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科学课堂·大师系列普朗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八堂物理课

科学课堂·大师系列普朗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八堂物理课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4-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68
本类榜单:科普读物销量榜
中 图 价:¥24.9(4.3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科学课堂·大师系列普朗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八堂物理课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9138097
  • 条形码:9787229138097 ; 978-7-229-13809-7
  • 装帧:8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科学课堂·大师系列普朗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八堂物理课 本书特色

1909年,伟大的德国物理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克斯.普朗克(1858—1947)在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发表了一系列演讲,对当时理论物理学研究的新状态进行了精彩的论述。这些讲座尤其重要,它们反映了普朗克对量子理论*初的发现的重新思考和反思。 在*一、第三、第五和第六堂讲座上,他*一次将量子假设应用于黑体辐射时所产生的革命性发展。在第二和第四堂讲座中,普朗克展示了统计力学的新思想如何改变对化学物理的理解。第七堂课上,他讨论了*小作用原理,*后一堂课上,作为狭义相对论的早期倡导者,普朗克对狭义相对论做了精彩的演讲。 本书是国内首次将这些重要讲座内容译为中文的版本,所参考的英文版由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物理系教授A.P.威尔士博士翻译,并由哥伦比亚大学于1915年在纽约出版。 出版者希望,读者可以由此而见证普朗克的思想过程,无论是在哲学原理的层面上,还是在微观和宏观尺度上。本书不仅可供物理学研究者从普朗克时代的历史视角来回溯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也可供对现代物理学、哲学和科学史特别感兴趣的学生研读。 1.作者马克斯.普朗克是20世纪*重要的两大物理学家之一,量子力学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 2.本书是对普朗克在世界顶*私立研究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发表的系列演讲集的首*中文译本。 3.普朗克*一次将量子假设应用于黑体辐射时所产生的革命性发展 4.本书是普朗克对量子理论*初的发现的重新思考和反思 5.统计力学的新思想是如何改变对化学物理的理解的 6.本书涉及大量理论物理学知识,为现代物理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丰满而精简的学习框架,是清晰认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理论构建的系统性读本,同时也是狭义相对论的早期倡导者普朗克为数不多的公开讲座

科学课堂·大师系列普朗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八堂物理课 内容简介

此书是普朗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系列演讲集,共八讲。讲,普朗克首先对理论物理学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表述,对物理学中的基本规律、重要假设和重要构想进行简要勾勒。进而由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延伸至可逆性与不可逆性概念。普朗克认为,自然界中发生的所有反应,都可以划分为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很终引出“熵”的概念,然后结合克劳修斯的理论、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衍生理论,得出熵增原理。第二讲,从熵增原理出发,普朗克阐述基于吉布斯并超越他的重要热力学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涉及稀释定律,普朗克就此给出了明确的关系式。第三讲,对原子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普朗克认为,只有通过原子论,才能将所有物理过程划分为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即不可逆性必然引出原子论。普朗克以此为出发点,将原子论引入物理体系,通过类比概率阐释原子论。普朗克随后将其引入热辐射理论,为确保客观性,以宏观和微观两大视角解读热力学第二定律。第四讲,普朗克运用不可逆概念的一般定律,计算给定状态下理想单原子气体的熵,并推导其热力学性质,主要内容是计算给定气体状态的概率。在不附加特殊假设的情况下,概率的计算不仅能使我们找到已知气体的热力学性质,还能得出本质上超出纯热力学性质的结论。第五讲和第六讲探讨热辐射问题。在第五讲中,普朗克概括讲述了电磁理论对热辐射特征量的重要影响。主要是测定热射线穿过介质中任何位置的量,并确定其辐射热的状态。第六讲以第五讲为前提,探究了热辐射理论中一个很好关键的问题,即关于规范正常能谱中能量分布的通用函数的建立。谐振器被置于充满黑体辐射的真空中,从而激发稳态振动,由此可以计算谐振器的熵。第七讲和第八讲进入动力学领域。在第七讲中,普朗克首先阐述很小作用量原理,他认为这一原理比其他原理更具决定性的优势,对力学、电动力学和热力学都具有直接意义;然后,普朗克详述该原理如何应用于个案。很小作用量原理涵盖了所有已知的可逆过程,因此也可以作为一般动力学的基础。第八讲开始步入一个更为浩瀚的领域——相对论。普朗克从相对论的发展史出发,结合实例讲述了相对论的理论构建。

