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灵魂追凶

作者:向林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9-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读者评分:3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11.6(2.7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23.1(5.4折)定价  ¥42.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灵魂追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5744967
  • 条形码:9787505744967 ; 978-7-5057-4496-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灵魂追凶 本书特色

1、国内心理学破案实力作家向林代表作——向林继《独白者》系列畅销20万册后重磅推出心理悬疑力作《灵魂追凶》,比前作更精彩好看。
2、作者前作《独白者》影视版权被黄晓明高价购买,网剧筹拍中,《灵魂追凶》尚未上市已被众多影视公司看中。
3、专业而又精彩的心理学知识——作者心理学科班出身,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即从事心理咨询,专业知识过硬,故事中所运用的心理学知识都有理论体系支撑,而非凭空想象,出现的人物类型也基本上都能在现实中找到。
4、真正的高智商心理悬疑故事——天才心理师与高智商犯罪的邪恶催眠师高能对决。心理师以微表情、微反应、读心术、心理分析、犯罪侧写等高超技术,完美捕捉案情细节,还原犯罪现场,预测凶手走向。
5、《无证之罪》式的人物变化发展——通过心理师的调查,揭开的是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其构成的关系网。探寻隐藏在每一个人表面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和选择,也探寻都市纷杂欲望下人性的挣扎。

灵魂追凶 内容简介

"所谓的高智商犯罪,不过是尚未被看穿心理动因。别对他说谎,他能看穿你的灵魂!
一条非同寻常的消息刷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当红女明星夏丹在剧组死于煤气中毒。警方给出的结论是自杀,粉丝将情绪发泄到夏丹男友身上,夏丹母亲则直言女儿死于他杀。
自杀?情杀?仇杀?一时间疑云重重……
与夏丹青梅竹马的心理医生林渐新在夏丹母亲的求助下,赶赴案发现场调查。有人撒谎,有人逃避,有人欲言又止,迷雾笼罩下的剧组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调查层层深入,案情却不断反转。在林渐新的微表情解读、微反应分析和犯罪侧写下,凶手似乎逐渐明晰。然而线索直指很大嫌疑对象时,嫌疑人却在警方的押送下瞬间爆发,摆脱控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跳楼自杀,一切都显示,幕后隐藏着一个操纵这一切的邪恶催眠师……
"

