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西北文化资源大典

西北文化资源大典

作者:彭岚嘉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361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98.5(7.5折) 定价  ¥3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西北文化资源大典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5155682
  • 条形码:9787105155682 ; 978-7-105-1556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西北文化资源大典 内容简介

  《西北文化资源大典》所收条目以西北五省区的文化资源为编写对象,分省区编写。  《西北文化资源大典》所收条目按内容分为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可分出若干类别。  凡一事数名或一词多译者,采用其一为正条,其余作为参见条,或不列条。  《西北文化资源大典》一般采用简化字,少数条目因撰稿需要采用繁体字。  《西北文化资源大典》中公历纪年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中国历代王朝纪年用汉字表示,夹注公元纪年。  《西北文化资源大典》中的计量单位,统一使用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  《西北文化资源大典》设《正文条目汉语拼音索引》。  《西北文化资源大典》所收条目截止时间为2014年12月31日。

西北文化资源大典 目录

跨区域卷
一、物质文化资源
长城
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
二,非物质文化资源
藏戏
格萨(斯)尔
中国皮影戏
花儿

陕西卷
一、物质文化资源
(一)地理文化资源
1.自然保护区
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陇县秦岭细鳞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汉中朱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桑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汉中佛坪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黄龙山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略阳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太白湑水河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黄龙铺一石门地质剖面省级自然保护区
东秦岭地质剖面省级自然保护区
泾渭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韩城黄龙山褐马鸡省级自然保护区
宝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留坝摩天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老县城省级自然保护区
铜川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太安省级自然保护区
野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太白牛尾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延安柴松省级自然保护区
洛南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
商南新开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天竺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陕西省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黄柏塬省级自然保护区
千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皇冠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宁陕平河梁省级自然保护区
旬邑石门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镇安鹰嘴石省级自然保护区
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

