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我们内心的冲突

我们内心的冲突

出版社:应急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233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9.4(7.0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我们内心的冲突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2068783
  • 条形码:9787502068783 ; 978-7-5020-687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我们内心的冲突 内容简介

你是真的喜欢某人,还是觉得应该喜欢他就自以为喜欢上了他? 看到亲人离世,你是真的感到悲伤,抑或只是习惯性地表达哀悼? 你是真的希望成为某种人,还是仅仅因为这种人受人尊敬且收入丰厚? …… 本书指出,由于深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总是与我们想成为的人背道而驰,于是产生了这些足以主宰我们人生的内心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我们不但自欺欺人地虚构了各种“理想化意象”,通过“外化”把责任推给他人,还基于不同的性格倾向发展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防御策略:顺从型选择了亲近他人、对抗型选择了抗拒他人、疏离型选择了疏远他人。但这些策略更像是精致的代偿与逃避,不但没有消除冲突,反而使我们深感恐惧、焦虑和绝望,无法真诚地投入任何关系或者工作中,觉得一切已经定型,再也不会有所好转,在糟糕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卡伦霍妮相信,人都有成长的愿望,会一直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因此,她认为,只要改变了产生冲突的条件,就能真正解决它们。本书指出了我们在被内心冲突困扰时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冲突的切实方法,让我们学会处置内心的孤独、疯狂、迷失和热爱,收获内心的完整、成熟和安宁,重建人生自信,更加勇敢而健康地活下去。

我们内心的冲突 目录

前 言_1

序 言_1

第 一 章 强烈的神经症冲突_1

第 二 章 基本冲突_13

第 三 章 亲近他人_29

第 四 章 抗拒他人_47

第 五 章 远离他人_59

第 六 章 理想化意象_85

第 七 章 外化作用_105

第 八 章 和谐假象_123

第 九 章 恐惧感_135

第 十 章 人格分裂_147

第十一章 绝望感_173

第十二章 虐待狂倾向_185

结 语 解决冲突_209


展开全部

我们内心的冲突 节选

有冲突并不等于患上了神经症,这是我首先要强调的。在生活中,人们的兴趣和信念总会有发生冲突的时候,与此类外界冲突一样,我们的内心也会时常产生冲突,这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动物的本能决定了它们的行为。在不同程度上,动物的繁衍生息等行为都取决于本能,而不受个体意志控制。然而,人类是可以做出选择的,但享受这个特权之时,人类也不得不面对由此带来的负担,那就是:必须做出选择。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意愿之间,我们必须做出取舍。比如,我们想独处,但又想有人陪同;我们想学医,但又想学音乐。有时,冲突存在于我们的意愿与义务中。比如,我们有义务帮助陷入困境的人,但我们的意愿却是与情人约会;对别人的想法,我们既想赞成又想反对,因而会陷入左右为难的处境。此外,冲突还体现在两种价值观之间。比如,在战争期间,我们的义务是冒险出征,但照顾亲人又是我们的责任。 社会的文明程度,决定了上述冲突的种类、范围以及强度等主要因素。如果文明坚守传统并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的选择权会很有限,个体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比较小。但即使这样,冲突也依然存在。不同的忠诚方式会相互矛盾;个人意愿与集体义务也会相互矛盾。相互矛盾的价值观和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在文明高速变化的阶段中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因此,我们可以选择的事物增多了,一个人必须做出选择的难度也就增加了。他可以随声附和,也可以刚愎自用;可以依赖某个组织,也可以独自隐逸;可以崇拜成功,也可以蔑视成功;可以对孩子严厉管教,也可以对孩子放任不管;可以认为男女的道德标准是不同的,也可以认为男女应该有相同的道德标准;可以认为人的情感是通过两性关系表现出来的,也可以认为人的情感与两性关系毫无关系;可以怀有种族歧视,也可以认为肤色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等等。 生活在这样的文明中,通常情况下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无疑,我们在很多方面都会遭遇冲突,但是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种状况非常令人吃惊,以至于很多冲突都得不到解决。人们通常都是任凭摆布,他们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毫不知情,不知不觉地对他人妥协或被卷入矛盾中。以上我所指的是没有患神经症的正常人。因此,在有了一个前提条件后,我们意识到了冲突的存在,并能做出相应的决策。这个前提条件是: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意愿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感情内容是什么。对于某个人,我们是真的喜欢,还是认为应该喜欢他所以就喜欢他了?如果父母去世了,我们是真正感到悲伤,还是只是出于习惯表现出悲伤?律师或医生是我们真正想要从事的职业,还是只是因为在我们看来,那种职业是拿得出手和利益较大的?我们是真的期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和独立,还是只是敷衍地表达这种意愿? 这类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想要回答却很难,尽管大多数人都意识到了,但依旧不清楚自己的真正感受和真正需求。只有在具备了一个成形的价值观后,我们才可以对那些冲突有所了解,因为冲突与信念、道德观等因素常常是有关联的。有的观念来自于他人,但未能融入自我观念里,于是很难造成冲突,也难以指导我们做出决策。在我们受到新观念的影响时,这样的旧观念就会被抛弃。如果我们把别人看重的价值观视为自己的价值观,那么,原本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冲突就不会发生了。比如,一个儿子从不怀疑他那小肚鸡肠的父亲,当他的父亲要求他从事某项职业时,即使他并不喜欢这项职业,他的内心也不会有 冲突。如果有个已婚男子爱上了一个妻子以外的女人,那么这个男子的心中就产生了冲突。在他无法确定自己对婚姻的信念时,他不会选择去面对冲突并做出决定,而是会选择一条阻力*小的路。 即使对这样的冲突有了相应的了解,我们也必须抛弃冲突中的一方面。但很少有人能够做出取舍,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感情和信念并不清楚,而且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人们在做决策时,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决策人自愿并能够对决策负责。即使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策,决策者也应当自愿承担后果,并且不会怪罪他人。决策者的想法应该是:“这是我自己做的决策,是我自己的事。” 大多数人没能达到这项要求,即具有内在的力量和独立性。我们常常羡慕那些看起来悠然自在的人,他们的内心似乎没有冲突,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深陷冲突之中。这种羡慕并不是毫无道理的。那些人可能确立了他们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或随着时间的流逝,冲突对他们的影响已经消失殆尽,他们也就没有必要去做出决策了,于是他们便拥有了一种看上去镇定自若的气质。但外表很可能只是假象,我们所羡慕的人常常会表现得缺乏热情、随波逐流,抑或是耍小聪明,实际上他们缺少面对冲突的勇气和解决冲突的能力。所以,他们并没有在主观上意识到冲突,只不过是通过投机取巧而占了便宜罢了。……

我们内心的冲突 作者简介

卡伦·霍妮(1885—1952),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与艾瑞克·弗洛姆齐名的西方当代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妮是社会心理学的倡导者之一,她相信用社会心理学说明人格的发展比弗洛伊德性的概念更适当,是精神分析学说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霍妮不仅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深刻影响了文学、文化、传记、哲学、宗教等研究领域。著有《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精神分析新法》《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和《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