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研究

作者:邓磊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2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65.5(5.5折) 定价  ¥11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47389
  • 条形码:9787520347389 ; 978-7-5203-473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民生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与生计的根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是在具备理论基础、思想渊源、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的条件下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理论主题和“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实践主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发展目标、建设路径、发展动力、价值取向等方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演进表现出民生发展地位逐渐提升、民生发展目标不断升级、民生发展思路渐趋完善、民生建设格局趋向多元、民生建设成就日益扩大的规律,演进过程呈现出人民性、发展性、开放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回归了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化了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民生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与生计的根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是在具备理论基础、思想渊源、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的条件下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理论主题和“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实践主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发展目标、建设路径、发展动力、价值取向等方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演进表现出民生发展地位逐渐提升、民生发展目标不断升级、民生发展思路渐趋完善、民生建设格局趋向多元、民生建设成就日益扩大的规律,演进过程呈现出人民性、发展性、开放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回归了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化了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研究 目录

导论 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热点问题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概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概念的提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含义 二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缘起 (一)民生建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民生建设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 (三)民生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首要任务 (四)民生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思想渊源研究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核心内容研究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演进历程研究 (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主要特征研究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研究的思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创新 **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民生观 (二)思想渊源:中西方民生思想的合理内核 (三)历史依据:苏联社会主义探索中忽视民生的教训 (四)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重视民生的积极探索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演进历程 (一)萌芽于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国计民生的总体设计 (二)世纪之交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民生建设 (三)全面建设小康时期的丰富:科学发展观引领民生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化:习近平治国理政实践中的民生思考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民生发展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民生发展的本质要求 (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 民生建设路径:全面协调统筹发展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 (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并重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民生建设格局 三 民生发展动力:推进制度建立完善 (一)先富带后富的制度设计为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二)“四个尊重”的制度保障为财富涌流提供源泉 (三)统筹兼顾是民生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 (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制度支撑 四 民生价值取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一)改善人民生活的民生利益观 (二)发展人民利益的执政为民理念 (三)以人为本的民生发展观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发展思想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演进特征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演进的人民性 (一)信仰人民:尊重人的现代主体性精神 (二)演进的人民性之现实表达:始终以人民利益为依归与服务人民 (三)演进的人民性之探源:理论根源、意识引领与民主支撑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演进的发展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演进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二)演进的发展性之现实表达:理论演进、主体接替与政策延续 (三)演进的发展性之探源:理论本质、实践依据与制度基础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演进的开放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演进的开放性之现实表达:兼容并包与格局拓展 (三)演进的开放性之探源:思想先导、世界眼光与社会主义民生逻辑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演进的系统性 (一)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二)宏观性与微观性的统一 (三)演进的系统性之探源:政治定力、顶层设计与网络化治理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演进的科学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蕴含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 (二)演进的科学性之现实表达:理论关联与多重扬弃 (三)演进的科学性之探源:理论灵魂、政治领导力与制度保障 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演进的实践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民生实践的辩证关系 (二)演进的实践性之现实表达:问题导向与实践担当 (三)演进的实践性之探源:真理标准、实践哲学与政治行动力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 回归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二)民生保障体系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制度基石 (三)教育和科技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二)完善了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三)扩展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三 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一)不改善人民生活是死路一条 (二)社会主义必须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结语 民生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 一 民生追求永无止境 (一)人对需要的满足没有终点 (二)科技发展为人的需求提供动力 (三)满足人的需求是民生发展的目标 二 改善民生任重道远 (一)民生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民生反映人与人的关系 (三)民生表达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 民生价值与时俱进 (一)民生价值因条件而变化 (二)民生价值因时代而变化 (三)民生价值因实践而变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

邓磊,男,汉族,1965年生,法学博士,湖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以及“三农”问题研究。出版专著4部;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科学社会主义》《江汉论坛》《社会主义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厅级项目2项。获得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