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歌仔戏

歌仔戏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3-01
开本: 26cm 页数: 28,489页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3.7(6.5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歌仔戏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3472160
  • 条形码:9787533472160 ; 978-7-5334-721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歌仔戏 本书特色

本书对福建省*批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歌仔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整理、加工、分析、归纳、提升等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书中的“概述”部分,主要简介该音乐形式的历史沿革、唱腔风格、音乐类型、流行地域、乐器形式、曲牌模式、传承人物等等,让读者对该音乐形式有个整体且简要的了解。 “唱腔”部分,按照歌仔戏的曲牌“七字仔”“杂碎仔”“卖药仔”“台杂仔”“哭调”“调仔”共收了427个谱例。是本书重点部分。 “器乐”部分,主要收录了各种不同代表作的各种曲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串仔”和“锣鼓介”,共收入146条谱例和锣鼓介。 “传承人物”部分,选录了对该音乐形式做出较大贡献的音乐人,主要介绍他们生平、贡献与传承成果。

歌仔戏 内容简介

歌仔戏 (芗剧) 作为中华民族的戏曲文化之一, 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宝贵艺术形式, 已经成为维系两岸人民精神文化的一条重要纽带。本书对歌仔戏的历史沿革、唱腔、器乐等作了较为详细的归类整理, 对于保护发展和弘扬地方戏曲文化, 推动祖国的和平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歌仔戏 目录

