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

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

作者:马利琴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10
本类榜单:家庭教育销量榜
中 图 价:¥18.1(4.3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5824482
  • 条形码:9787515824482 ; 978-7-5158-2448-2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 本书特色

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 ——蒙台梭利 家长不可能帮孩子一辈子,我们的“帮助”就是尽量让她自己去做;我们要做的,主要是“有耐心”,允许她把事情做得一团糟。凡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学会做得不错。 ——尹建莉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成熟,心理上不成熟。作为家长,要小心翼翼,不能去惹他,否则他是不要命的。 ——麦家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的权W下降,同伴的影响力上升,父母的观点不容易被孩子认同。对于初中的孩子,思维方式开始转变,喜欢表现出更多的怀疑与争论。 ——孙云晓

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 内容简介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孩子的身心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果父母意识不到,采用了错误的教育方式,那么对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未来影响将是巨大的。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因突然到来的身体变化而变得不安;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早恋、网恋甚至单恋; 青春期的孩子,爱冒险,喜欢标新立异;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交朋友,但是交友观有待增强;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追赶潮流,沉迷于追星、打网络游戏; 青春期的孩子向往未来,同时又对未来充满畏惧。 …… 面对孩子的这些变化和特征,父母要懂一些正面管教的理念和心理学知识,读懂孩子的真实心理诉求,做正面管教型家长,才能使孩子的青春期变黄金成长期。

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 目录

**章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给孩子*好的教育
特点一: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出现质的变化//002
特点二:孩子渴望独立,不想跟父母一起走//005
特点三:情绪的多变与感情的深化共同发生//008
特点四:青春期孩子渐渐疏远与成人的关系//011
特点五:性意识的萌动与性别角色的深化//015
第二章不得不说的秘密
——青春期的孩子是典型的矛盾体
矛盾一:心理闭锁PK渴求理解//020
矛盾二:进取心强PK自制力弱//024
矛盾三:信息视野的扩大PK鉴别能力不足//028
矛盾四:乐于助人PK道德水准不高//031
矛盾五:成才欲望PK厌学心理//035
第三章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请给予“允许”和“尊重”
尊重一:不要拿大人的权威压制孩子//040
尊重二: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私人空间//044
尊重三:他不希望你靠近时,请保持距离//048
尊重四:给孩子体验的权利,不怕孩子走弯路//051
尊重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的各种尝试//054
第四章正视孩子的叛逆心理
——孩子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只证明他长大了
变现一:“你凭什么管我”//058
变现二:“跟你说,你也不懂”//062
变现三:“我只是谈个恋爱,又不是结婚”//066
变现四:“我觉得这么穿挺好看”//069
变现五:“你不了解我的朋友,凭什么这么说”//072
第五章体察孩子的情绪变化
——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走出内心的不安
关键一:孩子沉闷不语时,就不要逼着孩子说话//076
关键二:孩子莫名抑郁时,用幽默力感染他//079
关键三:孩子紧张不安时,引导他将心态放平和一些//082
关键四:孩子敏感多疑时,就不要对孩子撒谎//085
第六章学习是孩子的主业
——解决好五个问题,孩子就能爆发出惊人的学习力
技巧一:帮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学习就会更加主动//090
技巧二:引导孩子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093
技巧三:若要提高记忆效果,就要找到好的记忆方法//096
技巧四:不要让孩子因为不喜欢某科老师而导致偏科//100
技巧五:尊重孩子的兴趣,不盲目给孩子报特色班//103
第七章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
——通过正面教育,提高孩子竞争力
要点一:有竞争就会有胜负,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108
要点二:孩子好胜心过强,引导他们多看对手的优点//111
要点三:博弈里没有弱者,轻视对手者必败//115
要点四:鼓励孩子多跟自己做比较,实现自我成长//118
第八章正视青春期变化
——引导孩子走出性困惑,顺利度过青春期
引导一:变声、长喉结,不要慌//122
引导二:身上长出胡须等绒毛时,不要恐惧//126
引导三:遗精是男孩长大的标志//129
引导四:乳房发育、来月经,不要觉得羞//132
引导五:天下没有无痛的人流,女孩要学会保护自己//135
引导六:疏导青春期孩子的性幻想//138
第九章“流行”的不一定是好的
——多方引导,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原则一:“拉帮结派”时,要确定自己的择友标准//142
原则二:可以去追星,但是别人的成功不能复制//145
原则三:穿名牌只是外表,不能陷入“名流幻想”里//148
原则四:告诉女儿青春期节食减肥危害大//151
原则五:告诉儿子抽烟、打架、文身的行为并不酷//154
第十章网络是把双刃剑
——青春期的孩子爱网络,但不痴醉、不沉迷
应对一: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时,将他的兴趣及时转移//158
应对二:提高孩子判断力,引导孩子慎重对待网友//161
应对三:别让孩子成为网恋的牺牲品//164
应对四:孩子若上色情网站,需要积极正确的引导//167
应对五:孩子热衷上网,引导孩子文明表达//170
第十一章孩子的自我管理
——青春期,让孩子学会管自己
元素一:语言管理:少一些恶语,多一些慧言//174
元素二:行为管理:少一些虎头蛇尾,多一些执行力//177
元素三:欲望管理:少一些欲念,多一些克制//180
元素四:安全管理:少一些冒险,多一些谨慎//183
元素五:心态管理:少一些消极,多一些积极//186
第十二章和谐亲子沟通
——好好沟通,做孩子亲密的陪伴者
方法一:放下大人的架子,营造平等的对话环境//190
方法二:正确地询问孩子,而不是审问//193
方法三:试着把谈话的主动权交给孩子//196
方法四:沟通不畅时,按下“暂停键”//200
方法五:运用亲密接触的非语言力量//203
后记
千万不要对青春期孩子做的几件事//206

