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120年纪念版)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120年纪念版)

作者:杨树达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7-12-01
开本: 25cm 页数: 11,463页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16.0(8.0折) 定价  ¥1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120年纪念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51269
  • 条形码:9787100151269 ; 978-7-100-1512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120年纪念版) 本书特色

辨章学术,呈现中华学术之演进脉络考镜源流,厘清中国模式之思想资源**流中国知识人的时代回应和精神建构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共相辉映。 新故相推 日生不滞全面整理中华现代学术成果深入探寻现代中国的百年学脉2009年起,我馆陆续出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全面整理中华现代学术成果,深入探寻现代中国的百年学脉。 丛书收录上自晚请下至1980年代末中国原创学术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地理学、心理学、科学史等众多学科。意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收录各学科学派的名家名作,展现传统文化的新变,追溯现代文化的根基。 2017年2月11日,商务印书馆迎来了120岁的生日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120年纪念版) 内容简介

  商务印书馆自1897年始创,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宗旨,于建馆翌年便出版了《马氏文通》,这部学术经典既是中国学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也开启了商务印书馆百年学术出版的序幕。  其后,商务印书馆一直与中华现代学术相伴而行,出版了大批具有鲜明原创精神并富于学术建树的经典著作,诸多开山之著、奠基之作都是在本馆首次问世。这些学术经典的出版,使本馆得以**现代学术发展,激动社会思想潮流,参与民族新文化的构筑,也分享中国学界的历史荣光。  1949年以后,本馆虽以迻译世界学术名著、编纂中外辞书为侧重,但原创学术著作的出版从未止步。2009年起,我馆陆续出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全面整理中华现代学术成果,深入探寻现代中国的百年学脉。  丛书收录上白晚清下至1980年代末中国原创学术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地理学、心理学、科学史等众多学科。意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收录各学科学派的名家名作,展现传统文化的新变,追溯现代文化的根基。丛书立足于精选、精编、精校,冀望无论多少年,皆能傲立于书架,更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共相辉映,昭示中华学术与世界学术于思想性和独创性上皆可等量齐观,为中国乃至东方学术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应有的地位。  2017年2月I1日,商务印书馆迎来了120岁的生日。为纪念本馆与中华现代学术风雨同行的这段历程,我们整体推出“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200种),既有益于文化积累,也便于研读查考,同时向长期支持丛书出版的诸位学界通人致以感激和敬意。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两个甲子后的今天,商务印书馆义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传承前辈的出版精神,迎接时代的新使命,且行且思,我们责无旁贷。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120年纪念版) 目录

增订本自序
章太炎先生来书
沈兼士序
余嘉锡序
自序
卷一 说宇之属上凡四十三篇
释慈
释醵
释始
释赠
释旒
释嫁
释放
释晚
释经
释旃
释暍
释滓
释牖
释曾
释介
释遇
释说
形声字声中有义略证
字义同缘于语源同例证

卷二 说字之属下凡十七篇
说制
啁戴目释义
臣牵解
说云
说桧
说马
说少
粤字段注驳
说嫔
说腐

说亲
说测
说发
说皤
说饺肝
说比
……

卷三 音韵之属凡四篇
卷四 方言文法之属凡四篇
卷五 经子考证序跋之属凡五十九篇
卷六 考史金石之属凡十二篇

杨树达先生学术年表
杨树达与《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
展开全部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120年纪念版) 节选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120年纪念版)》:  凡学有端有委,有正有诡,有中庸,有偏倚。其治之也有序,其择之也有道,故曰:操其本,万物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盖未有不致力乎本而能成学者也。杭大宗曰:“古人为学,先根柢而后枝叶,先经史而后词章。”纪文达亟称之。余谓杭氏论其大都耳。析而言之,不通训诂声韵,不足以治经;不明制度礼俗,不足以治史;根柢之中又有根柢焉。学不穷根柢而但求其枝叶,譬之:未知叔重何所道,钱段何所明,而读甲骨文;班范之书,荀袁之纪,未能通晓,而考金石刻,其于学也,庸有当乎!吾友杨子所为文辞,既编为《积微居文录》刊印行世矣。年来读书有所得,复时时着为书论,大抵以说文字训诂及考订金石刻辞者为多。每一篇成,辄持以示嘉锡,自道其所以然。嘉锡伸纸疾读,往往拍案叫绝,与君抚掌欢扑之声相应也。久之,所作日益多,复自辑为《小学金石论丛》都若干篇,为五卷,书抵嘉锡曰:子必为我序之!拾遗补阙,是所望于子。嘻!若嘉锡者,恶足以序君之文也哉!然于君治学之方,则知之已熟。盖君之读书,先致力乎根柢,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其于《说文》讽籀极熟,于羣经讲贯极精,然后上溯钟鼎甲骨之文以识其字,旁通诸子百家之书以证其义,穷源竟委,枝叶扶疏,着书至十万余言,诵班孟坚书不复持本,终卷不失一字,古所谓汉圣者无以远过。由是考览范陈以下诸史及汉魏人文字金石刻辞,辄怡然以解,又为之说数万言。吁!多矣哉!非兼人之力不致此!兹之所刻,特其绪余尔。嘉锡学无师法,涉猎不能为醇儒,好读驳杂不急之书以自文其陋,恶足以序君之文哉!然君求之甚笃,督之甚勤,嘉锡亦自幸挂名简端,有余耀焉,故遂略道君治学之方,又取君书中所考三数事,摭拾羣书为作补证,条列于左。极知琐屑无关轻重,聊以塞君下问之意,且欲附骥以传云尔。昔者读君《(汉西乡侯兄张君碑)跋》,窃尝别为之说,兹不具论。  《(汉刘伯平镇墓券)跋》云:“券言生属长安,死属泰山。《后汉书·乌桓传》云:死者神灵归赤山,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如中国人死者魂神归岱山也。李注引《博物志》云:泰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故知人生命。《文选》刘公干《赠五官中郎将诗》云:常恐游岱宗,不复见故人。善注引《援神契》曰:太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按谶纬起于哀平,然则此说西汉已有之矣。《魏志,蒋济传》注引《列异传》曰:济为领军,其妇梦见亡儿涕泣曰:今在地下为泰山伍佰,憔悴困辱,不可复言。今太庙西谒士孙阿,今见召为泰山令,愿为白侯,属阿令转我得乐处。陈君寅恪云:三国时所译佛经,有一种,凡梵文地狱字皆译为泰山,知此种传说至三国时犹然矣。”嘉锡案人死魂归泰山之说,秦汉之间已有之。《水经,汶水》注引《开山图》曰:“泰山在左,亢父在右,亢父知生,梁父主死。”《古今注》卷中曰:“《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言人死魂魄归于蒿里,故有二章。其二日:蒿里谁家地?聚敛精魂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跻。”考之《后汉书·光武纪》注:梁父,太山下小山也。《元和郡县志》卷十“泰山在乾封县西北三十里,而蒿里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是蒿里之去泰山五里而近。  ……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120年纪念版) 作者简介

杨树达(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徽,晚年更号耐林翁,湖南省长沙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和史学家。五岁从父读书,十二岁考入湖南时务学堂,从梁启超习《孟子》诸书。十五岁受业于叶德辉等,矢志于训诂之学。1905年,留学日本。武昌起义后回国,在长沙各校教授中国文法与外文。1921年起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兼任湖南文史馆馆长。1956年去世,主要著作有《词诠》、《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等。除语言文字学外,杨树达对《汉书》用力极勤,成《汉书窥管》一书。今有《杨树达文集》。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