灵魂追凶 目录

**章?女明星之死


第二章?调查行动


第三章?初探剧组


第四章?疑犯初现


第五章?谁是凶手


第六章?魔幻维度


第七章?逆向思维


第八章?完美人设


第九章?初恋男友


第十章?会富二代


第十一章?匿名短信


第十二章?泄密者


第十三章?诡异自杀


第十四章?死亡催眠


第十五章?偶像背后


第十六章?小圈秘闻


第十七章?读心术


第十八章?被困灵魂


第十九章?危险关系


第二十章?真相在哪



展开全部

灵魂追凶 节选

**章 女明星之死
“林医生,*近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如果我要找一件东西,结果找找找,找了半天才发现原来它就在我的面前。有时候是钢笔,有时候是钥匙或者手机。你说它们是不是在那一瞬间去了另外的一个空间?”
眼前的这个病人长相漂亮,一看就是白领,很难想象她患有严重的幻想症。林渐新头天晚上一夜未眠,本有些心不在焉,此时听到这个病人的讲述,双目瞬间亮了一下,问道:“钢笔、钥匙,还有手机?”
病人点头:“是的。就在今天出门前,我忽然发现手机不见了,然后就到处寻找,后来发现它竟然就在我的手里。还有昨天,我出门前想到要带上家里的钥匙,可是到处找都找不到,后来却发现那一串钥匙就在我面前的餐桌上。简直是太神奇了,我都不敢相信那是真的。”
林渐新看着她:“所以你就认为它们是在那一瞬间去了另外的空间,而且对此深信不疑?”
病人反问道:“难道不是那样的吗?否则的话,如何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而且我还特地在家里安装了好几个摄像头,结果发现钥匙确实消失过,只不过它后来又忽然出现在了餐桌上面。”
林渐新当然不可能相信她的话。病人出现幻想,这说明病情已经发展到了精神分裂的前期,这样的病人往往沉湎于自己的各种幻觉并对此坚信不疑。作为专业的心理医生,林渐新更加关心的是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他微微一笑,问道:“你刚才说到了钢笔,那么,你现在还经常使用钢笔吗?”
可惜的是病人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就被一阵匆匆而来的吵嚷声给打断了,一位中年妇女很快出现在了林渐新的面前,声泪俱下:“渐新,他们都说夏丹是自杀,我不相信!求你帮帮我们……”
护士小张歉意地看着林渐新:“对不起,我拦不住她……”
眼前的这个病例很有意思,而且极具研究性,可是现在这种状况只能让林渐新将刚刚开始的病情分析暂时停止。他根本没有想到夏丹的妈妈会跑到这里来,而且还是求助于他。他歉意地对病人说道:“你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改个时间再谈吧。”
病人有些不满,不过也就仅仅是皱了一下眉头:“你好像根本就不相信我……”说着,就从一旁的包里取出一样东西来,“这里面有我家里摄像头录下的画面,你看看。”
心理及精神性疾病患者往往内心脆弱、多疑,在一般情况下,心理医生是不会随意中断对病人的治疗的,可是眼前的情况实在是太过特殊,林渐新唯有再次抱歉地对病人说道:“好,我一定仔细看看。我当然相信你说的是真话,也愿意和你一起去寻找到其中的根源。”他指了指夏丹的妈妈,“夏丹的事情也许你也知道了……对不起,我们改个时间再继续吧。”
病人这才忽然想起了什么,惊讶地问道:“夏丹?你说的是刚刚死了的那个女明星?”
林渐新暗呼“糟糕”,急忙去看夏丹妈妈,只见她眼白正朝上翻,身体也随之缓缓朝地上瘫软下去……

