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南洋文库马来亚华人秘密会党史

南洋文库马来亚华人秘密会党史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605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118.6(7.6折) 定价  ¥15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南洋文库马来亚华人秘密会党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26322
  • 条形码:9787520326322 ; 978-7-5203-263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南洋文库马来亚华人秘密会党史 本书特色

1969年,伦敦、吉隆坡、香港三地的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推出威尔弗雷德·布莱斯的《马来亚华人秘密会党史》)。这是**本全面、完整、系统论述马来亚华人秘密会党的专著。布莱斯曾作为马来亚政府华民事务部的一员,在马来亚工作了近30年,还担任该国华民政务司一职。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他不仅可以阅读到当地政府的各种记录资料,而且有机会接触各个阶层的华人,因为走访乡村进行调查也是他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布莱斯在担任马来亚华民政务司期间,不仅因公务与警察局长过往甚密,而且私交甚笃。毫无疑问,他有得天独厚的获得华人秘密会党**手材料的机会。特别是关于战后的华人秘密会党的发展情况,几乎没有出版物可供参考,他通过对那些落入警察手里的会员进行采访,得到了相当宝贵的资料。所有这些加上他本身的天赋,使他的论著成为那个时期研究马来亚华人秘密会党的、当之无愧的**之作。马尔卡姆·麦克唐纳说该书“填补了新加坡、马来亚历史研究方面的空白”,并非**是誉美之词。

南洋文库马来亚华人秘密会党史 内容简介

1969年,伦敦、吉隆坡、香港三地的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推出步维的《马来亚华人秘密会党史》),这是本全面、完整、系统论述马来亚华人秘密会党的专著。步维曾作为马来亚政府华民事务部的一员,在马来亚工作了近30年,还担任该国华民政务司一职。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他不仅可以阅读到当地政府的各种记录资料,而且有机会接触各个阶层的华人,因为走访乡村进行调查也是他工作内容的一部分。步维在担任马来亚华民政务司期间,不仅因公务与警察局长过往甚密,而且私交甚笃。毫无疑问,他有得天独厚的获得华人秘密会党手材料的机会。特别是关于战后的华人秘密会党的发展情况,几乎没有出版物可供参考,他通过对那些落入警察手里的会员进行采访,得到了相当宝贵的资料。所有这些加上他本身的天赋,使他的论著成为那个时期研究马来亚华人秘密会党的、当之无愧的很好不错之作。马尔卡姆·麦克唐纳说该书“填补了新加坡、马来亚历史研究方面的空白”,并非接近是誉美之词。

南洋文库马来亚华人秘密会党史 目录

导言
中国背景

前言
译者序

**部分 起源与历史
开拓者
一 早期殖民者与华人移民
二 早期马来亚的秘密会党
不断出现的问题
一 1843-1852
二 新加坡暴动,1854
三 民众大游行的烦恼
对控制法令的反应
一 新加坡,1857
二 槟榔屿,1857
上升的趋势
一 进一步的措施,1857-1867
二 马来诸邦锡矿场
槟榔屿暴动,1867
海峡殖民地,1869-1873
一 立法控制的尝试
二 新加坡新一轮秘密会党骚乱
干涉政策
一 土邦的骚乱
二 干涉

第二部分 镇压之努力
走向镇压
一 海峡殖民地,1873-1876
二 新加坡邮政暴动,1876
三 海峡殖民地,1878-1887
镇压政策,1887-1890
一 社团条例,1889
二 执行
三 镇压或者沉沦,1890-1899
马来诸邦,1875-1900
一 华人秘密会党
二 马来人秘密会党

第三部分 20世纪的马来亚
新世纪的马来亚
一 华人政党的兴起
二 海峡殖民地的传统秘密会党,1900一1919
三 马来联邦的传统秘密会党,1900一1919
复兴与镇压,1920-1938
一 新加坡,1920-1929
二 新加坡,1930-1941
三 槟榔屿,1920-1941
四 马六甲,1920-1941
五 马来诸邦,1920-1941
六 总结

第四部分 战后马来亚
战后的反应
一 日本占领与三合会
二 战后马来亚的规划
三 槟榔屿洪门会
四 官方政策新动向
五 求助与驱逐
马来亚大陆的三合会活动,1945-1948(I)
一 绪论
二 威省
三 吉打和玻璃市
四 霹雳
马来亚大陆的三合会活动,1945-1948(Ⅱ)
一 雪兰莪
二 彭亨
三 森美兰
四 马六甲
五 柔佛
六 小结
新加坡,1945-1948
秘密会党与马来亚共产党
一 马来亚共产党的叛乱
二 三合会与马来亚共产党的关系
三 中国致公党与马来亚共产党
马来亚联邦的三合会,1948-1955
一 概述
二 雪兰莪
三 槟榔屿
四 吉打
五 霹雳
六 彭亨
七 森美兰
八 马六甲
九 柔佛
新加坡,1949-1955
马来亚联邦,1956-1965
一 概述
二 槟榔屿
三 吉打和玻璃市
四 霹雳
五 雪兰莪
六 彭亨
七 森美兰
八 马六甲
九 柔佛
十 吉兰丹
新加坡,1956-1965
一 1956-1959
二 1959-1965

附录一 三合会的历史与仪式
附录二 历史与仪式的来源
附录三 新加坡岛秘密会党一览表(1860)
附录四 1889年末注册会党一览表
附录五 槟榔屿建德社与大伯公会神明
附录六 四邑五邑
附录七 华记会的仪式

