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考研政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讲全练

考研政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讲全练

作者:石磊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4-01
开本: 26cm 页数: 132页
本类榜单:考试销量榜
中 图 价:¥13.1(5.5折) 定价  ¥23.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考研政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讲全练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2429857
  • 条形码:9787512429857 ; 978-7-5124-298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考研政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讲全练 本书特色

本书为石磊团队的经典力作,是考研政治*轮复习用书,精准覆盖*考纲近现代史纲要部分121个考点,并将1991—2019年的156道真题(选择题)与大纲考点一一对应,做到讲练结合、融会贯通。本书由名师执笔编撰,表述简洁权威、深入浅出,备考提示剖析命题趋势,逻辑框架纲举目张,高频考点提示命题重点,字体颜色变化明确复习要求。本书不仅着眼于为考生提供考研政治复习*轮的讲义和习题,更着眼于引导考生开启考研政治的高效复习模式。 本书适用于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考生,以及本科阶段需参加本学科考试的考生。

考研政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讲全练 内容简介

本书是石磊团队在多年考研政治辅导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不但体现了团队对考研政治理论体系和命题趋势的把握,更包含了团队对考研复习规律和特点的理解。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去繁就简、去伪存真,引导考生迅速进入复习状态,并用尽量少的时间而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为冲刺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研政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讲全练 目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框架 **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考点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考点2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高频考点) 考点3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高频考点) 考点4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高频考点)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考点5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高频考点) 考点6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高频考点)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考点7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高频考点) 孝点8 民族意识的觉醒(高频考点)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考点9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考点10 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考点11 洋务事业的兴办(高频考点) 考点12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高频考点)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考点13 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高频考点) 考点1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高频考点)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考点15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高频考点) 考点16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高频考点) 考点17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高频考点) 考点18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高频考点)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考点19 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的覆灭 考点20 中华民国的建立(高频考点) 考点21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高频考点)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考点22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考点23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高频考点)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考点24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高频考点) 考点25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高频考点) 考点26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高频考点)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考点27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高频考点) 考点28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高频考点) 考点29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高频考点)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考点30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高频考点) 考点31 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高频考点) 考点32 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高频考点)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考点33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考点34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高频考点) 考点35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高频考点)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考点36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高频考点) 考点37 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高频考点) 考点38 红军长征的胜利(高频考点)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考点39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考点40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第二节 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考点41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高频考点) 考点42 抗日救亡运动和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抗日(高频考点) 考点43 西安事变(高频考点) 考点4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高频考点) 考点45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略 考点46 战略防御阶段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高频考点)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考点47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高频考点) 考点48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及其战略地位(高频考点) 考点49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高频考点) 考点50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高频考点) 考点51 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考点5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高频考点) 考点53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高频考点) 考点54 延安整风运动(高频考点) 考点55 中共七大(高频考点)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 考点56 抗日战争的胜利(高频考点) 考点57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高频考点) 考点58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高频考点)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考点59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考点60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高频考点) 考点61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考点62 两个中国之命运(高频考点)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考点63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高频考点) 考点64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高频考点) 考点65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考点) 考点66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考点67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高频考点) 考点6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高频考点) 考点69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高频考点) 考点70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高频考点) 考点71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高频考点)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考点7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高频考点) 考点73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高频考点) 考点74 抗美援朝战争(高频考点) 考点75 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高频考点) 第二节 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考点76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考点77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高频考点) 考点78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高频考点) 第三节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考点79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高频考点) 考点80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高频考点) 考点81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高频考点) 考点8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高频考点)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节 良好的开局 考点8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高频考点) 考点84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高频考点.) 考点85 《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高频考点)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考点86 “大跃进”及其纠正 考点87 “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考点88 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考点89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高频考点) 考点90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考点91 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高频考点) 考点92 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高频考点)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考点93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高频考点) 考点9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高频考点) 考点95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高频考点) 考点96 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高频考点)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考点97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高频考点) 考点98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考点99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考点100 邓小平南方谈话(高频考点) 考点101 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考点102 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 考点10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第四节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点10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 考点105 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考点106 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考点107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进展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节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考点10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 考点109 实一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高频考点) 考点110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考点111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二节 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考点112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频考点) 考点113 中共十八大以来五年的成就(高频考点) 考点1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频考点) 考点115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第三节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考点116 中共十九大的举行 考点117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高频考点) 考点118 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 考点119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考点120 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高频考点) 考点121 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高频考点) 附录 附录A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附录B 图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附录C 历年真题回顾
展开全部

考研政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讲全练 作者简介

石磊,全国十二家辅导机构考研思想政治理论首席主讲,全国鲜有的思想政治所有课程全讲奇才,高等教育出版社大纲知识点解析总主编,被广大考生称为“疯狂的石头”、“应试天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