头天晚上,一条非同寻常的消息瞬间刷爆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林渐新当然很快就看到了,当时他唯一的感觉就是不可信,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那绝不是有人在整蛊。震惊、悲伤在那一刻突然而至:曾经那个漂亮的邻家女孩,后来的影视明星,她真的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人世间的死亡早已是定律,这样的事情每一天、每一刻都在发生着,唯有当自己熟知、亲近的人到了那个时刻才会让人真切地感觉到恐惧与伤痛。林渐新一夜未眠,脑海里面如同电影般不断浮现着那个女孩的画面:她的童年,她的青葱,她后来的银幕形象,以及每一次在他面前时真实的笑容,其中*多的画面却是她穿着白色T恤及牛仔裤,清纯灿烂的脸庞。她高中时似乎就一直是那个样子,也许正是这样的形象才使得她在一部电影里面快速走红。
网上的消息说,夏丹在片场的时候死于煤气中毒,警方怀疑她是自杀。夏丹的粉丝很多,评论区布满蜡烛,以及各种悲伤的言语和表情。与此同时,一个叫李唐的男演员遭到水淹般的声讨,这个人是夏丹现在的男朋友。粉丝们将夏丹死亡的责任全部归结到了这个男演员的身上,他过去的各种恶行,诸如曾被富婆包养、与前女友恋爱期间劈腿等糗事都被扒了出来。一位明星的死亡,从表面上看充满着悲伤,其实却早已演变成了各色人等发泄情绪的狂欢,从这个层面上讲夏丹倒也死得其所。
不过林渐新内心的伤痛却是真实的,毕竟那个邻家女孩曾经距离他是那么近。
夏丹妈妈昏迷过去了,护士小张已经将刚才那个病人带出了诊室。林渐新一边摁压着夏丹妈妈的人中穴,一边看着眼前这个可怜的女人。她的丈夫早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是她独自一人带着女儿长大,后来随着夏丹的声名鹊起,她也扬眉吐气,变得张扬起来,几年前就搬到了富人区的别墅里面。现在,她失去了女儿,却出人意料地来到了这里,这让林渐新心里难免有些感叹。
她醒来了,瞬间回到了现实,号啕大哭。林渐新并没有用语言去安慰她,而是拿来一杯温开水,然后静静地等候着她情绪的发泄。很显然,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夏丹妈妈很快就停止了哭泣。她刚才的昏迷只不过是受到刺激之后的短暂逃避,而现实早已摆在她的面前,她必须去面对。
“阿姨,究竟什么情况?”林渐新温言问道。
她再一次激动起来,而声音中依然带着哭泣的余音,哽咽着说道:“丹丹她不会自杀的,她肯定是被人害死的,可是我怎么说他们都不相信……”
林渐新问道:“夏丹不是有签约的经纪公司吗?还有经纪人,他们都怎么说?”
她的眼泪瞬间滚落下来:“没有人理我,说警方都有结论了,让我不要再去无端生事。如今丹丹不在了,不能替他们挣钱了,以前他们对我是那么客气,可是现在……呜呜!”
林渐新递过去几张纸巾,心里也在叹息,问道:“既然警方已经有了结论,您为什么就不愿意相信呢?”
她哭泣着说道:“丹丹是一个坚强的孩子,她从小到大都是那样,不然的话就不会有她后来的成功。”
这说明不了什么,也许坚强只是她给人的表象,而内心压力的积聚往往会让一个人*终崩溃。任何人成功的背后都充满艰辛,他们所承受的东西往往比常人更多。林渐新如此想道,却听到夏丹妈妈继续说道:“我和她相依为命这么多年,即使是她真的要去走那条路的话,至少在她离开之前会给我留下只言片语的啊。可是她没有。她出事的三天前还给我打来过电话,高高兴兴地给我说她在片场的情况,还说等这部电影杀青后带我去欧洲玩一段时间,可是谁知道……呜呜!”
这倒是。林渐新也开始觉得有些不大对劲了,沉吟了片刻后问道:“出事三天前的那个电话,她还对您说了些什么?”
她微微摇着头:“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说,和以往一样,她就是和我说了一些在片场上的趣事,我感觉得到,她的心情很好,也很可爱。”
林渐新愣了一下,觉得她*后使用的这个词有些突兀:“可爱?”
她点头:“和往常一样,我们的通话有近半个小时,在挂断电话前她也是和往常一样对我说:‘好了好了,不多说了。我爱你哟,妈妈!啵啵啵!亲你,嘻嘻!’”
很有画面感,确实很可爱。她说得很有道理,夏丹如果真的要自杀的话,至少会在那之前给相依为命的妈妈留下些什么,而不是就那样绝情而去,这不符合一个正常人的心理,除非是夏丹的精神出现了异常。精神异常的人有着他们独自的世界,那是一个虚无的、没有正常逻辑的维度。
“还有,现在可是冬天,丹丹走的时候身上穿的竟然是白色的T恤和牛仔裤,她住的地方可没有暖气,那天她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还说片场冷得很,幸好有电热毯……”夏丹妈妈忽然又说了一句。
白色的T恤和牛仔裤?林渐新一下子就回到了昨夜回忆的画面之中,问道:“那么,警方对此是怎么解释的?”
“警察说,那是丹丹在临走之前要向世人留下她*美好的那一面,因为她曾经就是凭借那样的形象才一下子红起来的。可是丹丹不一直都是那样的形象吗?她除了正常的恋爱,从来就没有过任何绯闻……”
警方的解释似乎也很有道理,不过……这一刻,林渐新隐隐觉得这件事情有些不大对劲了,却又一时之间寻找不出不对劲的地方。这时候夏丹妈妈忽然抓住了他的手,哀求道:“渐新,虽然我们很久没有和你联系了,但是我知道,你一直是把丹丹当亲妹妹看待的。我再也找不到别的人帮我了,求求你……”
她说的是真话,因为她再也找不到别的人帮她了。正如她所说的那样,一直以来他对那个邻家女孩有着不一样的情感。可是他依然矛盾着:即使答应了要帮她,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真的就具备那样的能力吗?
他的犹豫被夏丹妈妈看在眼里,她哽咽着说道:“我只想知道真相,不想让丹丹冤屈地离开这个世界。渐新,你是心理医生,来你这里看病的人当中一定有一些地位不一般的人,现在也就只有你能够帮我了,你也愿意帮我的,是不是?”
林渐新在心里苦笑。他和那些病人之间几乎都只是纯粹的医患关系,他从未想过也绝不会利用病人为自己做些什么。其实,在他的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病人每一次的倾诉以及倾诉之后的心理和精神分析就已经让他疲惫不堪了。作为心理医生,他需要朋友却不敢轻易去结交,他担心自己承担不起那样的责任。然而现在,当他面对夏丹妈妈的时候却根本无法说出拒绝的话来。此时此刻,他才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个女人很不简单。是啊,一个靠一己之力将女儿培养成大明星的女人,她的坚忍,她所经历过的种种磨难,绝非常人能够想象。
“好吧,我去帮您了解一下情况,尽量搞清楚事情的真相。”林渐新在心里叹息着许下了自己的承诺。
夏丹妈妈离开的时候留下了一张银行卡,她告诉林渐新卡里面有十万块钱,还特别强调了一句:“我没别的意思,丹丹是在片场出的事情,你去那边需要一些费用。”说着又哭,“丹丹挣了那么多钱,我现在要它们又有什么用呢?”
林渐新再一次看到了夏丹妈妈的精明,精明得让他这个心理医生找不到任何推却的理由。

