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1-01
开本: 29cm 页数: 13,274页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58.0(7.9折) 定价  ¥20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 版权信息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 本书特色

本指南有两个主要目标。首先,旨在为参与捐献和移植人体器官的所有专业人员提供健全的信息和指导,优化这些复杂程序的质量并降低风险。其次,本指南反映了人体器官捐赠和移植所要考虑的伦理原则和准则。本指南有两个主要目标。首先,旨在为参与捐献和移植人体器官的所有专业人员提供健全的信息和指导,优化这些复杂程序的质量并降低风险。其次,本指南反映了人体器官捐赠和移植所要考虑的伦理原则和准则。本指南有两个主要目标。首先,旨在为参与捐献和移植人体器官的所有专业人员提供健全的信息和指导,优化这些复杂程序的质量并降低风险。其次,本指南反映了人体器官捐赠和移植所要考虑的伦理原则和准则。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 内容简介

本指南有两个主要目标。首先,旨在为参与捐献和移植人体器官的所有专业人员提供健全的信息和指导,优化这些复杂程序的质量并降低风险。其次,本指南反映了人体器官捐赠和移植所要考虑的伦理原则和准则。本指南有两个主要目标。首先,旨在为参与捐献和移植人体器官的所有专业人员提供健全的信息和指导,优化这些复杂程序的质量并降低风险。其次,本指南反映了人体器官捐赠和移植所要考虑的伦理原则和准则。本指南有两个主要目标。首先,旨在为参与捐献和移植人体器官的所有专业人员提供健全的信息和指导,优化这些复杂程序的质量并降低风险。其次,本指南反映了人体器官捐赠和移植所要考虑的伦理原则和准则。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 目录

**章 简介 1.1 本指南的范围和目的 1.2 欧洲器官移植委员会、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和欧洲委员会 1.3 捐献和移植的一般原则 1.3.1 移植的风险和益处 1.3.2 器官捐献和移植的过程 1.3.3 卫生当局和(或)国家移植组织 1.3.4 捐献协调员的核心作用 1.4 伦理思考 1.4.1 知情同意 1.4.2 利益冲突 1.4.3 捐献和移植的财务方面 1.4.4 获得平等的移植机会 1.4.5 捐献的公平性 1.4.6 匿名 1.4.7 器官捐献与移植的公开透明机制以及对个人权利的保护 1.5 实践建议和规章 1.5.1 欧洲委员会 1.5.2 世界卫生组织 1.5.3 欧盟 1.5.4 其他组织和协会 第二章 潜在器官捐献者的识别和转介 2.1 引言 2.2 根据死亡判定标准确定逝世后捐献者类型 2.3 逝世后器官捐献的过程:WHO的临床路径 2.3.1 可能的逝世后器官捐献者 2.3.2 潜在的逝世后器官捐献者 2.3.3 合格的逝世后器官捐献者 2.3.4 实际的逝世后器官捐献者 2.3.5 (器官)利用的逝世后器官捐献者 2.4 可能的器官捐献者的识别和转介 逝世后器官捐献者识别和转介的临床介入标志 2.5 培训和教育 2.6 质量控制体系 2.7 结论 第三章 死亡判定的神经学标准 3.1 引言 3.2 脑死亡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3.3 脑死亡的临床诊断 3.3.1 临床检查的先决条件 3.3.2 临床检查 3.3.3 观察期 3.4 脑死亡诊断的确认试验 3.4.1 脑血流量检测 3.4.2 电生理检测 3.4.3 其他仪器测试 3.4.4 特殊情况 3.5 婴儿和儿童的脑死亡诊断 3.6 脑死亡诊断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逝世后器官捐献的同意/授权 4.1 引言 4.2 器官和组织捐献的同意或授权 4.2.1 法律“同意”制度 4.2.2 在其他情况下确定捐献同意 4.2.3 明确同意逝世后组织捐献 4.2.4 实际捐献前的知情同意书 4.2.5 同意非居民的逝世后捐献 4.3 与潜在器官捐献者的家属约谈 4.3.1 理解家属对噩耗的情绪反应 4.3.2 安排约谈 4.3.3 确认家属理解 4.3.4 与人体组织捐献者家属约谈 4.4 与家属沟通 4.5 专业人员沟通培训 4.6 结论 第五章 脑死亡后潜在捐献者的管理 5.1 引言 5.2 脑死亡诱发的病理生理变化 5.3 监测和目标参数 5.4 