一、概  述 (一)历史沿革 (二)唱  腔 (三)伴  奏 (四)乐器介绍 二、唱  腔 (一)七字仔 1.听你这样说《井边会》咬脐[生]三娘[旦]唱【七字仔】 2.陈三捧水《陈三五娘》陈三[生]五娘[旦]唱【七字仔高腔】 3.你爹寸纸休书《安安寻母》庞氏[旦]唱【七字仔哭】 4.黄厝一婢《陈三五娘》益春[花旦]唱【七字仔反】 5.咱夫妻《孔雀东南飞》兰芝[旦]唱【七字爿上两句】 6.今日无罪过《孔雀东南飞》兰芝[旦]唱【七字爿下两句】 7.五娘莲步出绣厅《陈三五娘》益春[花旦]唱 【七字仔连】 8.只有在梦中《李三娘》智远[生]唱 【七字仔中管】 9.运使坐轿卜返乡里《陈三五娘》运使[生]唱【四空仔】 10.益春紧紧叫我呣通《陈三五娘》益春[花旦]陈三[生]唱【四空仔】 11.五娘我此地有主意《陈三五娘》五娘[旦]唱【大七字仔】 12.日落西山是黄昏《山伯英台》英台[旦]唱【七字仔正】 13.爱姑我被打泪盈盈《詹典嫂告御状》爱姑[旦]唱【七字仔哭】 14.天旋地转站未定《孟姜女》姜女[旦]唱【七字仔哭】 15.九郎我想着气冲天《陈三五娘》九郎[丑]唱【七字仔反】 16.益春你留我情义重《陈三五娘》陈三[生]益春[花旦]唱【七字仔】 17.福建下落泉州城《陈三五娘》陈三[生]唱【七字仔】 18.我姜女走到苦瓜园《孟姜女》姜女[旦]唱【七字仔】 19.风筝断线全无望《孟姜女》姜女[旦]唱【七字仔哭】 20.八月十五是中秋(一)《吕蒙正》小姐[旦]【七字仔】 21.八月十五是中秋(二)《吕蒙正》说唱本【锦歌占卜调】 22.八月十五是中秋(三)《吕蒙正》说唱本【台湾锦歌七字仔】 23.八月十五是中秋(四)《吕蒙正》说唱本【七字仔高腔】 24.山伯听见心欢喜《山伯英台》说唱本【台湾锦歌七字仔】 25.清早起来天光时歌仔戏幕表戏唱段【七字仔】 26.阿嫂讲话若无影歌仔戏幕表戏唱段【七字仔】 27.清早起来闹彩彩(一)歌仔戏幕表戏唱段【七字仔正】 28.清早起来闹彩彩(二)歌仔戏幕表戏唱段【七字仔变】 29.清早起来闹彩彩(三)歌仔戏幕表戏唱段【七字仔反】 30.这骰仔灌铅分量重《十五贯》况钟[生]唱【七字仔低腔】 31.北雁南飞《钗头凤》唐蕙仙[旦]唱【七字仔低腔】 32.债主逼债来讨钱台湾歌仔戏《运河奇案》唱段【七字仔哭】 33.水鸡跌落深古井闽南俗谣【七字仔哭】 34.越州才返抚州门《山伯英台》山伯[生]唱【七字仔清板】 35.信上倾诉肺腑言《山伯英台》山伯[生]唱【七字仔清板】 36.灭活口 害旗牌《边关审子》史华[生]唱【七字仔流水板】 37.许仙做人太薄幸《白蛇传》白素贞[旦]唱【七字仔流水板】 38.血淋漓 淌不尽《琴剑恨》申雪贞[旦]唱【七字仔快板】 39.二八三七四六定《山伯英台》英台[旦] 山伯[生]士久[丑]唱【旧式七字仔】 40.锦衣穀穿换布衫《陈三五娘·磨镜》陈三[生]益春[花旦]唱【七字仔】 41.感谢益春你好情《陈三五娘·留伞》陈三[生]益春[花旦]唱【七字仔】 42.背井离乡离爸母 (37)《孟姜女》姜女[旦]唱【七字仔】 43.一人倒下万人挺《江姐》双枪老太婆[老旦]唱【七字仔】 44.五岳崩溃三光坠《疯女传》程丽娘[苦旦]唱【七字仔连】 45.感谢小姐好情意《薛平贵与王宝钏》平贵[生]宝钏[旦]唱【七字仔连门】 46.出了雁门关《二度梅》陈杏元[苦旦]唱【七字仔反】 47.且喜御状得告准《詹典嫂告御状》林爱姑[苦旦]众朝官唱【七字仔反】 48.奸佞无端生风浪《二度梅》陈杏元[旦]梅良玉[生]唱 【七字仔哭】 49.你为何含珠不吐《生死冤家》大姐[青衣]唱【七字仔哭】 50.日间闷坐望雁归《三打状元》李连生[生]唱【七字仔哭】 51.愿死泉台与君团圆《双思钗》陈杏元[旦]唱【七字仔哭】 52.我是越州孟姜女《孟姜女》姜女[旦]唱【七字仔哭】 53.离别梁哥廿四送《山伯英台》英台[旦]唱【七字仔】 54.杨素贞在柳林一一诉禀《宋士杰》杨素贞[旦]唱【七字仔】 55.可怜我的爹娘《琼花》琼花[女]唱【七字仔】 56.天悠悠 地悠悠《白鹭女神·第二场》幕后伴唱【七字仔】 57.未开言我的珠泪满面《李三娘》李三娘[旦]老福伯[老生]唱【七字仔清板】 58.未曾开言喉先塞《狸猫换太子》李后[旦]包拯[老生]唱【七字仔清板】 59.驸马做事太不该《秦香莲》韩琪[生]秦香莲[旦]唱【七字仔清板】 60.祥云冉冉波罗天《天女散花》天女[旦]和幕后帮唱【七字仔慢板】 61.弃寒舍进张府改换门庭《麟骨床》文嫣[旦]唱【七字仔反】 62.身背羯鼓走牧场《羯鼓汉箫·第五场》幕后伴唱【七字仔变奏】 63.八角高楼娘绣房《陈三五娘》益春[花旦]唱【七字仔】 64.见断桥 桥未断《白蛇传》白素贞[旦]唱【七字仔哭清板】 65.见断桥 桥未断(二)《白蛇传》白素贞[旦]唱【七字仔哭】 66.宝镜提来落镜床《陈三五娘》陈三[生]唱【七字仔】 67.