在林渐新的记忆中,他似乎还是**次到这样的地方来。这里是夏丹出事那个地方的刑警支队,在此之前他从未与警察有过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他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了那些病人的身上,每天进入的是一个个魔幻般的维度,而且还要挣扎着回到现实世界。
警察的态度很不好,一直到林渐新说明自己是受了夏丹妈妈的委托后,一个警察才不耐烦地指了指里面:“你去找我们支队长吧。”
林渐新进去的时候看到里面站着三个人,都穿着便衣,其中一位五十来岁年纪,身材高大,另外两个都在三十四五岁上下,他们正在那里说着什么。林渐新直接就问个子较矮的那个人:“请问,你是支队长?”
那个人循着声音看了过来,只见办公室的门口处站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身材瘦削,皮肤病态般白皙,皱眉问道:“你有什么事情?”
林渐新道:“我从外地来,想了解一下夏丹案子的情况。对了,我叫林渐新,是一位心理医生,这次来是受夏丹妈妈所托。”
个子较矮的那个人眉头皱得更紧了:“夏丹的案子已经结案了,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林渐新道:“夏丹是因为煤气中毒死亡,这也许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你们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她的死亡真的就是自杀吗?”
那人道:“我们没有发现他杀的任何证据。”
林渐新道:“没有发现证据并不说明证据不存在,我这样理解没错吧?”
那人看着他,目光锐利:“难道你有证据?”
林渐新摇头:“我只是在向你阐明这个道理……对于夏丹的母亲来讲,她只是希望能够找到女儿死亡的真相。我想,即使是你们警方也不能百分之百地肯定夏丹死亡的性质就是自杀吧?夏丹死在片场附近的住处,里面有煤气,这就说明那样的地方不会是酒店,附近的监控系统可能并不完备,但你们没有发现他杀的证据并不能说明她就是自杀。”
那人顿时怒了:“你以为我们就这么轻率、不负责任?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案子,更何况夏丹还是名人!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们会轻易下这样的结论?”
林渐新是一名心理医生,说到底就是一位学者,骨子里*是较真,即使是面对这位警察的怒火也没想过退缩,他淡淡地道:“我知道你们已经调查过很多人,所有人都告诉你们当时就只有夏丹一个人在那屋子里面,但是你们真的就能够保证所有人都没有撒谎?是啊,夏丹是名人,名人的死亡不是小事情,难道你们就一点儿没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
那人直直地看着他,正欲发作,却被旁边那位年长者拦住了。年长者饶有兴趣地看着他,问道:“你认识我们孙支队长?”
林渐新摇头:“我知道你想问我什么。我是心理医生,对行为心理学有些研究……”他看着眼前这位年长者,“你是一位法医,而且来自孙支队长的上级单位。”又对另外一个人说道,“你是这里的副支队长,你们刚才正在谈一起突发案件的情况。”
三个人顿时面面相觑。年长者忽然笑了起来:“高手在民间,看来果然是如此啊。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林渐新。”
“这名字不错。说说,你是如何判断出你刚才所说的那一切的?”
“孙支队长年轻有为,想必近年来破获过不少案子,提拔得很快。这位副队长也是一位优秀的警察,能力应该不在孙支队长之下,只不过运气稍微差了点,*终队长的位子还是让这位孙支队长坐了。刚才我一进来就注意到孙支队长的右手是放在衣兜里面的,不过他的大拇指却留在了衣兜外面。”
“这说明什么?”年长者兴趣盎然地问。
“潜意识。大拇指暴露在衣兜外面,是为了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地位。”
孙支队长很是尴尬,怒道:“一派胡言,胡说八道!”
年长者笑道:“我倒是觉得他很有趣。林医生,请你继续说下去。”
林渐新对年长者道:“刚才在你右手扬起的那一瞬间我就已经注意到,你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有一层薄薄的茧,而且你的双手看上去毛孔粗大、皮肤发白,那是长期使用解剖刀和经常洗手的缘故,所以我判断你应该是一位法医。当然,我只是如此猜测,不过你脸上惊讶的表情告诉了我,我的猜测是正确的。”接着,他又指了指另外那位,“他在说话的时候孙支队长的下巴微微抬起,这是上级在听取下级汇报时候惯有的姿态,而这位警官的站姿却非常随意,而且我还听到他说了一个比较特别的词:我认为……”
年长者看着孙支队长和另外那位,笑着问道:“是不是很有意思?”
孙支队长脸上的尴尬和愤怒已经没有了,另外那个人也是满脸的惊讶。年长者给了林渐新一个鼓励的眼神:“请你继续讲下去。”
林渐新有些心不在焉:“其他的就更简单了。孙支队长在看你的时候下巴极其自然地就放低了下来。还有,你们三个人是站在这里的,很显然,孙队长是为了迎接你才离开了自己的座位。如果你们是一个单位的,即使你德高望重令人尊敬,他*多也就是从自己的座位站起来就可以了。你们要谈的事情肯定很紧急、很严重,以至于孙支队长来不及招呼你们坐下来。我是心理师,要从中发现这些东西并不难,因为这是我的专业。”说到这里,他将目光转向了孙支队长,“孙支队长,我认为夏丹的案子还存在着一些不能解释的疑点,希望你们能够彻底排除他杀的可能。”
