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百合抗病细胞工程育种与实践

百合抗病细胞工程育种与实践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137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中 图 价:¥77.4(7.9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微信公众号

百合抗病细胞工程育种与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15121
  • 条形码:9787030615121 ; 978-7-03-061512-1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百合抗病细胞工程育种与实践 内容简介

  由尖孢镰刀菌百合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ilii)引起的百合枯萎病是百合切花种植和种球繁育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主要病害。目前培育并合理利用抗尖孢镰刀菌百合枯萎病的新优品种是防治该病经济有效的方法。百合由于育种周期长,抗病品种选育进展迟缓,利用细胞无性系变异和将病原菌毒素加入培养基中筛选抗病性种质是选育抗病品种的有效手段,但在花卉上的应用较少,而对其抗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也鲜见报道。《百合抗病细胞工程育种与实践》以筛选抗病无性系为例,主要是通过培养百合细胞无性系并进行尖孢镰刀菌百合专化型毒素粗提液加压筛选获得东方百合品种‘卡萨布兰卡’(‘Casa Blanca’)的抗病无性系,同时以正常生长的‘Casa Blanca’组培苗即感病无性系为对照,从组织细胞学水平、生理生化水平及分子水平上探讨其抗病机制。

百合抗病细胞工程育种与实践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百合枯萎病 1
1.1.1 症状和特点 1
1.1.2 病原 2
1.1.3 发病规律 5
1.1.4 综合防治 5
1.2 体细胞无性系诱变筛选抗病种质的相关进展 8
1.2.1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8
1.2.2 离体筛选的原理、程序和选择方法 8
1.2.3 离体诱变育种 9
1.3 百合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4
1.4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15
1.4.1 愈伤组织的诱导 15
1.4.2 影响悬浮细胞系建立的因子 16
1.5 尖孢镰刀菌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17
1.5.1 尖孢镰刀菌抗性机制的细胞学研究 17
1.5.2 尖孢镰刀菌抗性机制的生理学研究 18
1.5.3 尖孢镰刀菌抗性机制的分子基础研究 19
1.6 尖孢镰刀菌毒素作用机制的研究 22
第2章 百合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25
2.1 悬浮细胞系的初始建立 25
2.2 继代次数与细胞形态之间的关系 26
2.3 关于百合细胞悬浮培养的讨论 26
第3章 百合抗尖孢镰刀菌细胞突变系的筛选 28
3.1 尖孢镰刀菌百合专化型毒素粗提液的活性和筛选压的确定 29
3.1.1 尖孢镰刀菌百合专化型毒素粗提液的活性 29
3.1.2 筛选压的确定 31
3.2 百合抗尖孢镰刀菌枯萎病无性系的筛选 31
3.3 百合抗尖孢镰刀菌枯萎病无性系的抗病性鉴定 32
3.4 关于筛选抗病无性系的讨论 34
3.4.1 真菌毒素及其筛选技术 34
3.4.2 突变体的鉴定技术 34
第4章 百合抗尖孢镰刀菌细胞突变系的组织细胞学抗性 35
4.1 抗病无性系和感病无性系的根部结构 35
4.2 抗病无性系和感病无性系在接种以后根部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36
4.3 关于抗病无性系组织抗性的讨论 40
第5章 百合抗尖孢镰刀菌细胞突变系的生化抗性 41
5.1 抗病无性系和感病无性系的POD活性变化 42
5.2 抗病无性系和感病无性系的PAL活性变化 42
5.3 抗病无性系和感病无性系的PPO活性变化 43
5.4 抗病无性系和感病无性系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变化 44
5.5 抗病无性系和感病无性系的几丁质酶活性变化 44
5.6 关于抗病无性系生理抗性的讨论 45
第6章 百合抗尖孢镰刀菌细胞突变系的转录组分析 46
6.1 样品总RNA提取质量分析 46
6.2 测序结果统计分析 47
6.3 组装结果统计和评估 50
6.3.1 组装结果统计 50
6.3.2 组装结果评估 50
6.4 Unigene的功能注释 52
6.4.1 ORF预测 52
6.4.2 SSR分析 52
6.4.3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 52
6.5 SSR分析 57
6.6 百合抗病无性系和感病无性系及不同接种时间点差异基因分析 57
6.6.1 百合抗病无性系和感病无性系两分组差异基因筛选 57
6.6.2 差异基因功能注释及分类 59
6.7 Q-PCR 验证 64
6.8 关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旳应用 65
6.9 关于Unigene的生物信息学的注释 67
6.10 抗病性相关代谢路径及差异基因分析 67
6.10.1 寄主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 67
6.10.2 寄主植物与病原菌互作 68
6.10.3 细胞壁防卫抗病途径 68
第7章 百合抗尖孢镰刀菌细胞突变系的蛋白质组分析 70
7.1 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 71
7.1.1 百合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 71
7.1.2 蛋白质定量 71
7.1.3 蛋白质质量检测 72
7.1.4 双向电泳 72
7.1.5 染色及图像采集分析 72
7.1.6 百合总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 73
7.1.7 百合总蛋白质双向电泳上样量的优化 74
7.1.8 百合总蛋白质除盐时间的优化 75
7.2 百合双向电泳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76
7.2.1 百合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定量 76
7.2.2 差异蛋白点处理及质谱分析 76
7.2.3 数据库检索 76
7.2.4 百合抗病无性系和感病无性系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77
7.2.5 百合抗病无性系和感病无性系的蛋白质功能鉴定及丰度变化分析 83
7.3 iTRAQ蛋白质组分析 83
7.3.1 蛋白质的提取、浓度测定及检测 83
7.3.2 iTRAQ标记分析 84
7.3.3 差异蛋白分析 86
7.3.4 GO 功能分类富集分析 87
7.3.5 代谢途径分析 90
7.4 关于百合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技术优化的问题 94
7.5 百合蛋白质双向电泳差异蛋白的抗病性 95
7.5.1 光合作用和能量代谢相关蛋白参与百合的防卫反应 95
7.5.2 防卫反应相关蛋白是抗病的关键因素 96
7.5.3 可能与百合抗病无性系抗病性相关的其他蛋白质 96
7.6 关于iTRAQ蛋白质组分析的问题 96
参考文献 98
附表 116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