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游牧人笔记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0-01
开本: 其它 页数: 259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8.6(4.9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游牧人笔记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6399951
  • 条形码:9787506399951 ; 978-7-5063-999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游牧人笔记 本书特色

18篇记叙人物的散文,作者在这些小人物身上发现、挖掘和放大出了游牧蒙古人身上所具有的,未被世人发现、读懂的诸多人生秘密——他们独特的善良的世界观、爱的生命观、和谐的生态观和纯朴无私的生活观。阅读这些闪烁着“大地游牧人”生存智慧与博爱至境的散文,本身就是一次心灵洗礼、灵魂净化和人格提升的过程。

游牧人笔记 内容简介

《游牧人笔记》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我的父亲》《草原深处的蒙古人家》《四姐》《高照来》等18篇记叙人物的散文。这些人物大多是生活在鄂尔多斯高原大漠戈壁深处的普通牧民、小人物。他们有着极其普通,甚至卑微的人生,是真正意义上的活在“大地深处”的人们。而他们却有着不同寻常,耐人寻味的性格、经历和命运,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如此澄明、特别和丰富。作者是这些人物的亲人、朋友和学生,她与她的人物水乳交融地生活在一切,同呼吸共命运,幸福着他们的幸福,悲伤着他们的悲伤。

游牧人笔记 目录

目录

序 我的奇迹1

草原深处

我的父亲3

草原深处的蒙古人家17

纳仁大叔33

姊妹情深

四姐45

赛罕姐姐57

无痕的花朵74

温暖天涯

高照来89

白色摇篮曲100

我的藏族朋友扎西110

大地暗语

当树叶凋零·巴特尔的故事127

当山石崩裂·道伦劲的故事135

当河水受浊·山东娃的故事149

候鸟无痕

头巾大妈167

第二次握手187

没有家乡的人207

迁徙心韵

沁入灵魂的心声227

迁徙的心韵235

神祇呼吸的韵律244


展开全部

游牧人笔记 节选

我的父亲 父亲一生都没有远离过萨拉乌素河。更准确地说,父亲从未走出过萨拉乌素河。 因为父亲三岁失怙,所以由叔父收养。据说他的叔父是一位医术高超的喇嘛。喇嘛当时居住在萨拉乌素河边的泥土建造的寺庙里,将住寺诵经、住持坐落于萨拉乌素北岸的敖包祭祀活动和为黎民百姓诊病抓药等生计作为自己一生的生命支柱。于是,父亲便坐在他叔叔的鞍前马后,在穿梭迁徙小河南北两岸的日子中渐渐长大成人。 抚育人们心灵的总是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那三点一线的特殊经历造就了只属于父亲一人的心胸气度。 父亲一生都没有远离过萨拉乌素河。更准确地说,萨拉乌素河从未在父亲心中消失过。 尽管在他的生命历程中经历过数次搬迁,但是他*终还是在距离萨拉乌素河很近的“查玛哈”柴达木度过自己*后的时光。 父亲仙逝已经三十多年了,长久以来,我无数次动念想写一些关于父亲的文字,但终究还是未著一字。 