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四个全面200问

四个全面200问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4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31.5(7.0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四个全面200问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6094917
  • 条形码:9787216094917 ; 978-7-216-09491-7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四个全面200问 内容简介

  《“四个全面”200问》将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一系列重要决定和政策性文件为基础,围绕“四个全面”提炼出200个问题并进行回答,尽量做到全面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以帮助广大读者深入理解"四个全面”的深刻内涵。该书除总篇外,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篇”“全面深化改革篇”“全面依法治国篇”“全面从严治党篇”等四个分篇。

四个全面200问 目录

总篇
1.什么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是什么?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中国梦的关系是什么?
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系是什么?
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的关系是什么?
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四个伟大”的关系是什么?
9.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篇
10.什么是小康?
1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怎样提出来的?
12.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全面”?
13.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什么?
1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15.为什么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中具有总揽全局的地位?
16.决胜全面小康阶段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7.决胜全面小康阶段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18.什么是经济新常态?
19.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0.什么是“双倍增计划”?
21.实现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2.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23.什么是创新驱动战略?
24.实现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5.什么是新型城镇化?
26.什么是京津冀一体化战略?
27.中央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8.什么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29.什么是蓝色经济和海洋战略?
30.实现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1.实现开放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2.什么是“一带一路”倡议?
33.实现共享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政治建设层面的主要目标和举措是什么?
35.如何有序扩大公民政治参与?
36.如何深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37.如何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3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文化建设层面的主要目标和举措是什么?
39.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0.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1.什么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42.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4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民生建设层面的目标和举措是什么?
44.什么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
全面从严治党篇
展开全部

四个全面200问 节选

  《“四个全面”200问》: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有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治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