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每天一堂人文常识课

每天一堂人文常识课

作者:译夫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10.8(2.7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21.5(5.4折)定价  ¥3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每天一堂人文常识课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8057351
  • 条形码:9787518057351 ; 978-7-5180-5735-1
  • 装帧:7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每天一堂人文常识课 本书特色

人文是人类创造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 明的结果。人文的范围很广泛,它包括人创造的一切东西, 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除了自然之外的一切都是人文,人文 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每天一堂人文常识课》是一本浓缩了中华人文精华的读本,从常识趣闻、 远古传说、宫廷文化、风俗文化、节日文化等方面选取知识 点汇编成一道人文盛宴,内容充实丰富,带领我们步入中华 文化的殿堂,从而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中华人文知识,提升自身文化素质。

每天一堂人文常识课 内容简介

人文是人类创造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 明的结果。人文的范围很广泛,它包括人创造的一切东西, 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除了自然之外的一切都是人文,人文 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每天一堂人文常识课》是一本浓缩了中华人文精华的读本,从常识趣闻、 远古传说、宫廷文化、风俗文化、节日文化等方面选取知识 点汇编成一道人文盛宴,内容充实丰富,带领我们步入中华 文化的殿堂,从而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中华人文知识,提升自身文化素质。

每天一堂人文常识课 目录

第1章 姓氏称呼 001 家谱——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002 “赵”为什么在百家姓中名列** 002 不可思议——“难”“老”“死”竟然是姓氏 003 在古代“姓”和“氏”的区别在哪里 003 什么是乳名 004 古代女人为什么婚后随夫姓 005 母系社会的姓氏是怎样的 005 “家严”“家慈”分别是什么代称 006 “令堂”指的是何人 006 “贱内”这一称呼反映了什么 007 “老婆”这一称呼何时而来 007 “妯娌”是什么关系 008 “伯、仲、叔、季”之间的长幼顺序是什么 009 媒婆又有哪些称呼 009 为何古代皇帝被奉为“天子” 010 “万岁”为何是皇帝的专用名词 011 皇帝何以自称 011 皇太后为何自称“哀家” 012 “宰相”这一称呼来源于何时 012 同为皇帝女儿,为何有格格与公主不同的称呼 013 “唐太宗”这一称谓由何而来 014 刘季是谁 014 你知道“韩愈,字退之”的由来吗 015 “孟姜女”这一名字如何解释 016 第2章 宫廷文化 017 皇帝为何被称为“九五之尊” 018 皇帝结婚为何“大婚” 018 皇帝龙袍为何是黄色的 019 故事皇帝“七十二嫔妃”是真的吗 020 “皇陵”这一称呼起源于何时 020 如何从官服看出官级 021 古代“士大夫”的含义是什么 022 “秘书”在古时是何意 022 “道台”官居何位 023 “洗马”是什么官职 023 古代刑法“几十大板”为什么通常只打屁股 024 “午时三刻行刑”有什么讲究 024 “国子监”是什么样的学府 025 “社稷”一词为何意 025 《尚书》的内容大致是什么 026 “八股文”从而来 026 考试制度中的“三元”是什么 027 誓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哪里 028 “打油诗”起源于何时 028 “五服”具体指什么 029 “问斩”为什么非要秋后这个时间 030 重振旗鼓为什么说“东山再起” 030 第3章 远古传说 033 人类祖先真的是女娲吗 034 “后羿射日”真的存在吗 034 “妖精”一词的由来是什么 035 王母娘娘真的长生不老吗 036 八仙过海中的“八仙”具体指谁 036 彭祖到底活了多少岁 037 哪吒是谁 037 格萨尔王是谁 038 鲁班是历史上的真人吗 039 妲己与筷子的故事 039 刘三姐是谁 040 “伯奇劳乎”的故事由来 041 “双抛桥”的故事 041 “孟姜女哭倒长城”是真人真事吗 042 “闭月羞花”原是形容哪位女子 043 “沉鱼落雁”说的是谁 044 “高山流水”的故事 044 马头琴的动人传说 044 梁祝化蝶,为什么会化成蝴蝶 045 《白蛇传》有什么深层含义 046 八卦究竟是谁发明的 047 地狱反映了什么 047 鼠为何居于十二生肖之首 048 第4章 名人轶事 049 “座右铭”故事的来源 050 曹操为什么会被称为乱世枭雄 051 曹操一生没有代汉自立有什么原因 051 神医华佗是怎么死的 052 屈原为何被流放 053 犯颜直谏的魏征 054 东方朔是谁 055 