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从割裂到融合:中国城乡经济关系演变的政治经济学/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丛书

从割裂到融合:中国城乡经济关系演变的政治经济学/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丛书

作者:高帆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23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60.8(7.8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从割裂到融合:中国城乡经济关系演变的政治经济学/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丛书 版权信息

从割裂到融合:中国城乡经济关系演变的政治经济学/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丛书 本书特色

本书在梳理城乡经济关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超越刘易斯模型的中国城乡结构转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研究了城乡融合度与中国城乡结构转变不同阶段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城乡经济关系割裂的形成原因和表现,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的“失衡型融合”的成因、效应、激励相容机制、政策实施效力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协同型融合”作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城乡经济关系新模式。

从割裂到融合:中国城乡经济关系演变的政治经济学/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在梳理城乡经济关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超越刘易斯模型的中国城乡结构转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研究了城乡融合度与中国城乡结构转变不同阶段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城乡经济关系割裂的形成原因和表现,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的“失衡型融合”的成因、效应、激励相容机制、政策实施效力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协同型融合”作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城乡经济关系新模式。

从割裂到融合:中国城乡经济关系演变的政治经济学/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丛书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重要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2章 文献梳理与评述 2.1 针对中国城乡经济关系内涵和测度的研究 2.2 针对中国城乡经济关系现状及成因的研究 2.3 针对城乡经济关系完善思路和方案的研究 2.4 对已有相关文献的评述 第3章 中国城乡经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3.1 刘-费-拉模型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 3.2 中国城乡经济关系演变的社会背景 3.3 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中国城乡经济关系 第4章 中国城乡经济关系的测度与演变阶段 4.1 我国城乡经济关系测度的方法论基础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变动 4.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关系变动的再考察 第5章 中国割裂型城乡经济关系的形成及其绩效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发展战略与约束条件 5.2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背景下的经济制度 5.3 割裂型城乡经济关系的多重效应 第6章 失衡型融合: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的城乡经济关系 6.1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发展战略与约束条件 6.2 经济增长**战略下我国的经济制度安排 6.3 政府-市场关系与城乡经济关系的失衡型融合 第7章 城乡经济关系失衡型融合的表现及形成机理 7.1 城乡经济关系失衡型融合的含义和表现 7.2 城乡经济关系失衡型融合的形成逻辑 7.3 城乡经济关系失衡型融合及其解释:一个例证 第8章 城乡经济关系失衡型融合的主要经济效应 8.1 城乡劳动力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8.2 城乡收入差距对整体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 8.3 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 第9章 协同型融合: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城乡经济关系 9.1 我国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约束条件 9.2 协同型融合城乡经济关系的内涵及实现条件 9.3 实现城乡经济关系协同型融合的政策方案 **0章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从割裂到融合:中国城乡经济关系演变的政治经济学/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丛书 作者简介

高帆(1976-),男,陕西周至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系常务副主任,经济学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是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尤其关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转化与农业发展。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或摘要46篇(次)。出版专著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2项。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社科新人”和上海市“晨光学者”。学术研究成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