留下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和译作。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杂文》《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忆》《槐园梦忆》等。译作《莎士比亚全集》风靡世界。学问博洽,辞章典雅,崇尚贵族主义精神,具有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和游刃有余的幽默感,可谓:博学善属文,言语妙天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