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桥绝响

高桥绝响

作者:背负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1.5(5.5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桥绝响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5816853
  • 条形码:9787545816853 ; 978-7-5458-168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高桥绝响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 作者挖掘高桥镇的人文历史,从“人物故事”“历史建筑”“民风民俗”“乡愁”等方面进行写作,以全方位视角体现古镇发展全貌。故而,这本书既有历史遗迹的影子,又有现代化建设下的古镇新貌。新旧合一,这就是高桥镇的样子。

高桥绝响 内容简介

《高桥绝响》是记录地方人文历史的文学作品。作品中的高桥镇,隶属于上海浦东新区,是位列《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的历史文化保护重镇。高桥镇,是典型的江南古镇。近千年的历史沉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岁月的风蚀下,一些沉淀下来的历史建筑、人文风俗等很好的古老文化,正主动或被动地流失。2016年2月以来,作者着手挖掘高桥镇的人文历史。以“人物故事”“历史建筑”“民风民俗”“乡愁”等方面进行写作,以多方面视角体现古镇发展全貌。故而,这本书既有历史遗迹的影子,又有现代化建设下的古镇新貌。新旧合一,这就是高桥镇的样子。

高桥绝响 目录

目录

**辑

遗落的情书 2

老宅风云 5

老宝山城 9

双孝坊 12

“贤”字来解意 16

太平天国墓纪 20

陆地“深海” 23

高桥人家 26

钱慧安纪念馆 30

高桥中学 34

绒绣与绣娘们 43

西街 49

钟惠山 53

第二辑

钟氏祠堂 58

说“鬼节” 61

送别 64

吃酒的讲究 67

饭君子 70

第三辑 74

绝版高桥 77

荷兰风情湿地 80

春暖花开 83

埋 88

古镇初秋 54

花山路上一缕香 92

夕阳西下 95

今夜留白 98

一身素衣 101

今夕何夕 104

镇里老相馆 107

荷兰城的流浪猫 110

风起后便是飘摇 114

远方 118

知遇 123

第四辑

你是蝴蝶也是我 134

诗人 140

小品 148

三奶奶 153

艺人 163

种花的人 168

老太与狗 172

我小说里那些悲剧人物 177

何以慰生平 181

双孝坊记 185

张彤 190

练车 194

油菜花之曲 198

一路走来 202


展开全部

高桥绝响 节选

荷尔德林给朋友博伦多夫一封信中说:“故乡的自然,我越是研究它,它就越发猛烈地攫住我……大地上所有神圣的地方汇聚在一处,而我窗外的哲学之光现在就是我的快乐;我愿意留住,如同我来,直到此处。”这句话很适合背负现时的心境。对一个在秘境阆中偏远山村长到13岁就离开家乡到遥远的海上飘零的弱姑娘来说,记忆的根系几乎已经深植故土了,只不过出生地的“家乡”不知不觉已经成为她的“原乡”,而她,也早已习惯认他乡为故乡了。所以,背负的“乡愁”也一定在原乡和他乡之间游弋,这种游弋的乡愁总会给他的文字染上一层扑朔迷离的诗意。习近平有一句经典的话:“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会想念的。”在背负这里,原乡和他乡已经统一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哪端,内心都会失衡动荡。 背负的家庭生态和青春少女的情感秘历阴差阳错地充满了隐痛,恰恰是这种隐痛经历,是她的心灵滋生出莫可名状的艺术感染力。当某一天,或许是从原乡老家的一块石纹里得到灵感的开悟,她毫不犹豫地一头扎进人文的迷恋中。她从历久弥新的人文里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把持着自己的平衡。如是,她变成了焕然一新的另一个。在上海,凭着年轻有神情欲恣溢,背负意外找到了“原乡”和“他乡”的绝佳奇点:高桥镇! “有那么一刹那,彷如身在徽州。走在细长的雨巷里,与满墙的蔷薇花擦肩而过。谁曾想,高桥镇上,也会有这样的暗香浮动呢? 这座“三开间三进深二层楼”的徽式民居,隐于季景北路714弄。