越州才返抚州门《山伯英台》山伯[生]唱【七字仔】 68.姑娘秀丽又端庄《田螺姑娘》曹大妈[老旦]唱【七字仔】 69.风和日暖花似锦《山伯英台》英台[旦]唱【七字仔反】 70.玲珑鼓声响叮当《杂货记》白玉枝[旦]唱【七字仔反】 71.宝林何必出此言《九命沉冤》宝林嫂[旦]唱【七字仔哭】 72. 山穷水尽无所依《三家福》施泮嫂[老旦]唱【七字仔哭】 (二)杂碎仔 1.一起走上台阶顶《六月雪》彩云[旦]唱【杂碎四句正】 2.老生见银《李妙惠》花婆[旦]唱【杂碎四句正收尾】 3.人若急心很快老《白蛇传》李公甫[生]唱【双数小节杂碎仔】 4.三人被押做一群《陈三五娘》众唱【单数小节杂碎仔】 5.三人被押一路来【陈三五娘】众唱【叠板四句连杂碎仔】 6.为女难《六月雪》彩云[旦]唱【早期杂碎仔】 7.听见我囝啊啊哮《白崩记》金花[旦]唱【长短句杂碎仔】 8.她有囝免苦无媳妇《安安寻母》庞氏[旦]唱【长短句杂碎仔】 9.鸡仔囝离母会啼哭《安安寻母》安安[生]唱【叙述性杂碎仔】 10.小姐若是无爱我《秦雪梅》商琳[生]唱【抒情性杂碎仔】 11.他要我改嫁早已定《李三娘》李三娘[旦]唱【杂碎仔】 12.阿爹积下钱财多《李三娘》忠信[生]唱【中管杂碎仔】 13.恁商辂书不读《训商辂》孔乙己[生]唱【十一字句杂碎仔】 14.楚琼芳骂一阵《惜分飞》苏轼[生]唱【杂碎仔】 15.日月飞奔《状元与乞丐》幕后帮唱【新杂碎仔】 16.莲步行来帘珠帘边《六月雪》窦娥[旦]唱【早期杂碎仔】 17.有听见小儿声啼哭门口《断机教子》秦雪梅[旦]唱【十字句杂碎仔】 18.破衫破裤成油衣《王莽篡汉》温梨花[旦]唱【早期杂碎仔】 19.看见师傅行做前《六月雪》彩云[旦]唱【早期杂碎仔】 20.莲枝拆断会牵丝《陈三五娘》五娘[旦]唱【杂碎仔四句连】 21.爹爹在世为七品《战地啼冤》选曲【杂碎仔四句连】 22.冤家身死罪挂重《李妙惠》妙惠[旦]唱【杂碎仔四句连】 23.清早起来天大光《荔镜传》选曲【杂碎仔四句连】 24.西湖山水像旧时《白蛇传》白素贞[旦]唱【杂碎仔长短句】 25.小姐若是无爱我《秦雪梅》商琳[生]唱【杂碎仔长短句】 26.天乌地暗看无路《三家福》苏义[生]唱【杂碎仔长短句】 27.心头一阵酸又冷《李妙惠》白金花[旦]唱【十一字句杂碎仔】 28.谢启欢喜笑咳咳《李妙惠》谢启[生]唱【杂碎四句正】 29.你不是 你不该《李妙惠》谢启[生]唱【长短句杂碎仔】 30.仙界与恁凡间不相同潮和堂说唱本《白蛇传》唱段【叙述性杂碎仔】 31.侄女你不免怨恨《钗头凤》陆母[老旦]蕙仙[旦]唱【叙述性杂碎仔】 32.摇动轻身入云霄《白蛇传》白素贞[旦]唱【杂碎仔快板】 33.虎吼狼叫声声紧《琴剑恨》李文昌[生]唱【杂碎仔快板】 34.他又一次露马蹄《边关审子》贞云[旦]史华[生]唱【杂碎仔散板】 35.我昨夜五百块排在这所在《加令记》有记[老生]范妻[老旦]小二[生]唱【十一字句杂碎仔】 36.去年一战你被擒《边关审子》贞云[旦]唱【杂碎仔流水板】 37.七月十四到三更《陈三五娘》陈三[生]五娘[旦]益春[花旦]唱【杂碎仔】 38.我等三年望六冬《陈三五娘》陈三[生]益春[花旦]唱【杂碎仔】 39.鸳鸯群 鸾凤双《白蛇传》青蛇[武旦]许仙[生]唱【杂碎仔】 40.手捧血书鲜血滴《薛平贵与王宝钏》薛平贵[老生]唱【杂碎仔】 41.托梦到妻前《薛平贵与王宝钏》宝钏[旦]唱【杂碎仔】 42.好马不吃回头草《薛平贵·击掌》宝钏[旦]唱【杂碎仔】 43.意朦胧昏沉沉《劈山救母》圣母[旦]唱【杂碎仔】 44.花开易见落难寻《红楼梦·葬花》黛玉[旦]唱【杂碎仔】 45.铁马山上山摇地动《疯女传》郭明娥[武旦]唱【杂碎仔】 46.森林内还有你的歌声响《江姐》蓝洪顺[武生]唱【杂碎仔】 47.飞禽走兽让你惊走《劈山救母》刘彦昌[生]唱【杂碎仔】 48.野渡燕穿杨柳雨《劈山救母》圣母[老旦]灵芝[花旦]唱【杂碎仔】 49.何去何从《柴夫人》柴夫人[武老旦]唱【散板杂碎仔】 50.相对无言难启口《江姐》江姐[旦]婆[武老旦]唱【新旧杂碎仔混唱】 51.浓烟迷雾吹散尽《柴夫人》柴夫人[武老旦]唱【新杂碎仔】 52.一马离了西凉界《薛平贵与王宝钏》薛平贵[老生]唱【杂碎仔】【思想起】 53.清水塘边看鸳鸯《山伯英台》英台[旦]山伯[生]唱【杂碎仔】 54.你好比飞蛾投火不自量《荒江秋月》徐继祖[生]唱【杂碎仔】 55.为了肖氏此案情《青竹丝》提中[老生]唱【杂碎仔】 56.一轮明月透窗帘《文昭关》伍子胥[老生]唱【杂碎仔】 57.愁对菱花眼流泪《血手印》王金鸾[旦]唱【杂碎仔清板】 58.更漏催 月影斜《羯鼓汉箫》月皎[旦]唱【杂碎仔】 59.夺神鼓拼生死断我三指《羯鼓汉箫》石虎[二花]唱【反管杂碎仔】 60.雁鸣破长空《羯鼓汉箫》石勒[武生]唱【新杂碎仔】 61.记得你我三年前《山伯英台》英台[旦]唱【长短句杂碎仔】 ······
展开全部

