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当代苏格兰小说研究

当代苏格兰小说研究

作者:吕洪灵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30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3.7(7.9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当代苏格兰小说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98231
  • 条形码:9787010198231 ; 978-7-01-01982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当代苏格兰小说研究 本书特色

  《当代苏格兰小说研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勾勒苏格兰小说的发展轨迹,探寻苏格兰文学的历史源头,论述苏格兰小说不同时期的表现,归纳总结其发展特点和艺术特征,下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50年代的苏格兰小说创作为起点,基本上按照每十年选取一部代表作的策略,对苏格兰重要小说家的代表性作品进行解读,“反映出当代苏格兰小说创作的能量与活力”。

当代苏格兰小说研究 内容简介

该书稿从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视角,追溯苏格兰小说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与和演变轨迹。它运用共同体理论和后殖民主义批评等当代的批评范式和理论概念,以上、下篇的形式,既对当代苏格兰小说的文学发展进程和特色进行宏观性的整体评述,也通过对代表性小说家及作品的微观探析,深刻解读了当代苏格兰小说的多样性与开放性的特征。 通过史论结合的探讨,该书稿认为当代苏格兰小说蕴含了苏格兰式对立的传统因素,又融入了当代社会的种种张力元素,使其矛盾对立的传统特征更加复杂化。同时,它利用自身的特点打破视野的局限性,确立艺术创作的个性,从而在纷繁多姿的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它的发展现状进一步表明,任何地域或民族的文学创作成就不仅要拥有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也要具备广阔的视野和胸襟,在充分展现民族文学创作独特性的同时,构建开放而多样的意义空间。

当代苏格兰小说研究 目录


绪论
上篇
**章 苏格兰文学的独立性
**节 苏格兰文学发展的轨迹
第二节 苏格兰文学的独立意识
第三节 苏格兰文学研究与学科的建立
第二章 苏格兰小说发展探源
**节 历史的情怀:苏格兰小说创作的历史源头
第二节 语言的杂糅:苏格兰小说创作的民族性超越
第三节 身份的多样:苏格兰小说创作的跨文化特征
第三章 蛰伏发展期:文艺复兴至20世纪70年代
**节 文艺复兴与苏格兰式对立
第二节 高潮期开创新风的小说创作
第三节 高潮期后疏离且继承的小说创作
第四章 转折高潮期: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
**节 反思问题谋求发展
第二节 格雷与凯尔曼
第三节 洞察现实多样化创作
第五章 增强影响期:21世纪初
**节 确立经典与民族意识
第二节 延续与创新
第三节 创作的中坚力量

下篇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罗宾·詹金斯与《摘果人》
**节 微言大义的道德小说
第二节 恶与纳粹意识
第三节 道德选择与阶级意识
第四节 死亡与道德的救赎
第七章 20世纪60年代:穆丽尔·斯帕克与《布罗迪小姐的青春》
**节 爱丁堡的地理空间
第二节 信仰的选择
第三节 双重性叙事与文学的真实性
第八章 20世纪70年代:威廉·麦基尔文尼与《多彻迪》
**节 对城市工人共同体的追溯性反思
第二节 共同体关系的呈现
第三节 “默认一致”的解构
第四节 表现工人共同体精神的语言策略
第九章 20世纪80年代:阿拉斯代尔·格雷与《兰纳克:生活四部书》
**节 书写格拉斯哥
第二节 寻找身份与苏格兰社会政治
第三节 “反乌托邦”叙事的讽刺性
第十章 20世纪80年代:詹尼斯·加洛韦与《窍门是保持呼吸》
**节 双重边缘化与加洛韦“怯怯的担心”
第二节 形式符号写作与重构策略
第三节 厌食与贪食的隐喻
第四节 脆弱与保持呼吸
第十一章 20世纪90年代:欧文·韦尔什与《猜火车》
**节 消费社会边缘化语境的构建
第二节 “没有安全的自由”与共同体意识的缺失第三节 自由的游戏
第十二章 21世纪初:阿莉·史密斯与《当女孩遇见男孩》
**节 “抵制排斥”的阿莉·史密斯
第二节 与《变形记》的互文叙事
第三节 流变而开放的性别观
第四节 “我浑身都是高地肾上腺素”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附录主要苏格兰小说家姓名英汉对照表
后记
展开全部

