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雅俗之间-李渔的矛盾性及审美独特性

雅俗之间-李渔的矛盾性及审美独特性

作者:魏琛琳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0.4(4.9折) 定价  ¥6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雅俗之间-李渔的矛盾性及审美独特性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0876394
  • 条形码:9787510876394 ; 978-7-5108-763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雅俗之间-李渔的矛盾性及审美独特性 本书特色

李渔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作家之一,从“俳优”到“帮闲”,到“文化商人”,其形象变异承载着时代的观念变迁。本书从李渔的生活美学、文学创作、人生道路选择、饮食文观等方面对李渔进行了详细而又扎实的探讨,不仅仅局限于李渔本体研究,还将视野扩展到了当时的社会和时代,在全面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并分析了李渔身上一个十分有趣的特点“矛盾”—这是他亦文亦商、亦士亦优的基础,是其“仕”而又“不仕”的原因,更是其“风流”而又“道学”的关键。本书丰富翔实,观点新颖,尤其是对李渔饮食书写进行的分析,见解独到。 本书将李渔置于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下,将其与同时代其他社会阶层,以及他们采取的生活方式、秉持的思想主张加以比较,比较其间的异同,从而对其社会角色进行准确定位,进而探究李渔的特殊社会角色对其艺术世界的影响,尤其是其艺术审美的独特性与代表性,旁涉其审美独特性的成因,切实填补了目前学界的研究空白。

雅俗之间-李渔的矛盾性及审美独特性 内容简介

李渔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作家之一,从“俳优”到“帮闲”,到“文化商人”,其形象变异承载着时代的观念变迁。对这样一个复杂、多变、毁誉参半的作家做出中肯和深入的分析是比较困难的。 本书从李渔的生活美学、文学创作、人生道路选择、饮食文观等方面对李渔进行了详细而又扎实的探讨,不仅仅局限于李渔本体研究,还将视野扩展到了当时的社会和时代。其中,对于李渔出仕问题的探讨、亦士亦优的生活方式的考察,尤其是对李渔饮食书写的分析,都有十分精辟的论述,见解颇为独到。希望本书的出版能让李渔的形象可以更加贴近历史的真实。

雅俗之间-李渔的矛盾性及审美独特性 目录

目录CONTENTS 一、绪论 1 二、概述 11 (一)市民、文人 11 (二)晚明社会的新变 13 (三)晚明的审美风尚 17 (四)雅与俗 20 三 从对“雅”的态度看李渔的审美独特性 25 (一)晚明“雅”和“俗”的判定标准 29 1.以“古”为雅 30 2.合宜则“雅” 35 3.以“素”为雅 41 4.以“清”为雅 49 (二)从对“雅”的内涵界定 看李渔与同时期风雅文人的区别 53 1.李渔的“古” 60 2.李渔的“合宜” 75 3.李渔的“素” 84 4.小结 101 四 “作文”和“为人”的独特性李渔的戏曲小说 107 (一)李渔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独特性 108 1.体裁选择、写作方式与创作风格 2.自相矛盾 (二)人生道路选择、个性心理方面的矛盾 150 1.人生选择的矛盾一条积极而又消极的路 152 2.个人心态的矛盾一种自得而又不甘的情绪 156 3.对精英文人评价的矛盾 一种自负而又自卑的态度 167 4.个人期待和自我评价的矛盾 “为大众慈航”与“无裨于人心世道” 171 (三)作文和为人特殊性的原因分析 173 1.对于文体分类和鉴赏标准的明确认识 174 2.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原因 176 3.小结 195 五 从饮食书写看李渔的矛盾性及其审美独特性 197 (一)庖人之书(二)自相矛盾(三)人间烟火气(四)感官描写 结语 217 主要参考文献 227 中文著作 227 中文论文 232 英文专著 232
展开全部

雅俗之间-李渔的矛盾性及审美独特性 作者简介

魏琛琳
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研究生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就读于香港大学。主要从事古典小说、比较文学、文学翻译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