在漫长的思考过程中,我终于意识到,*美好的文句不是用语言文字来著述,而是来自于心灵深处的积淀和回归。 三十多年来,那些语句流淌在我的血管内,并化作飞扬的泪水,浸湿我的衣襟。 当兄弟姐妹聚会时,每当提起父亲的话题,我就回避。可是在内心里还是不可遏制地向往着听取一些关于他的更多的故事。 我喜欢倾听母亲叙述的有关父亲的往事。不过我不愿听她说,你父亲脾气暴躁、喜欢喝酒等话语。也许是作为女儿的我,受到本能的来自父亲的深厚真挚的爱所驱使,所以会竭力在心里将父亲塑造成一个高大伟岸的男人形象吧。 父亲在四十岁时,便双眼失明,从那以后,多彩繁纷的世界只留给他无望的黑暗。 沉陷在黑暗世界中的父亲,为了不给妻子儿女增加负担,竟数次企图自杀,幸而被母亲发现制止。 *后,即使自己深陷黑暗,但是为了孩子们茁壮成长,他克服了绝望和悲痛,顽强地活了下来。如若不然,一生都坚持让自己 像个真正的男子汉那样生活的他,肯定会尊严地、义无反顾地告别尘世。 “草原上的野马都是你父亲亲自驯化的。他在柴达木东岸驰骋骏马吹响口哨时,西岸的人却以为是有什么人在吹奏竹笛呢。他喜欢与人戏谑玩笑,倘若他咒骂一个人:‘你这个吃死老娘的家伙……’那就意味他已经喜欢上那个人啦。在他活着的时候,曾经扶持帮助过很多人……”当老人们讲述父亲的故事时,我就会暗自思忖:“俗话说:凡能歌善舞者,天不假年。可是他为什么会把平常的口哨吹得那么优美那么嘹亮呢?常言道,为人谋一利,自带三分害。父亲为什么执意帮助那么多人呢?” 在我后来失怙孤独的日子里,再次回忆起听闻到的关于父亲吹出歌声的故事,我才真正理解了他!老人家为家乡邻里留下了无数优美的歌声之后,自己却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无声的世界里…… “人应为他人而活着,如果真的善无善报,也不要在意,善报就跟随在恶意的身影里……”父亲的这句话,至今言犹在耳。 我还记得父亲教导哥哥的话:“与其家藏千匹骏马,不如身边千友围绕。与人善者,胸比旷野,与人恶者,心若针孔。” 虽然父亲身为孤儿,但是刚刚到了能够自立的时候,便连续抚养了好几个失去家庭的孩子,直到他们成家立业。 在父母刚刚成亲的年代,正逢群党纷争,匪乱丛生。 一日,父亲在前往马群的途中,遇见一个男人隐藏在沟壑里。那人对父亲说:“你也是一个男人,所以实话告诉你,我是一个逃亡的人,我既不愿意参加什么党派,也不愿意当土匪烧杀抢掠。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跟自己心爱的女人在一起,过上平安舒心的日子。我并不怕死,我只是担心我的死伤害那个爱我的姑娘的心,你是一个男人,想必理解另一个男人的情感吧?如果理解,就请帮助我圆我的梦。” 父亲便将那位为了爱情而舍身奋争的人,藏匿在菜窖里,直至匪乱销声匿迹之后。家里突然出现的一位异乡人,使母亲大吃一惊,继而恍然大悟。 在父亲的掩护下,侥幸生还的那人在我们家附近搭建了一座窝棚居住下来。不久之后,他回返家乡,回来的时候,却手牵着一头黑毛驴,上面端坐着一位俊俏的姑娘。 当天夜里,两位新人在窝棚里举办了婚礼。父亲成了唯一的客人兼婚礼主持人。 原来,一个在豆腐坊当长工的小伙子,与主人女儿悄悄相爱并且私订终身。不久,这个秘密被主人发现,主人便决定将女儿高价卖给军阀将军做妾,同时把年轻人送给土匪头子,让土匪头子认他做养子。 被卖给将军做妾的女子对心爱的人说:“如果我能活着逃出去,就藏匿在长城垛楼下的土窝里,你要经常到那里看着点。” 后来,年轻人身背父亲赠送的干粮,前往垛楼寻找女子。结果那女子真的应声从土窝里走了出来。 …… “俗话说:‘入乡随俗。’草原是一个热爱并尊重生命的地方。如果想要在这里生活下去,就一定要爱护这里的一草一木。既然你们为了爱情在这里筑巢生活,就应该互敬互爱白头到老。