当代苏格兰小说研究 节选

  《当代苏格兰小说研究》:  语言的多样性是与身份多样性密切相连的,苏格兰小说家多元身份的形成和表现直接影响了当代苏格兰小说家的创作。一般说来,民族文学的一个显著标志也许就是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民族作家群,这些作家一般都应具备相对确定的民族身份,也就是说苏格兰小说创作应该由苏格兰作家群的创作所构成。然而,苏格兰特殊的历史文化构成导致了苏格兰小说创作群体的集体身份创伤感,也增强了小说家个体身份的多元性和创作的跨文化特征,促进了苏格兰小说创作走向世界。  苏格兰作为国家来说,缺乏合法性,但作为曾经独立的民族来说,国家的概念又深入苏格兰民众的心理。这一状态使得苏格兰人无论在生活还是艺术方面对于国家民族身份问题都非常敏感。就当代苏格兰小说家本身而言,他们生活在新的时代,但多重身份问题可以说是生来有之,无法磨灭。苏格兰作家们对此不无认知,史蒂文森在1883年就说过:“苏格兰无法界定;除了在地图上它没有统一性。”①无法界定的说法并不夸张,我们知道,苏格兰的基因有点像鸡尾酒,是混合而成的。历史上主要是皮克特人②与斯科特人的争斗融合形成了苏格兰人,而古不列颠人、盎格鲁一撒克逊人、斯堪的纳维亚人等都曾是这个民族的形成元素,日后与英格兰持久的聚分两相难的格局更让难以界定的身份意识深入苏格兰作家的创作中来。  苏格兰人与爱尔兰、威尔士人同宗,有着古罗马时代凯尔特人的基因。公元前,凯尔特人大举从欧洲迁入苏格兰地区,与当地的皮克特人分住同一块土地。5世纪,凯尔特族讲盖尔语的斯科特人从爱尔兰进入苏格兰地域,苏格兰此后出现了四个各自为政的小王国:西部的达尔里阿达国(Dalriada in the West),北部的皮克特国(Pictland to the North),西南部的斯特拉斯克莱德国(Strathclyde in the South-West)和东南部的洛锡安国(Lothian in the South-East)。在9世纪肯尼斯·麦克艾尔平(KennethMacAlpin)统一了皮科特人与斯科特人建立了苏格兰国,继位者邓肯一世(Duncan I,1034)降服一众小王国,将苏格兰的疆域大致扩展到如今的范围。他们虽然有自己的部落甚至是极小规模的王国,但外族接连的侵略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冲击。后来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连绵不断的冲突和战争融合使得文化身份问题更为纠结也更为突出。在不断的对抗融合中,苏格兰长期处于相对弱势被统治的地位。因而,对于联合王国属下的苏格兰小说家们来说,民族纷争带来强烈的身份不确定感和多元化。有的小说家对自己的文化归属很是介意,苏格兰小说家还是英国小说家的称呼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很多。此外,苏格兰人内部也存在着文化差异和纠结。高地人与低地人之间并非亲密无间,他们的居住地域分开,语言差异明显,经济发展不相当。苏格兰低地地区集中了经济发达的区域,苏格兰首府爱丁堡、苏格兰*大城市格拉斯哥等都盘踞于此,并且集中了苏格兰的大部分人口。而高地地区以因弗内斯为重镇,经济发展逊色于低地地区。两者的差异无疑也增强了苏格兰人文化身份的多元性特征。  ……

当代苏格兰小说研究 作者简介

  吕洪灵,英语语言文学博士(2003年),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兼任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全国英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等职,曾赴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进修访学。迄今为止,主持完成国家、教育部及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共3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英国文学教材1部,在《外国文学研究》和《当代外国文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