重要并发症 5.4.1 低血容量引起的低血压和补液治疗 5.4.2 中枢性尿崩症和内分泌管理 5.4.3 持续性低血压和血管加压药物的使用 5.4.4 低钾血症/高钠血症 5.4.5 低体温和体温调节异常 5.4.6 脊髓自主神经失调和活动 5.4.7 肺保护治疗和通气 5.4.8 器官移植期间的凝血功能 5.5 结论 第六章 逝世后器官捐献者及器官的鉴定 6.1 引言 6.2 逝世后器官捐献者的综合评估 6.2.1 病史和行为史 6.2.2 体检 6.2.3 临床数据 6.2.4 实验室检查 6.2.5 其他补充测试 6.3 器官获取期间的检查 6.4 获取后检测 6.5 有助于受者分配的检查 6.6 结论 第七章 捐献者及器官的评估和选择标准 7.1 引言 7.1.1 捐献者疾病传播风险的等级评估 7.1.2 移植物质量下降的风险评估 7.1.3 与捐献者或器官评估无关的风险 7.2 一般捐献者选择标准 7.3 器官选择标准 7.3.1 供肾相关选择标准 7.3.2 肝脏选择标准 7.3.3 心脏选择标准 7.3.4 供肺选择标准 7.3.5 胰腺选择标准 7.3.6 肠选择标准 7.3.7 血管复合同种异体移植物 7.3.8 组织和细胞特异性选择标准 7.4 捐献者和器官文件记录 7.4.1 捐献者信息表 7.4.2 器官报告表 7.4.3 捐献者样本档案 7.5 结论 第八章 感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 8.1 引言 8.2 病史和行为风险评估 8.3 器官捐献者感染的基本筛查 8.4 病毒感染 8.4.1 器官捐献者病毒感染的基本筛查 8.4.2 特异性病毒感染 8.5 细菌感染 8.5.1 急性感染 8.5.2 细菌性脓毒症、脑膜炎、心内膜炎和骨髓炎 8.5.3 肺部感染 8.5.4 泌尿道感染 8.5.5 多重耐药细菌 8.5.6 结核 8.5.7 其他细菌感染 8.6 真菌感染 8.7 寄生虫、原生动物和线虫 8.7.1 疟疾 8.7.2 查加斯病 8.7.3 棘球蚴病 8.7.4 蠕虫:线虫、吸虫、绦虫 8.8 朊病毒相关疾病 8.9 各种病原体引起的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 8.10 血清学筛查的缺陷 8.10.1 意外结果 8.10.2 血液稀释和待测样本的质量 8.10.3 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 8.10.4 心跳停止后抽取的血样 8.10.5 从新生儿采样 8.10.6 地域限制 8.11 预警方法与追踪 8.12 器官受者的预防策略 第九章 肿瘤性疾病的传播风险 9.1 引言 9.2 检测和评估捐献者恶性肿瘤的一般建议 9.2.1 捐献者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 9.2.2 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 9.2.3 影像学检查 9.2.4 器官获取期间捐献者的器官检查 9.2.5 组织病理学检查 9.3 减少肿瘤传播的总则 9.3.1 转移风险和注册数据 9.3.2 转移风险评估 9.3.3 循环肿瘤细胞 9.4 实体器官肿瘤 9.4.1 基底细胞癌 9.4.2 胆道癌 9.4.3 乳腺癌 9.4.4 原位癌和胰腺上皮内瘤变 9.4.5 绒毛膜癌 9.4.6 结肠直肠癌 9.4.7 胃癌 9.4.8 胃肠道间质瘤 9.4.9 肝癌 9.4.10 肺癌 9.4.11 恶性黑色素瘤 9.4.12 非黑色素瘤皮肤癌 9.4.13 神经内分泌肿瘤 9.4.14 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肝癌和胆管癌 9.4.15 口咽癌 9.4.16 卵巢癌 9.4.17 胰腺癌 9.4.18 胰腺上皮内瘤变 9.4.19 副神经节瘤 9.4.20 嗜铬细胞瘤 9.4.21 前列腺癌 9.4.22 肾细胞癌 9.4.23 肉瘤 9.4.24 皮肤鳞状细胞癌 9.4.25 甲状腺癌 9.4.26 尿路上皮癌 9.4.27 子宫和子宫颈癌 9.5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9.5.1 白血病、淋巴瘤、浆细胞瘤和意义不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9.5.2 骨髓增生性肿瘤 9.6 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肿瘤 9.7 中枢神经系统特定肿瘤的检查 9.7.1 神经外胚层肿瘤 9.7.2 其他颅内原始肿瘤 9.8 怀疑器官受者发生肿瘤转移 