展开全部

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 节选

  特点三:情绪的多变与感情的深化共同发生  青春期的孩子,一般都多愁善感、喜怒无常,父母不知道孩子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孩子的情绪变化莫测。这时期,孩子的情绪多变与感情深化是一起发生的,他们能产生和感受许多细腻复杂的感情。  困惑的父母一:  女儿从小就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孩,上高中后更容易情绪化了。她很喜欢读课外书,可是很容易受到故事情节的影响,总会哭得一塌糊涂;甚至在看电视剧的时候,遇到感人的镜头也会泪流满面。我不知道是她太过善良,还是太过多愁善感。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就会发现感情是一件复杂的东西,于是他们就会表现得敏感、细腻,情绪就会变得喜怒无常。比如,有的孩子看到路边枯萎的花草会感到难过,有的孩子读到伤心的故事会泪流……如此,在美好的青春时光里,孩子就容易多愁善感起来。  困惑的父母二:  前几天,因为一件小事情,儿子和我们大吵了一架,那架势好像彼此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在孩子升入初中后,这种情况总会出现,我们也不知道究竟哪里惹到他了,他总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不是嫌我们管得太多,就是怪我们对他管教得太严;不是怪我们对他的朋友不好,就是说我们不爱他了……按理说应该越长大越懂事才对,可是我家儿子怎么越长大越难养呢?  青春期的孩子确实给父母带来了诸多麻烦,尤其是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更是让父母很头疼。不要总是困惑于孩子火气大、脾气暴,父母要通过观察孩子“愤怒”的行为,不断地挖掘他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方法一:转移“伤感孩子”的注意力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多愁善感,这本身是由他们的生理特点决定的。通常父母只要善加引导,就会让孩子安然度过这段时期。但是如果父母置孩子的孤独、伤感于不顾,往往就会酿成大错。  孩子的悲伤情绪一般都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但如果不及时帮孩子从这种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他们很有可能会一直沉浸在这种忧伤的氛围中,变得更加多愁善感。所以,如果发现青春期的孩子沉浸在多愁善感中难以自拔时,父母就要想办法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有趣、开心的事情上来,让他们在*短的时间里从悲伤中解脱出来。  方法二:告诉孩子情绪化的不良后果  青春期的很多孩子之所以会将发脾气当作一种宣泄的方式,主要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情绪化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父母完全可以适时地和孩子进行沟通,将情绪化的害处直接告诉孩子,引导孩子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身心等各方面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比如,在内分泌的调节下,生长速度会明显加快,体形、速度、耐力、灵敏度等方面会发生巨变,心理也会发生巨变……情绪化的孩子虽然不是“坏”孩子,但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所以,父母一定要对情绪化的孩子做好引导,让他们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

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 作者简介

  马利琴,女,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多年,现致力于家庭教育、儿童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对相关热点问题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在多种期刊杂志发表评论、随笔百余篇。出版的家庭教育图书《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6岁入学期,陪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等,深受家长的好评。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