孙支队长的态度比刚才好多了,问道:“你认为还有哪些疑点?”
出发前林渐新询问过夏丹妈妈关于夏丹的一些情况,在来这里的路上也一直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他回答道:“据我所知,夏丹在与李唐恋爱之前还有过两段感情,而且这一次她与李唐的感情才开始不久,从常理上讲,她应该具备非常强的对抗感情挫折的能力,更何况李唐和她的关系并没有破裂,所以,夏丹因为感情问题而选择了自杀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其次,夏丹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在业内的口碑也还不错,因为流言蜚语而自杀的可能性也不大;此外,夏丹和母亲相依为命长大,母亲为了她一直单身,她们母女之间的感情也非常好,即使是她要自杀也应该留下遗书什么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夏丹死亡前身上的穿着……”
孙支队长点头道:“这些问题我们都分析过。在情感的问题上,特别是女性,她们往往比较脆弱。在我们接触过的案例中,有的人因为一时间想不通去自杀的情况并不少。比如有一个案子,死者是一位年轻女性,有天晚上和几个朋友喝酒,忽然想起自己多年来做什么都不顺利,当着朋友们的面就大哭了一场,后来她回到住处就跳楼自杀了。像这样的情况,往往是因为一时间想不通,死者一般不会给家人留下任何遗言。当然,就目前而言,夏丹自杀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也许是情感问题,也可能是工作压力太大。至于夏丹死亡前身上穿着的问题也很好解释:她身上的穿戴是她从普通演员变成大明星的标志,她就是以那样的人物形象而走红。此外,通过煤气中毒的方式自杀不会有太大的痛苦,死亡后因为一氧化碳中毒,皮肤会呈现出特有的樱桃红色。夏丹长得很漂亮,她死亡后的容颜非常美艳,我们认为这是她刻意选择的死亡方式,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把自己*美好的那一面留在这个世界上。林医生,你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我们这样分析应该符合一位漂亮女演员的心理吧?”
警方的这些分析夏丹妈妈已经告诉过林渐新,不过他却发现了其中*大的漏洞。他淡淡笑了笑,说道:“你们警方的分析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不过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我们不能用个别的情况去涵盖所有人的内心世界。我们人类首先是动物,而害怕死亡是动物的本能,当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时候还能做到那么从容,这本身就不正常。”
孙支队长即刻提醒道:“问题是,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偶然,而是经常发生。”
林渐新点头:“是的。不过你说的只是现象,并没有像我们心理医生那样去分析其中的根源。心理学认为,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是一种本能,心理正常的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自杀的,毕竟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即使是自己解脱了也会对亲人造成巨大的伤害。对不起,我说远了……刚才孙支队长有句话说到了夏丹死亡案的重点,那就是你们虽然做出了她是自杀的判断,却并不十分清楚其中的原因,这就是疑点。反过来,如果我们现在用他杀来分析这个案子也是可以解释得通的:凶手制造了夏丹自杀的假象,其目的当然是不言自明;正因为是他杀,所以夏丹才没有给她母亲留下只言片语;夏丹死前的穿着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诠释,比如凶手因情生恨而杀害了夏丹,他试图通过那样的方式将夏丹*美好的形象牢牢记在心里……当然,也许还有别的缘由。既然我们用他杀也同样可以推衍出夏丹死亡现场的一切,为什么就如此轻易地下结论认为是自杀呢?”
孙支队长看着他:“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寻找到他杀的任何证据,除非你能够向我们提供相关的线索。”
林渐新道:“虽然我非常希望你们能够重新调查夏丹的死因,但是也知道这会让你们很为难。夏丹是名人,而且已经结案,你们没有自找麻烦的道理。孙支队长,接下来我会去调查的,不过我希望你们能够给我提供一些帮助,比如夏丹的案卷……”
孙支队长直接拒绝了他:“我们已经结案了,案卷已经封存,你不是我们警方的人,没有这样的权限。”
这时候那位年长者忽然说了一句:“孙支队,我倒是觉得他的这个请求可以考虑,不过得有条件。”
孙队长似乎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问道:“邓老师,您的意思是……”
年长者点头道:“我们手上的这个案子,说不定他能够帮得上忙。”