作为礼物,我赠送你们两只母羊和三只山羊。”说罢,父亲举起了酒杯。 时至今日,所有的人早已忘却了那一家人的先人不是蒙古人这一档子事儿。 父亲总是为他人的幸福而殚精竭虑。自从那件事以后,他又抚养了好几个失去双亲、流浪到草原上的孤儿,并给他们取了诸如巴雅尔(喜庆)、吉尔格勒(幸福)、青格勒(欢乐)之类吉祥喜庆的名字,并使他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 “从咱们家里已经走出好几个家庭啦,都是些从四面八方来的贫弱之人。还好,总算成了人模人样地活在尘世上的人啦……”父亲高兴地说着。 于是我们就有了巴雅尔大叔、吉尔格勒小叔等众多的异姓叔叔……父亲也许是出身孤寡,所以自觉孤独,无依无靠,便寻求通过关怀他人来温暖自己孤寂的心灵? 总是听母亲絮叨:“你父亲那个人呀……见不得别人遇到难处,帮他们,跟他们交朋友,让他们成家立业……”这样的话听的次数多了也就习以为常,在潜意识里认为他就是那么一个人…… 父亲,时至今日,我才真正理解了您!人自爱而生,人因爱而高贵! 岁月匆匆,一天天长大的我渐渐地理解了父亲,后来也随着年龄渐增而知晓了父亲内心深处的孤独落寞。 父亲,您虽然双目失明,但心灵之灯却灼灼闪光,为普世之爱而牺牲自己,虽生命短暂灵魂却得以永恒! 有些时代总是喜欢游戏人类的情感。不知什么时候就从什么地方突然冒出些运动,诸如:开垦土地,铲除锦鸡儿、苦艾,建造水库,种田种地……于是,全大队所有男人,开始砍伐树木,种菜种地,牧民们受尽折腾。 在曾是草木葳蕤、鸟语花香、牛羊成群、马群奔腾的原野上挥锹铲地、毁灭苗木,使父亲义愤填膺,深陷痛苦。就在当天夜晚,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在这个不眠之夜,父亲的双眼永远地失去了光明。对此惨景,我永远也不愿猜测。有时我在想,也许他宁愿自己告别光明,也不忍心目睹自己心爱的草原惨遭荼毒。 就在那片茵茵草地上,今日耸立起了一座高耸的枯黄色的沙丘。 每当我长跪在沙丘前给父亲烧纸祭奠时,都似乎能听见他那饮泣慨叹之声。在那悲戚的声音中,夹杂着父亲和故土之间的愀然 心语。 从那一天开始,母亲开始担当起外面的生计,而父亲则留在家中照看起孩子们的吃喝拉撒。 姐姐回忆,父亲宁愿让孩子们的屎尿污染衣襟,也绝不让孩子们的心灵沾染一点肮脏。 “父亲在亲吻你的时候,总是说‘你个坏坏的小白兔’。父亲说,母亲怀孕的时候,他梦见有一只洁白的玉兔坐在自己的怀里。所以父亲总是一边絮叨着‘你个坏坏的小白兔’,一边亲吻着你,很久才离开。”当姐姐说起这些,我总是沉默无语。沉浸在深情父爱之中的我,只要一张嘴,肯定就有成串的泪珠滚滚落下!父爱能使女儿的生命升华成为庄严的盛景!即使那女儿尚在年幼,手脚没洗,甚至连衣服都没穿! 现在,我自己也成为几个孩子的母亲,他们也对我撒娇邀宠,可是我自己何尝不是也暗自希望继续得到父母宠爱。当这一切离我远去时,我只好在孤独中藏匿内心,独自一人品尝追忆中的那一份宠爱。

游牧人笔记 作者简介

海日寒,原名丁玉龙,内蒙古哲里木盟人,蒙古族。著有诗集《遥远的雪山》(蒙古文)、《一个人的穿越》、《空山集》等。现供职于内蒙古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文学翻译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学术专著《新时期蒙古语诗歌中的现代流派》、《蒙古族诗歌现代转型》、《当代蒙古语诗歌综合研究》、《世界经典电影解析》和《本土文化诗学》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