科学课堂·大师系列普朗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八堂物理课 目录

中译者序言 / 1

英译版献词 / 5

英译者序言 / 6

作者序言 / 7

**讲??概述:可逆与不可逆 / 1

第二讲??稀溶液的热力学平衡态 / 27

第三讲??原子论 / 53

第四讲??单原子气体的状态方程 / 71

第五讲??热辐射—— 电动力学理论 / 87

第六讲??热辐射—— 统计学理论 / 105

第七讲??动力学—— *小作用量原理 / 117

第八讲??动力学—— 相对论 / 135


展开全部

科学课堂·大师系列普朗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八堂物理课 节选

**讲 概述:可逆与不可逆 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哥伦比亚大学校长邀请我在美国——这一著名的科学中心发表一些理论物理学方面的演讲,这赋予我崇高的荣誉感和巨大的成就感。同样地,我也意识到了这是一份特殊的任务,一旦接受,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我想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在座各位对我的一些期待,那么我只能将你们的注意力引向我熟知的科学分支。这样一来,在某些方面我的演讲一定会带有主观色彩。 从我*感兴趣的点出发,在这场讲座中,我将为你们描绘理论物理学体系的现状。我并非要说理论物理学的现状,因为,如果要涵盖这一如此广泛的主题,我的讲座时间是完全不够的。由于时间限制,不宜全面考虑这一伟大领域的所有细节,但是可以大胆地为大家提供一个综合表述,即勾勒出当今物理学中的基本规律,物理学中所使用的*重要的假设,以及*近被纳入这一课题的重要构想。我很乐意对细节进行深入的研究,但这并非为了彻底处理所提出的问题,而是为了通过挑选适当的例子来阐释一般规律。 若想正确理会理论物理学的伟大之处,那就不能高估抑或低估这些成就。实际上,后者是大家常犯的错误,现在的情况恰好证明了这一点,那就是人们情绪高涨,呼吁维护整个低迷的自然科学界。但我认为,这种说法很容易遭到反驳,以下这个简单的事实就可以证明:每隔十年,科技手段都进步巨大,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通过理论物理学,人类可以将自然为己所用,没有理论物理学的帮助,就难以达到今天的技术成就。从整形电路〔1〕到无线电报,整个电子技术行业的发展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更不用说空中导航。不过我认为另一种错误——高估理论物理学的成就更危险。 尤其是那些不是十分了解这一课题核心的人,他们认为,通过适当手段改进科学技术,一段时间后,不仅可以通过物理学来表述原子的内在结构,甚至还可以反映精神层面的规律。而我认为,人类永远都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但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并非如此。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寻求一个平衡点,避免产生上述错误。 当在寻找一个能够承载整个理论物理学结构的坚固基础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物理学的基础?所用的材料又是什么?比较幸运的是,这个问题已有一个完整的答案。理论物理学所用的材料是测量,而数学是这种材料工作的主要工具。所有的物理思想都依赖于测量,并或多或少地精确执行着。而每个物理定义,每一个物理定律,越接近测量的结果,那么其意义也越明确。现在,测量借助感官——首先是视觉、听觉和触觉来进行。可以说,目前为止,所有物理研究的起源和基础都处于我们的感官范围之中。只有通过感官感知,我们才能体验到大自然的所有事物。感官就是处理争议问题的*高上诉法院,这一观点从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中得到了完全的证实。物理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批物理概念来自于人的个体感知,因此,物理学被细分为:眼物理学(光学)、耳物理学(声学)和热感物理学(热理论)。就目前而言,曾经存在着一个感官领域,然后逐渐扩展到如今的物理领域,所以,物理学的分裂*初似乎是基于人类的特性。简而言之,它具有主观性。而这似乎也是因为,物理研究要么涉及特殊的感官观念,要么涉及日常生活(特别是人类的实际需求)。大地测量学技术产生了几何学,机械研究转向了力学,在*后的分析中都只与人类的感知和需求有关,这一结论*终接近于物理学。 ……

科学课堂·大师系列普朗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八堂物理课 作者简介

马克斯.普朗克(1858—1947年),德国物理学家。1874年,普朗克进入慕尼黑大学攻读数学专业,后改读物理学专业。1877年转入柏林大学,师从亥姆霍兹和基尔霍夫,1879年获得博士学位。1894年起,他开始研究黑体辐射问题,发现普朗克辐射定律,并在论证过程中提出能量子概念和常数h(后称普朗克常数),这成为此后微观物理学中*基本的概念和极为重要的普适常量。1900年,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上报告这一结果,成为量子论诞生和新物理学革命宣告开始的伟大时刻。由此,普朗克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30年至1937年,普朗克任德国威廉皇家学会的会长。作为量子力学重要创始人,他与建立了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并称二十世纪*重要的两大物理学家。 译者简介: 葛依凌,祖籍浙江嘉兴,浙江理工大学英语笔译专业硕士,从事物理、化工类文献资料翻译工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