9.8.1 总则 9.8.2 当怀疑恶性肿瘤传播时应采取的措施 9.8.3 肿瘤组织学及捐献者和受者的基因检查 9.8.4 确认肿瘤传播后采取的步骤 9.8.5 数据报告和记录的透视图 9.9 结论 第十章 使用有其他状况和疾病捐献者器官的相关风险 10.1 引言 10.2 中毒 10.2.1 基本注意事项 10.2.2 中毒剂 10.3 遗传或先天性疾病 10.3.1 基本注意事项 10.3.2 遗传性疾病器官捐献实例 10.4 自身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反应 10.5 过敏 10.6 神经变性和脱髓鞘疾病 10.7 结论 第十一章 器官获取、保存和运输 11.1 引言 11.2 器官获取的设施、人员和设备 11.2.1 捐献协调员 11.2.2 捐献者所在医院 11.2.3 器官获取团队 11.3 多器官获取步骤 11.4 器官保存 11.4.1 用于器官灌注和保存的新技术 11.4.2 缺血时期 11.5 器官的保存和运输 11.5.1 器官保存 11.5.2 器官运输 11.5.3 器官的可溯源性 11.5.4 反馈 11.5.5 评价和监测 11.6 结论 第十二章 心死亡后器官捐献 12.1 介绍 12.2 不可控型心死亡后器官捐献 12.2.1 潜在捐献者的发现和转介 12.2.2 捐献者的转运 12.2.3 死亡的确定 12.2.4 器官原位灌注和获取 12.2.5 腹腔器官灌注 12.2.6 肺灌注方法 12.2.7 知情同意和授权程序 12.2.8 捐献评估 12.2.9 器官特异性评估标准 12.3 可控型心死亡后器官捐献 12.3.1 撤除生命维持治疗 12.3.2 识别潜在捐献者 12.3.3 知情同意和授权 12.3.4 终止治疗前与终止治疗后的处理 12.3.5 死亡的确定 12.3.6 器官灌注和获取 12.3.7 器官的动态连续性评估 12.3.8 器官的特异性评估标准 12.4 结论 第十三章 活体捐献 13.1 引言 13.2 活体捐献的伦理和法律 13.3 活体捐献的同意和授权 13.3.1 活体器官捐献者知情同意 13.3.2 活体捐献授权程序 13.3.3 非本国居民的活体捐献授权 13.4 活体捐肾的医疗和手术 13.4.1 活体捐肾的风险 13.4.2 捐献者的医学评价和排除标准 13.5 活体捐肝医疗和手术 13.5.1 活体捐肝的风险 13.5.2 活体肝脏捐献者的医学评估和排除标准 13.6 活体移植疾病传播风险评估 13.6.1 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 13.6.2 恶性肿瘤和其他疾病传播的风险 13.7 活体捐献者的心理评估 13.7.1 活体捐献者的心理风险及评估 13.7.2 社会评价 13.8 活体捐献者登记:监管审计 13.9 ABO血型不相容移植 13.10 结论 第十四章 生物安全性预警 14.1 引言 14.2 管理和质量 14.2.1 非严重不良反应和事件 14.2.2 投诉 14.3 不良反应 14.3.1 发现不良反应 14.3.2 管理和报告不良反应 14.3.3 调查和评估不良反应 14.4 不良事件 14.4.1 发现不良事件 14.4.2 不良事件报告 14.4.3 调查和评估不良事件 14.5 预警协调快速警报 14.6 预警沟通 14.6.1 “不谴责”文化 14.6.2 预警的经验和反馈 14.6.3 实际考虑 14.7 新发风险监测 14.8 结论 第十五章 器官捐献和移植的质量管理 15.1 引言 15.2 质量管理概述 15.2.1 ISO模型 15.2.2 JCAHO-JCI模型 15.2.3 EFQM模型 15.2.4 三个模型的比较 15.3 器官捐献和移植中的质量管理 15.4 政府和卫生机构在器官捐献和移植方面的职责:建立质量和安全的框架 15.5 器官捐献的质量管理 15.5.1 组织问题:法律框架、职能机构和专业人员 15.5.2 教育、持续培训和研究 15.5.3 捐献流程:实施操作手册 15.5.4 质量指标 15.5.5 审计、质量评估和结果 15.5.6 书面记录与登记 15.5.7 可追溯性 15.5.8 不合格案例的调查和报告:预警系统 15.5.9 风险评估和减轻 15.5.10 投诉和召回 15.5.11 办公场所、设备、材料和合同安排 15.6 器官移植的质量管理 15.6.1 组织问题:法律框架、职能组织和人员 15.6.2 教育和持续培训 15.6.3 移植过程:实施方案 15.6.4 质量指标 15.6.5 审计和质量评估 15.6.6 书面记录和登记,可追溯性,预警系统,风险评估和减轻,投诉和召回及资源管理 15.7 结语 附录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