歌仔戏 相关资料

本套书的亮点,除了它将有利于海峡两岸民间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之外,它是具有工具书与教科书性质的大型图书。它从民俗学的角度,把几个不同类型的音乐形式组合在一起,即把原来大家所熟知艺术分类中戏曲、曲艺、民歌、舞蹈音乐统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大概念下,突出其民俗性、民间性、遗产性以及*重要的音乐性,因此,我们在这套丛书中,可以看到戏曲类的“闽剧”“莆仙戏”“歌仔戏”“高甲戏”“梨园戏”等,可以看到曲艺类的“南音”“十番”“伬艺”“北管”“南词”等,可以看到民歌类的“畲族民歌”“锦歌”“东山歌册”,也可以看到舞蹈音乐类的“拍胸舞”。同时,这套书还能做到经典性,因为具有了这个属性,它才能具有教科书的特质,比如,戏曲类所选录的地方戏剧选段时,尽量以经典剧目为主,如莆仙戏的《春草闯堂》、闽剧的《贻顺哥烛蒂》、高甲戏的《桃花搭渡》、歌仔戏的《三家福》,从中可窥见一斑。 ——周凯模(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教授) 对于这套书,我尤为看重的,是它以整理福建省传统民间音乐方式来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互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在两岸关系日趋复杂的今天,对台交流工作不可以放松,在官方渠道不畅的情况下,我们要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让它持续深入,那么,通过两岸的传统戏曲、曲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等载体,是一种让两岸交流无障碍地继续下去的可行途径。福建与台湾“五缘”相通,两岸民众对这些传统民间音乐形式,特别是南音、歌仔戏、锦歌等等都是耳熟能详的,而且在文化层面上也互相认同。因此,此项目的*优势是:福建与台湾在传统戏曲、曲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项目的自然交流无处不在,这是其他省份无法做到的。因此,通过这套书,让台湾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分享大陆的学术成果,参与到福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这是一件可以做到,也能做好的双赢之事,意义相当重大。 ——袁勇麟(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歌仔戏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王州,音乐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音乐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多年,主要方向为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两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独立与合作著作多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独立研究成果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次。参与研究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王州,音乐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音乐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多年,主要方向为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两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独立与合作著作多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独立研究成果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次。参与研究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 作者简介叶清海,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任职于福建省文化厅音乐工作室,福建省艺术馆副馆长、研究员。在全国和省级获奖和发表的音乐作品或论文60余首(篇),歌曲《风啊,故乡的风》、器乐曲《龙江情怀》获全国民间音乐比赛创作二等奖、优秀奖。牛角胡独奏曲《归根谣》福建电视台专录播放。歌曲《前进!新长征的青年大军》编入上海市中学音乐课本。编纂的艺术科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及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福建卷》均获编纂成果一等奖。个人曾荣获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联合授予的突出贡献奖,国家文化部授予的“特殊贡献个人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