引文中使用的缩写来源
中英文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南洋文库马来亚华人秘密会党史 节选

  《马来亚华人秘密会党史》:  留在苏丹街的那一部分仍然保留中国致公党马来亚联合支部的名称。1947年5月,这两个部分都被邀请派代表参加在香港举行的所谓中国致公党第三次大会(“第三次”会议聪明地沿用了原来的中国致公党会议的历史顺序,**次是在1923年,第二次是在1931年)。除了书记之外,福熙路集团还派了一名前东江(在广东)游击队的官员。苏丹街则派了一名老资格党员。  会议是在李济深(Li Chi.shen)将军的主持下进行的,吉隆坡派系内的人事嫉妒很少有人同情。只有福熙路集团的代表被准许参加实际会议,尽管苏丹街的代表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三名代表都被突然告知要调解其分歧,并因允许人事问题干扰党的利益而受到谴责。会议还发布了一道正式命令(签字日期是1947年5月15日),指示这两个组织合并,并任命了一个由官文森负责的委员会来调解和重新登记。官是雪兰莪惠州人社区里一名老练又受人尊敬的首领,还是工商俱乐部和中国致公党的一名成员。但他没有关注复兴党派的事务,因为他忙于有关中国民主同盟在马来亚组建支部的事情去了。得知任命自己为仲裁人,他很惊讶,但仍然接受了。  8月30日,就在代表刚刚从香港参加会议回来之后不久、调解委员会到来之前.福熙路集团招待了新闻界和所有共产党附属组织的代表,通知他们自己已经被承认为正式的中国致公党马来亚支部。在一片祝贺声中,马来亚共产党和劳工领袖要求双方紧密合作,庆祝会在相互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了。9月6日,调整委员会召开了**次会议,决定了登记成员的细节,并任命了一个筹备委员会来组织中国致公党马来亚支部。苏丹街的首领拒绝参加。显然没有任何调和的希望。但是,10月份在继续任命客家人社区里的杰出人才为仲裁委员以协商这两个集团的联合事宜。然而,尽管福熙路集团作了某些妥协,苏丹街却拒绝让步,并在9月9日召开的所谓雪兰莪全体会议上指责福熙路集团受共产党的控制,宣称一个独立的致公党应该在工商俱乐部下执行中立的政治路线。苏丹街树了一块党的招牌,开始招收新成员,建立新支部,11月30日还进一步召开了选举领导层的会议。福熙路知道后,把情况反馈给香港,并接到了官方的指示:苏丹街集团应该承认官文森的权威,应该登记为香港总部的一个支部。  双方的分歧及香港裁决的主旨的详细情况被福熙路集团刊登在左翼报刊上。①这一公布在苏丹街集团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按照以前的安排,11月30日在苏丹街召开了“全马来亚会议”,有70多名“代表”参加,其中大部分来自雪兰莪的不同集团,尽管还有少数来自霹雳、槟榔屿、森美兰、彭亨和柔佛的代表。常务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的选举推后了,但由9人组成了一个旨在“保护党”的委员会。在公布的会议记录上,苏丹街集团宣布他们正按照中央的指示在工商俱乐部建立自己的支部,以便让所有的人相信他们不是像福熙路所断言的那样,是一个“非法组织”。②  僵局仍在继续,这两个对立集团都维持着自己的独特性,各自声称是中国致公党的真正代表。但是,毫无疑问,福熙路被香港总部承认是雪兰莪也是马来亚的真正支部,苏丹街受到冷遇。  这些鸡毛蒜皮的争吵被当地的中文报刊刊登出来,尽管致公党在更广泛的领域取得了预期的重要发展,包括赵煜在中国南部、印度支那、暹罗、印度尼西亚与马来亚建立三合会联盟的宏大的构想,以及司徒美堂于1947年9月在上海宣布从政治舞台上引退,以便集中精力领导洪门兄弟会从事光复中国的重建工作等事项。  因为所有以中国为根据地并设立了海外支部的政治党派都已经参与到寻求财政支持以复兴中国的事情上来,可能对洪门兄弟会作用的强调会在整个马来亚引起三合会活动的增加。从吉打到新加坡的国民党、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者为各自的政治目标开始寻求三合会的帮助。既然当地政府已经禁止了三合会,他们都打算在吉隆坡的政治党派,即致公党的名称下组织这个强有力的后援。  ……

南洋文库马来亚华人秘密会党史 作者简介

  威尔弗雷德·布莱斯(Wilfred Blythe),1896年11月9日生于英国,先后在利物浦大学和格勒诺布尔大学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部队服役,1921年到时为英国殖民地的马来半岛做公务员,1922-1924年在中国广东学中文,1926-1936年先后在马来亚各地担任华民护卫司,1936-1937年和1939-1940年间两次担任槟城副首领,1941-1942年担任(华人)劳工副部长,并于1942年加入马来亚部队,不久即遭日本人逮捕。日本投降后,他于1946年成为马来亚联盟(Malayan Union)的华人事务部部长,1948-1950年担任新加坡市政委员会主席,1950年起担任新加坡的殖民大臣一职,直到1953年退休。之后,他回到英国,潜心研究马来亚的华人秘密会党问题,并于1969年出版了本书。    邱格屏,女,1969年生,湖南人。  2000年在南京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东南亚华人秘密会党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秘密会党史及当代中国黑社会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