林渐新的观察和分析完全没错。办公室里面的这三个人分别是省公安厅的资深法医邓长治,以及这个片区的刑警支队支队长孙挺坚和副支队长滕飞。两天前的下午时分,孙挺坚所在辖区一处高楼的住户发生了火灾,一个年轻女子从楼上跳下,当场死亡。死者的亲属认为事情有些蹊跷,因为这套房子才装修完毕不久,不应该存在线路老化的问题,而且死者做事从来都非常细心,于是请求警方做进一步的调查。
然而当天参与救火的消防队员并没有从火灾现场寻找到任何可疑物,而且初步断定火源位于卧室。警方向死者的亲属解释:我们很多人都会在紧急情况下产生应激反应,而且在应激反应下做出的判断往往是错误的。一起*典型的案例就是:某个人在家里发生火灾后本能地想要去推开房门,却偏偏忘了家里的房门只能采用拉开的方式。这个人就因为一直固执地处于推门的状态结果被活活烧死。所以,一个人在火灾发生的时候选择跳楼也是出于逃生的本能,只不过是在应激反应下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死者的亲属不能接受警方的这种解释,当然,不仅仅是怀疑。至亲的人遭受如此无妄之灾,对活着的人来讲*重要的是不能留下丝毫的遗憾。死者的亲属通过关系找到了邓长治,结果邓长治对死者尸体进行解剖后大吃一惊:死者的气管和肺部并没有烟尘物质。也就是说,死者从楼上掉下之前就已经死亡。
于是,邓长治立即给孙挺坚打电话告诉了他尸检的情况,随后就带着尸检报告匆匆来到这里。孙挺坚万万没有想到案情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急忙派人去调看了死者楼层的监控录像,却发现那层楼的摄像头早就坏掉了,不过警方很快就从电梯的监控录像中发现了一个嫌疑人。
这个嫌疑人姓丁,住在这栋楼的二楼。但是此人拒不承认入室杀人,只是说他当时准备去和死者同一楼层的某个女子幽会,结果刚刚从电梯出来就听到外边有人在大喊“起火了”“有人跳楼了”,于是就吓得从消防通道逃跑回了家。