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 055 司马相如是谁 056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057 李贺是谁 057 诗圣杜甫的生平 058 “花间派”鼻祖——温庭钧 059 “白衣卿相”—— 一生穷困潦倒的柳永 059 爱国诗人陆游的一生 060 豪放派词人——辛弃疾 061 戏剧大家马致远的创作风格 061 王安石——对宋诗的发展影响较大 062 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李清照 063 “苏小妹”是谁 064 骆宾王的故事 065 “李白”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 065 李白是怎么死的 066 苏秦和张仪分别是谁 067 项羽究竟为何兵败 068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究竟是为什么 068 刘勰的故事 069 第5章 趣味语言 071 “五福临门”中的“五福”指什么 072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中的“东海”和“南山”分别指的是哪里 072 “有眼不识泰山”的“泰山”是今天的山东泰山吗 073 “员外”这个词为何是土财主的代名词 074 单身汉“王老五”名称的由来 074 “磨洋工”这一说法是怎么来的 075 卖“关子”的古时含义是什么 076 “纸老虎”*早是谁使用的 076 说大话为什么叫“吹牛皮” 077 讹诈勒索别人为什么叫“敲竹杠” 077 “碰瓷儿”这一说法是怎么来的 078 杀鸡儆猴——鸡与猴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吗 079 “破天荒”这一说法是怎么来的 079 记不住他人说的话为什么叫“耳边风” 080 “狗腿子”的故事 080 为何“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 081 第6章 风俗文化 083 本命年真的灾难多吗 084 “本命红”真是为了辟邪吗 084 福相“天庭饱满”是怎么来的 085 虚岁和周岁的区别 086 古代结婚的步骤是怎样的 086 “交杯酒”是婚礼习俗吗 087 回门有什么含义 088 “红喜蛋”的习俗 089 保安族的婚礼习俗你知道吗 089 “义结金兰”是什么意思 090 “走马灯”指的是什么 090 财神具体指哪些神灵 091 山西人为什么要“抹黑”“抹红” 092 “走百病”的祈福活动 093 土家族人是如何招待贵宾的 093 在云南,鸡蛋的特殊卖法你知道吗 094 “打牙祭”是什么意思 094 第7章 古代哲学 095 中国哲学先锋——老子 096 “合二为一”这一朴素的辩证观点是怎样的 097 “小国寡民”是怎样的社会图像 097 “无为而治”的思想是怎样的 098 “道生万物”是怎么实现的 098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099 柳宗元认为“元气”是物质的客观存在 100 范缜认为形与神不能分离 100 庄子——逍遥自在的人生观 101 庄子对于人生的看法 101 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齐物”与“齐论” 102 “君君臣臣” 的思想是怎样的 102 “井底之蛙”与“东海之鳖”分别是什么意思 103 “拈花微笑”是什么意思 104 庖丁解牛的故事 104 庄子的生死观——天地间*快乐之事莫过于死 105 庄子对 “生死”是如何理解的 106 墨子——“兼爱”与“非攻” 107 孔子是如何谈论忠诚与孝道的问题的 108 荀子的性恶论具体是怎样的 108 “朴素辩证法”是谁提出的 109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 110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110 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 111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 111 “天神体系”是怎样的体系 112 第8章 节日文化 113 中国人为什么把春节叫过年 114 古时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 114 古代人什么时候开始放爆竹 115 古人拜年习俗 116 春节贴门神的作用是什么 116 “社火”是什么 117 年糕的习俗你知道吗 118 什么时候开始有彩灯 118 “寒食节”的由来你知道吗 119 清明节插柳枝真的能辟邪吗 120 祭奠祖先为何选在清明节 120 端午节又被称为什么 121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什么 122 同时吃粽子,在不同地方有何不同 122 “六月六”为什么都要晒东西 123 “七夕”的由来 124 中元节的节日意义是什么 124 中秋与月亮之间的关系 125 中秋节的另外称呼是什么 125 重阳节的由来 126 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126 重阳节的古时地位很重要吗 127 我国*早的教师节是什么时候 127 “腊月”这一名称的起源 128 二十四节气中*寒冷的节气是哪一个 128 什么是过小年 129 “除夕”的由来 129 祭龙节的传说 130 第9章 饮食起居 133 火锅的由来 134 “涮羊肉”的故事 135 “花雕酒”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135 驴肉到底有多美味 136 油条又被称作什么 136 东坡肉的来历 137 “逍遥鸡”的故事 137 为什么北方人偏爱饺子 138 川菜的由来 139 湘菜是怎么发展的 139 “京八件”指的是哪些 140 北京烤鸭为何名震海内外 141 古人的炊具是什么 142 古代人去污用什么 142 酒器有哪些 143 行酒令的发展你知道吗 144 茶起源于哪里 144 一日三餐是怎么发展变化而来的 145 冬至人们的食物都是哪些 145 唐代人的建筑用料是什么 146 古代大门前为何要摆放石狮 147 古代受欢迎的家具类型有哪些 147 你知道塌和床的区别吗 148 北方人的“床”是怎样的 149 古代马桶是怎么样的 149 古代人是怎么刷牙的 150 古代人的镜子是怎么样的 150 古代女子用什么化妆 151 雨伞的来历 151 第10章 交通商业 153 古代也有“高速公路”——秦直道 154 “马路”是怎么由来的 154 驿站——在古代运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155 “木牛流马”真的存在吗 156 “狗拉爬犁”——黑龙江沿江地区常用的交通工具 156 独轮车是谁发明 157 京杭大运河 157 船舶是怎样发展的 158 四大古桥指哪些 159 古代商人的地位 160 “商人”的称呼是从何而来的 161 纸币的由来 161 中国*早的钱币始于何时 162 “飞钱”指的是什么 162 纸币的出现在什么时候 163 古代也有假币吗 163 古代*早的金融机构——典当行 164 古代的银行——钱庄 165 “腰缠万贯”是什么意思 165 工资在古代是怎么被称呼 166 盘缠是什么意思 166 旅游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成为经济事业的 167 第11章 服饰知识 169 兽皮制作衣服,你听说过吗 170 古代不同的衣服有不同的名称 170 蚕丝的发现 171 明朝的服饰制度是怎样的 172 龙袍是皇帝的专属吗 172 乌纱帽一开始就是官位的标志吗 173 “衣冠禽兽”的*初含义是什么 173 古代帽子和冠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174 清代文官与武官的服饰区别在哪 174 中国,“白色”的含义是什么 175 “胄”是一种什么样的衣服 175 古代女人为何偏爱长裙或长袍 176 旗袍*初出现于什么时候 177 石榴裙的由来 177 “唐装”的服饰特点 178 唐代与众不同的审美观——以胖为美 178 古代人的内衣是什么样的 179 古代人的袜子怎么穿 180 “三寸金莲”是怎么由来的 180 古代女子婚礼的嫁衣是怎样的 181 女子婚否如何从装束上分辨 182 古代耳环是怎样的 182 古代和尚是怎么穿衣打扮的 183 第12章 古代文学 185 《山海经》的内容大致是什么 186 《礼记》为儒家经典 187 《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187 “春秋三传”分别指什么 188 《左传》——现存*早的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189 《汉书》——**部纪传体断代史 189 《资治通鉴》——中国**部编年体史书 190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90 元杂剧四大爱情悲剧分别是什么 191 《西厢记》——尊为“春秋” 192 《儒林外史》——现代讽刺文学的先河 193 四大类书分别指什么 193 四大名著 194 《三国演义》——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195 《永乐大典》——中国*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 195 《四库全书》和《永乐大典》有何联系 196 《文心雕龙》——中国古代**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著作 197 《陋室铭》 197 《窦娥冤》——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 198 “乐府双壁”具体指的是什么 198 “三言二拍”分别指什么 199 通假字和假借字 199 千古绝唱——《长恨歌》 200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200 第13章 古代天文 203 《甘石星经》——世界天文史上*早的记录 204 《黄历》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籍 205 万年历——我国古代传说中*古老的一部太阳历 205 古人常用的计时法 207 阴历与阳历分别是怎样的 207 夏历是什么 208 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意义 208 闰月是什么 209 月令是什么 210 “天狗食日”是什么现象 211 “九天”指什么 212 北斗星的命名方式你知道吗 212 魁星的传说 213 12生肖的传说 214 猫为何不在12生肖之列 214 “三才”分别指什么 215 “四象”分别指什么 216 文曲星主管什么 216 “流星”的*早记载 217 “黄道吉日”是什么意思 217 日晷是什么 218 漏刻——古代计时工具 218 仰仪—— 一种天文观测仪器 219 浑仪—— 一种天文观测仪器 219 地动仪的发明者是谁 220 参考文献 222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