甘肃卷
宁夏卷
青海卷
新疆卷
展开全部

西北文化资源大典 节选

  《西北文化资源大典》:  澄城面花澄城面花,俗称花馍。是民间农妇用特等面粉借助针、梳、刀、剪等工具,靠捏、剪、修,缀成各种图案形象,栩栩如生,绚丽多彩。澄城面花的特点:一是造型生动,图饰鲜活。民间艺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夸张手法,制作的各种花鸟虫鱼、动物、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使专业艺术家叹为观止。二是粗犷、厚实,色彩对比鲜明。一般花馍都是大红大绿,给人一种红红火火、生机勃勃的感觉。三是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图饰纹样,与丰富的民俗风情紧密结合。如孩子满月的“鱼变娃”,是生殖繁衍的象征。祝寿,寿桃上贴的“福”“寿”字,意寓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红白喜事多用大花鸡,示意吉祥如意。古历九月九,娘家给女儿送糕,“糕”与“高”同音,寓生活节节高。作为枣糕,有早生贵子的意思。正月十五,大人给小孩送鹣鹣馍,鹣鹣是人们传说中的一种漂亮小动物,民间艺人说鹣鹣做得越漂亮,孩子就长得越漂亮,因此鹣鹣馍的眼睛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蒸鹣鹣馍中间要包点油拌馍渣、葱花,以示空心,希望孩子长大聪明。民间常说的白事,死了人的事,人们穿白戴孝,用的所有东西都是白的,以白示孝,但蒸的花馍却是花花绿绿,色彩鲜艳,实际上是祈祷逝者灵魂安好。2009年,澄城面花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XY)  神木面花面花的制作历史源远流长。在神农时代,农作物只有麻子和谷子。因此在东汉王莽时民间兴起了在七月中旬挂田幡,祭祀麻谷的习俗,人们做许多五色旗,上写“五登丰登”等吉利话,在田地的禾苗上挂上这些幡旗,然后设祭摆供,请求神灵保佑庄稼丰收。光武帝刘秀时,祭祀麻谷成为朝廷重视农业、发展生产的象征,祭祀麻谷节的活动更是盛行了。在七月十五果熟籽圆时,人们用新麦磨面,仿麻谷之形,捏出胖乎乎的麻谷神,将其和田幡一起拴于庄稼和田间的树木上,一并祭祀。从外形特征来看,神木面花主要可分为人物和动物,花草三大类。象征意义非常广泛,充满了对这块土地的厚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祝福,以及对冥冥自然中神鬼的敬畏。面花的民俗内容牵涉到敬天地神灵,驱鬼、祭祖、婚嫁、护佑儿孙、馈赠亲友等几个方面,与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息息相关。神木面花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一是取材广泛,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甚至神话传说中的,都可以在神木妇女手中被夸张、艺术地捏制出来,比如飞鸟、游鱼、爬娃娃等;二是不受大小限制,有面人大至真人一般,也有小至一朵花;三是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五这天,人们捏制面花,祭祀天地或互赠亲友,它已超出了一般食品的意义范畴,人们更多地是把捏制的面花当作一种与生命、心灵紧密关联的神品对待。2009年,神木面花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XY)  洛川刺绣洛川刺绣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各大美术馆展出和交流,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洛川刺绣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布软雕、布刺绣、布拼、布搐四大类,包括枕头、玩具、肚兜、香包、帽围帘、马甲、鞋、云肩等,表现的题材有动物、人物、花鸟、草虫、瓜果戏剧、神话故事等。洛川刺绣在施针用线和配色上不拘一格,以服从各人主题之需要,而各得其宜,如礼义中的“石榴百子图”表现出了多福和家庭团圆的美好愿望。刺绣也称布软雕,用绣、拼、搐、填充等手法进行制作。在洛川,外婆给孙儿做布老虎、布娃娃、布马、布狗等玩具;过去结婚时,女方要绣花枕头顶、鞋垫、门帘送给男方,同时还要准备一些香包、针扎送给男方的亲戚朋友,让大家品评自己是否心灵手巧;外婆给孙儿做“布老虎、布娃娃”,洋溢着浓郁温馨的生活情趣,小孩满月时,姑姑、姨姨要给娃娃送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枕、肚兜、布老虎,为孩子消灾避难,保佑孩子长命百岁。姑娘给心上人的绣品绣有“马上封侯”“二龙戏珠”,象征大福大贵。2009年,洛川刺绣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XY)  汉中民间木版图画民间年画始于清代中叶(18世纪),盛行于民国初(是否更早,无史料可考),迄今约有200余年的历史。其产地以汉中市*早,逐渐发展到洋县、城固、南郑、安康等县的十余处城镇农村。木版年画包括各式各样的门神、灶王、龙王、财神等家宅诸神像。春节时张贴,表达美好理想,装点节日环境气氛。汉中民间木版年画的起稿雕版,跟印刷和成品销售为上下游两个行当。春帖有大、小两种,以墨色刷印到色纸上,兼有年历、节气表、年成形势预报,张贴壁间,具备生产生活提示功用。纸马、龙票是各种刻印有图像和纹式的神像、符箓或纸币,民众用在谒庙祀神和祭奠时来焚烧。在汉中门画之雕版刻技方面,刻工是古朴遒劲、不尚纤巧,颇合刀马或袍带人物的粗健豪壮之气质。故汉中门神无论是套版着色或墨线版印,都有它各自不同的格调和韵味,令人百看不厌。2011年,汉中民间木版图画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XY)  周至剪纸源于路氏剪纸。路氏剪纸是路元锡夫人赵氏(1757-1828)从京津一带带回周至的。赵氏把京津的刺绣花样剪纸和染色剪纸教给族中妇女,再由萧氏、任氏等传承至今。周至剪纸分为染色剪纸和单色剪纸两大类,特别是终南镇一带的染色剪纸是周至剪纸的一大特色,它融绘画与剪纸为一体,形式突出,别有韵味。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