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科学创新理论与应用

科学创新理论与应用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416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85.0(7.2折) 定价  ¥11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科学创新理论与应用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08727
  • 条形码:9787030608727 ; 978-7-03-060872-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科学创新理论与应用 本书特色

《科学创新理论与应用》从历史与现实发展的视角阐述了“科学”与“创新”的内涵与外延,揭示了人类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本质,给出了新的“科学”定义。通过多维度空间的广义诠释,揭示了创新的特征与本质,在定义了“创新”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创新的时空限域、级别、价值、衍生能力、派生能力、影响力和难易程度等问题,进而给出了评价创新活动的准则;提出了对创新进行分级的依据和方法;定义了创新因子等多项创新评价指标;提出了评价创新的方法和操作步骤;阐述了创新的产生机制和过程;论述了教育创新和建立人类空间网络映像的问题。

科学创新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从历史与现实发展的视角阐述"科学"与"创新"的内涵与外延,从而揭示人类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本质,给出了新的"科学"定义;通过多维度空间的广义诠释,揭示创新的特征与真谛,阐述创新的时空限域、度、价值和影响力等问题,从而合理地给出评价创新活动的准则。在定义了"创新"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量化对新生事物创新性的分级和评价标准,定义了创新因子,提出了用于评价事物创新性的评价方法和具体操作方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创新的源动力和创新教育问题。

科学创新理论与应用 目录

目录名词与术语前言第1章 绪论 1第2章 科学与科学研究 52.1 科学的内涵与外延 52.2 科学研究的任务 82.3 不同学科科学研究的特征 82.4 本章小结 9第3章 一个自然科学研究的例子——关于圆的科学研究 113.1 一个简化了的研究事例 123.2 圆周率π的故事 133.3 拓展空间的维度 163.4 原创性研究结果 173.5 无创新性或低创新性的人类活动 203.6 本章小结 21第4章 万维空间 224.1 单素与复素 224.2 事物 244.3 万维空间的定义 244.4 抽象我们的世界 264.5 子空间 274.6 个体空间和人类空间 284.6.1 个体空间的特征 284.6.2 人类空间的特征 304.7 态、态函数与态分析原理 304.8 万维空间中蕴藏的知识 334.9 万维空间中科学研究的任务 374.10 本章小结 37第5章 创新的走义 385.1 创新的广义内涵 385.2 重新定义创新 415.3 基于中华文化定义“知识” 415.4 改革与创新 435.5 在万维空间中论创新 445.6 原始创新=创新 455.7 创新的时空限域 465.8 本章小结 48第6章 创新评价、评价指标和方法 496.1 衡量创新程度的标准 506.2 知识的质与量 516.3 创新因子与知识量化 576.4 创新的价值 616.5 创新的影响力 636.6 创新的衍生能力和派生能力 646.7 创新衍生因子 656.8 创新衍生因子的客观性与衍生能力的变化规律 666.9 现行科研评价体系的弊端 686.10 创新指数的定义 706.11 创新检索 726.12 本章小结 74第7章 创新分类 767.1 维度创新 767.2 递推创新 777.3 复合创新 787.4 组合创新 797.5 参量创新 797.6 数量创新 817.7 递进创新 817.8 变形创新 827.9 类比创新 837.10 模仿创新 837.11 本章小结 83第8章 创新的分级原则及创新等级划分 858.1 分级原则 858.2 创新等级划分 868.3 创新等级与创新价值的关系 898.4 创新的难与易 908.5 创新成果的体现形式 948.6 本章小结 95第9章 创新的产生过程 969.1 创新产生的心理过程 989.2 创新产生的行为过程 1039.3 能力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1049.3.1 身体状况在创新过程巾的作用 1079.3.2 智力因素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1079.3.3 非智力因素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1119.3.4 行为能力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1129.4 本章小结 114第10章 创新产生的心理机制 11610.1 自发创新和自觉创新 11810.2 创新产生的心理线索 12810.3 创新产生的动机 12910.4 产生创新的灵感之源 13010.5 好奇心与追求卓越 13210.6 本章小结 134第11章 创新方法简述与创新实例简析 13511.1 创新的两种基本方式 13511.2 逻辑推理与创新 13711.3 难题驱动型创新 13811.4 类比发现与创新 13911.5 翻越障碍与熟能生巧 14211.6 穿越万维子空间 14511.7 突破极限 14711.7.1 转基因技术 14711.7.2 广义相对论与时空弯曲 14811.8 符合实际 15011.9 打哪指哪方能百发百中 15111.9.1 宇宙大爆炸与宇宙背景辐射 15111.9.2 光学双稳态、光致黑体辐射与七光子上转换发光的实现 15211.9.3 二价钐离子(sm2 )上转换发光与3个镱离子(Yb3 )的合作发光 15511.1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5711.11 组合创新 15911.12 本章小结 161第12章 创新理论在创新评价中的应用 16312.1 创新性判别 16312.1.1 整体评判 16612.1.2 局部评判 16712.2 判断成果的创新级别 16812.3 创新因子、创新衍生因子计算实例 17012.4 本章小结 171第13章 创新理论在学术评价中的应用 17213.1 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 17213.2 对学术成果的引用 17513.3 七种典型期刊论文被引情况统计 17613.4 引用数量分布的数学模型 17913.5 本章小结 183第14章 创新检索 18414.1 学术论文的创新检索 18414.2 学术论文创新检索实例 18514.3 创新检索的意义 19514.4 如何选择创新主题词 19614.5 应用实例 19814.6 本章小结 204第15章 创新检索的合理性分析 20515.1 相同的统计规律性 20515.2 检出文章数统计 20815.3 SCI引用次教统计 21015.4 创新总引次数统计 21215.5 创新因子统计 21415.6 创新影响因子统计 22015.7 七种期刊论文的创新级别统计 22215.8 期刊的创新指数 22515.9 期刊的创新权重指数 22715.10 统计与分析结论 22815.11 创新衍生因子计算及分析 22915.12 本章小结 239第16章 创新理论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 24016.1 创新教育的目的 24016.2 创新人才及其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24116.2.1 比较三个空间异同的能力 24216.2.2 抵近万维空间己知区域的边缘 24416.2.3 心理过程的运行能力 25016.2.4 行为过程的运行能力 25316.3 创新教育 25516.3.1 建立什么样的个体空间 25616.3.2 个体空间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26116.3.3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个体空间的关系 26516.4 教育创新 26716.4.1 教育创新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6716.4.2 改变现行的“一次性考察”机制 26916.4.3 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27016.4.4 改革后可能解决的问题 27016.5 本章小结 271第17章 知识操控教育 27317.1 知识操控教育的提出 27317.2 知识操控教育的必要性 27517.3 开展知识操控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27617.4 在知识操控教育中把握知识积累 27817.5 知识操控教育可能达到的效果 28117.6 检验知识操控教育效果的方法 28217.7 本章小结 283第18章 人类空间计划与中国脑工程 28418.1 人类空间的网络映像 28418.2 中国脑工程 28818.3 中国脑的主要功能 28918.4 如何建设中国脑 29318.5 本章小结 295参考文献 296附录 300索引 388后记 396
展开全部

科学创新理论与应用 作者简介

秦伟平,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9年于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获得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6年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主持并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SCI学术论文300余篇,获专利授权31件。2014~2018年连续5年进入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主要研究方向:先进光子学材料与器件、固体发光学、稀土纳米发光材料、光频上转换发光、多离子合作量子跃迁、科学创新理论与应用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