若是要来,一定要赶在雨天,屋顶的苔藓正鲜绿的时候,你可以从那穿过雨帘的翠绿里,读懂那个蔡姓男子,用建筑形式为她书写的百年情书……”(《遗落的情书》)这样的文字情绪,弥漫的恰是背负梦境中的正点滴散失的怅惘和幽香。虽然如此,背负其实是在一条看得见的历时迷宫里放松甚至放纵自己。在《老宅风云》里,敬业堂的历代主人沉浮于先贤的潜意识里,并从这种潜意识中抽身出来,以全新的异域建筑打开了创业之门,背负由此喊出:“而在这座培育出革命者、传统工匠、商贾名人的百年老宅里,*无可复制的,其实并非故事,而是故事背后,那些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或许,正是那些无可复制,才使这座老宅的底蕴,沉淀地愈加丰满和厚重罢!”随着《老宝山城》中的三次灾难,背负在伟大和渺小交织的波长中也弥合历练了自己青葱柔嫩的灵魂。可以说,高桥镇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那么贴近背负的心。背负其实是把自己融化在一种古风遗韵中,跟着历时享受更遥远而深厚的博爱。否则,她不可能在《钱慧安纪念馆》中那么纯真地吸取人文的精髓;不会在《文化寻根:高桥中学》中为那么多远去的人事神魂颠倒;不会以被人冷落的文化遗存“石库门”为创作载体,采取“抽筋剥皮”术层层抽剥,从石库门的过往、里外、纵横,经纬交错地将石库门的兴衰历历在目地演示给读者。并将石库门包含的人生百态、浮世风俗和传统文化情结如丝如缕地织进阅读者的心里,让读者在一步一步阅读的递进中体验到失落的文化乡愁,产生莫名的对“文化原乡”的眷念和挽留不住的哀怨。特别是在《绝版高桥》中,背负以非虚构写作表达手法精细地捕捉她无法漏掉的每一个有用的细微元素:“身着旗袍的上海女人,是世界的一道文化遗产。在高桥镇,这韵味又更浓一些,西街的宽窄巷子里,古老的裁缝店、海派书画家钱慧安纪念馆、绒绣馆、长江三峡石头馆、仰贤堂、陈列馆,老长兴菜馆……,从衣食住行到文化艺术,将整个高桥镇千百年来的人文历史,都浓缩在短短的百米老街上,它更像一本书,一本你怎么也读不透的古老的寓言;你不懂它,就像不懂这里穿着旗袍的女人一样,一条弹格路、一身旗袍,一嗦烟雨,就能撑起这座小镇的天堂。” 背负就这样在情感的孤旅里把自己的视点和触角精密地探插到人文的原点。而高桥镇恰恰像盘桓在历时深处等待得很久的一个接纳对象。作品中的高桥镇,隶属于上海浦东新区,是位列《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的历史文化保护重镇。背负的家乡阆中古城,也恰恰是一座具有5000年人类活动史的文化名城。背负和它一拍即合,从2016年2月以来,结合高桥镇的人文历史,以“人物故事”“历史建筑”“民风民俗”“乡愁”等方面进行写作,原乡和他乡两个古老人文的量子纠缠相得益彰地助推了背负血统里的人文情怀,使她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创作出大量反应高桥镇人文内蕴主题的文章。背负的文字有一个*大的特色,精细准确诗意唯美,和她人一样,背负的淑女形象更多地带有江南水乡的淡淡哀愁,其实这正是和她心灵的一种应和,有其情心才出诗容,在《软...埋》《一路走来》等文章中,背负偶尔也特别沦陷在灵魂的迷路上,那些带着柔嫩芒尖的文字张开无形的小嘴,直咬得你身心疼痛,让人不得不随她的文字一起承受生命的颤栗。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推出全面复兴传统文化重大国策。特别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历史人文里有着我们当前缺失的存在价值观,比如“修齐治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重民本、守诚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孝悌忠信等中华传统美德。在背负《高桥绝响》中,到处都看得见这些闪光的片羽,内心孤独情感苦旅的背负,正是通过对“高桥镇”人文深处的情感碰撞,企图在她精神的原乡建立起一座理想中的艺术华胥氏国。我相信,这些直抵她灵魂深处的文字一定会长出闪亮的翅膀,永远带她漫游翱翔在艺术的长空。

高桥绝响 作者简介

背负,1983年12月出生于四川阆中,现居上海,原名刘小春。1997年开始自由创作,发表《梅花烙》《幽冥花之远》《六月雪》《茉莉花开》等二十余篇中篇悬疑小说;2008年进入《中国写手之家》担任原创文学总版主。期间,编著出版《现代礼仪常识全知道》《日常礼仪的三百个礼仪细节》等多部著作。2010年起主攻散文,《野百合也有春天》《花开的声音》等数百篇作品,分别发表于各大报刊、杂志。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