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药用植物自然笔记

药用植物自然笔记

作者:周欣悦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174页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15.7(4.9折) 定价  ¥3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药用植物自然笔记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707343
  • 条形码:9787520707343 ; 978-7-5207-073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药用植物自然笔记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10岁   ★传说故事生动有趣。本书汇集大量民间中医药传说故事,包含神话、历史、奇遇、幻想,丰富孩子文化视野,感受本土文化的多姿多彩;   ★科学绘画展示药用植物艺术之美。40幅手绘药用植物美图,引导孩子了解植物细节,开启科学绘画大门;   ★药用植物小百科传递科学之真。每一种药用植物都有一段专业介绍的小百科,用科学的词汇,为孩子带来准确地道的描述,启蒙植物学兴趣;   ★专业性强。内容由科学老师和美术老师指导,并由科普专家把关,力保书的内容正确,且适合孩子阅读。   ★互动形式多样。有趣的药用植物还有许多,本书还为孩子们留下了自己做自然笔记的空间,或记录名称、或画下图画、或做个标本、或调查记录、或构思创作,做一个爱观察、爱记录、爱畅想的植物科学爱好者。

药用植物自然笔记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中医里常见的40种药用植物,观察植物形态,介绍植物知识,讲述有趣的传说故事。精选小画家的科学绘画作品,展示中医本草之美。独特的自然笔记形式,互动性强,鼓励孩子们观察记录身边的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自然笔记 目录

●全草类

蒲公英

紫花地丁

薄荷

平车前

马齿苋

灯心草

益母草

板蓝根

●种子类

酸枣仁

苍耳子

杏仁

决明子

牵牛子

车前子

●花类

玫瑰花

番红花

杭白菊

忍冬

合欢花

荷花

红景天

辛夷

●果实类

连翘

山楂

乌梅

●根类

山药

百合

大蒜

生姜

人参

何首乌

麦冬

地黄

三七

●茎叶类

合欢皮

艾叶

甘草

●全身都是宝

银杏

展开全部

药用植物自然笔记 节选

小朋友们一定听说过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刘备、关羽、张飞结拜为异姓兄弟,誓约“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三人忠肝义胆,纵横天下,匡扶汉室,他们的重情重义,更为后人所传唱。那你们听说过,两个结义乞丐的故事吗?这个故事便与紫花地丁有关。 从前,有两个叫花子,二人都是举目无亲,经常结伴沿着村镇行走,去每家每户要点饭食。二人每天一同吃,一同住,一同说话解闷,互相帮扶着,白天乞讨,晚上同宿于破庙中,渐渐就像亲人一般,于是便结拜为义兄弟。 一天,义弟手指突发疔疮,疼痛难忍,疔疮红肿发亮,眼看就要扩散开。义兄得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心想若不及时就医,手指会有烂掉的危险。他急忙带义弟出门寻医。离他们的破庙不远,有座东阳镇,那里有一家“济生堂”药铺,既治病又卖药,店里有一种治疗疔疮的药膏。可是到了药铺一问,掌柜的见是叫花子讨药,就打发了他们几个铜钱,将兄弟二人拒之门外。 无奈之下,俩弟兄离开了东阳镇。义弟疔疮已深,疼痛难忍,他们来到一片山坡地,准备歇息片刻。这时,太阳快落山了,满天霞光照在山坡上,就在他们休息的地方,有一种紫草花在夕阳下熠熠生辉。义兄心中愁苦,顺手掐了几朵放在嘴里嚼了嚼,竟然苦丝丝的,便又吐在手心里。义弟手指头难受,不住唏嘘喊疼。义兄心中不忍,忽而想起在济生堂门前,瞥见大夫治疔疮,是将一种糊糊的药泥涂抹在疮口。转念便将刚刚吐出来的花瓣糊糊,涂抹在义弟的疔疮上。一开始,义弟依旧喊疼不已,没想到过了一会儿,他的手指头感觉凉嗖嗖的,竟比刚才舒服许多。又过了一个时辰,义弟的手指头不痛了。二人兴高采烈,又采一些这种紫花带回庙中。 二人回到破庙里,将紫花捣烂,糊在疔疮上,又用紫花煮了些汤水。义弟喝了汤水,安安静静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疔疮的肿痛消去许多。过了两天后,疔疮竟奇迹般的完全好了。兄弟二人不知紫花是何名,看这种花草秸梗笔直,像-根铁钉,顶头开几朵紫花,就像一簇簇扎在泥土里的钉子,于是为它们形象地取名叫“紫花地丁”。

药用植物自然笔记 作者简介

  周心悦:中学高级教师 北京市校外教育协会理事 北京市校外教育先进个人 在从事基础教育三十余年中,注重教师团队的建设,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为学生、为教师搭建梦想的舞台。   马亮: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科普活动部主任,中国青少年宫协会骨干教师。从事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10余年,对群众性科普活动的设计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曾设计开展“播种未来科学家的种子”东城区青少年数码探科学科普实践活动,获第三十一届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