林渐新刚才所表现出来的细微、准确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确实让邓长治感到惊讶甚至震惊,于是才向孙挺坚提出了那样的建议。孙挺坚思索了片刻,对滕飞说道:“你向林医生说一下案子的情况吧。”
林渐新听完后问道:“有你们审讯这个嫌疑人的录像吗?”
孙挺坚马上打电话让人送来了刚才的讯问录像。林渐新看了后说道:“这个人没有撒谎。他不是凶手。”
孙挺坚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得出了结论,而且还如此肯定,瞠目问道:“为什么?”
林渐新将画面倒回去后重新开始播放,解释道:“你们看,此人的双膝一直紧并着,小腿与脚跟分开呈八字形,手掌相对放于双膝之间。这说明嫌疑人一直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但是他在回答你们问题的时候却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很显然,这是一个行事非常小心、理智的人,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与那个女人之间的奸情与凶杀案之间孰轻孰重,正因为如此,他才选择了说真话。”
孙挺坚看着他:“你确定?”
林渐新点头:“当然可以确定。他不是凶手。”
孙挺坚皱眉道:“也就是说,在丁某之前还有某个人乘电梯到了死者所在的楼层,因为起火后很可能会马上造成断电被困在电梯里面,所以就选择了从消防通道逃离现场。而我们并没有从这栋楼外面的监控录像中发现可疑人员,因此,凶手很可能也是住在那栋楼里面的住户。”
滕飞道:“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其他楼层的监控中发现凶手从消防通道出来后的踪迹。”
孙挺坚双目炯炯:“时间就应该是在死者的尸体被抛下楼后不久,大约在丁某进入消防通道数分钟之后。”

灵魂追凶 作者简介

向林,畅销书作家。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学员,重庆市作协网络文学创委会副主任。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曾任重庆某县县长、某国企老总,后辞职专职写作,混迹新浪,遂成大神“司徒浪子”。
2009—2012年连续4年稳坐新浪读书榜畅销冠军。著有《灵魂追凶》《医生笔记》《独白者》系列畅销小说。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全新。本系列第1册

    向林作品。之前看过他的《独白者》系列挺好的。不过这本里的男主开头是一位普通的心理医生,不是《独白者》中那样知名的学者,所以看起来有些稚嫩,有时有点单纯。女明星的助理……形象和性格有点突兀。倒是里面有个富二代挺生动,人也不错,有点意思。

    2022/1/22 12:05:04
    读者:fei***(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