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隋唐史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隋唐史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412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64.1(7.2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隋唐史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1078080
  • 条形码:9787211078080 ; 978-7-211-0780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隋唐史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本书特色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共16卷,分通史和通论两大部分,在对中国传统史学思想进行全面梳理、研究的基础上,纵横论说中国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时代特点和总体精神,是迄今为止中国史学界*部系统反映中国史学思想从先秦到近代整个发展过程的大型学术著作,阐明中国传统史学思想在世界史学史上的地位,向世界展示中国史学精神的深厚底蕴。 通史部分以“通识”的理念展开纂述,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代、明代、清代、近代前、近代后各卷,结合社会与学术文化变动,以开阔的眼光,讨论中国史学思想的变化和风貌,分析各个时代史学思想特点及彼此之间的联系,由此展现出史学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各卷不仅重点研究了史学家的思想,同时还研究了思想家、经学家以及政治家等的史学思想,从而扩大了中国史学思想的研究范围。 中国古代史学思想中的历史运动通变观、天人相关思想、经世致用思想以及史家治史经验、认识等等,是宝贵的史学遗产。《中国史学思想会通》的通论部分从横向上全面概括中国民族史学思想的特点与要义,分历史思维论、经史关系论、历史盛衰论、历史文献学思想与历史编纂学思想各卷,对中国民族史学的思想进行专题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从哲学思维高度讨论中国史学的特点,尤其重视探讨在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历史思维,分析中国传统史学思想在史学理论上的贡献。 《会通》分册题名及作者 第01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总论卷》 吴怀祺著 第02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先秦史学思想卷》 吴怀祺、林晓平著 第03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秦汉史学思想卷》 汪高鑫著 第04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魏晋南北朝史学思想卷》 庞天佑著 第05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隋唐史学思想卷》 牛润珍、吴海兰、何晓涛著 第06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宋辽金史学思想卷》 吴怀祺著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共16卷,分通史和通论两大部分,在对中国传统史学思想进行全面梳理、研究的基础上,纵横论说中国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时代特点和总体精神,是迄今为止中国史学界*部系统反映中国史学思想从先秦到近代整个发展过程的大型学术著作,阐明中国传统史学思想在世界史学史上的地位,向世界展示中国史学精神的深厚底蕴。 通史部分以“通识”的理念展开纂述,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代、明代、清代、近代前、近代后各卷,结合社会与学术文化变动,以开阔的眼光,讨论中国史学思想的变化和风貌,分析各个时代史学思想特点及彼此之间的联系,由此展现出史学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各卷不仅重点研究了史学家的思想,同时还研究了思想家、经学家以及政治家等的史学思想,从而扩大了中国史学思想的研究范围。 中国古代史学思想中的历史运动通变观、天人相关思想、经世致用思想以及史家治史经验、认识等等,是宝贵的史学遗产。《中国史学思想会通》的通论部分从横向上全面概括中国民族史学思想的特点与要义,分历史思维论、经史关系论、历史盛衰论、历史文献学思想与历史编纂学思想各卷,对中国民族史学的思想进行专题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从哲学思维高度讨论中国史学的特点,尤其重视探讨在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历史思维,分析中国传统史学思想在史学理论上的贡献。 《会通》分册题名及作者 第01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总论卷》 吴怀祺著 第02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先秦史学思想卷》 吴怀祺、林晓平著 第03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秦汉史学思想卷》 汪高鑫著 第04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魏晋南北朝史学思想卷》 庞天佑著 第05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隋唐史学思想卷》 牛润珍、吴海兰、何晓涛著 第06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宋辽金史学思想卷》 吴怀祺著 第07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元代史学思想卷》 周少川著 第08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明代史学思想卷》 向燕南著 第09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清代史学思想卷》 王记录著 第10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近代史学思想前卷》 陈鹏鸣著 第11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近代史学思想后卷》 洪认清著 第12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历史思维论卷》 吴怀祺著 第13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经史关系论卷》 汪高鑫著 第14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历史盛衰论卷》 庞天佑著 第15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历史文献学思想卷》 王记录著 第16册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历史编纂学思想卷》 白云著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隋唐史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内容简介

隋唐时期史学思想的历史借鉴思想把对历史盛衰的总结,提高到一新的水平。唐朝是历史盛衰总结思想、历史借鉴思想发展充分的时期。它把历史总结、编修史书作为政府的行为确立下来,官修与私修相结合,历史总结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产生相当大的效应。韩愈、柳宗元等思想家在对待佛教、道教的态度上具有二重性,其史学思想极具有时代特性,其隐示的儒释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的学术趋势对史学思想史的发展,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隋唐史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目录

题记 导言 **节 重视历史借鉴的历史意识 一、大唐王朝高度重视对历史的借鉴 二、历史盛衰的新总结 三、唐初八史的总结 第二节 学术思想变化与史学发展的趋向 一、从魏晋南北朝史学评论说起 二、《隋书·经籍志》的经史观与史学批评 三、《史通》的总结 四、《通典》的通识与经世思想 五、柳宗元学术思想中的哲理性 **编 **章 唐代史馆官修史书思想与史家 **节 史馆的建立与组织 一、唐初修史机构的变化 二、唐代史馆的建立 三、唐代史馆之组织 第二节 官修史书思想与意识 一、功德不朽的历史意识与“君举必书 二、时政记的编纂思想与论争 三、唐代君臣对修史的认识 四、唐代修史思想的变化 第三节 史家群体结构与社会阶层 一、唐代史家群体的形成与演变 二、史家群体结构 三、史家群体的社会阶层 第二章 唐初八史对历史的总结 **节 历史兴亡的探讨 一、帝王之兴,赖累功积德 二、“不有君子,何以能国 第二节 治国与守国经验的总结 一、政治体制 二、治国方略 三、民族关系 第三章 《贞观政要》的当朝史总结与历史教育思想 **节 当朝史总结 一、“贞观之治”的成就 二、“贞观之治”下隐伏的危机 三、“贞观之治”:民本思想的突显 第二节 历史教育思想 一、“为君之道”:以史为鉴 二、“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为人臣之责 三、知百姓艰难,不可放纵:皇室子弟教育的落脚点 第三节 《贞观政要》的特色与影响 一、特色 二、影响 第四章 刘知幾的史学总结与史学思想 **节 刘知幾的治学道路与成就 一、刘氏家族 二、刘知幾的人生道路 三、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刘知幾撰著《史通》的时代与历史总结的趋势 一、刘知幾撰著《史通》的时代 二、历史总结意识的发展 三、史学总结的趋势 第三节 《史通》对唐以前史学的总结 一、刘知幾史学总结的思路与意识 二、刘知幾史学总结的内容与范畴 三、刘知幾史学总结的基本方法 四、刘知幾论史学变化 第四节 刘知幾的直书思想 一、直书论 二、直书思想的渊源 三、直书思想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第五节 刘知幾的史学精神 一、人文精神 二、求实精神 三、疑古精神 四、批判精神 第五章 唐代宗教与史学 **节 佛、道与历史思想 一、佛、道与历史兴亡 二、佛、道与国计民生 三、佛、道与夷夏之争 第二节 宗教与学术思想 一、佛、道与儒学 二、宗教与史学 第二编 第六章 大历年问学术思潮的演变与史学 **节 新春秋学的兴起 一、学术的前提 二、社会政治背景 第二节 新春秋学的价值 一、政治价值 二、开启新学风 第三节 新春秋学对史学的影响 附对《经典释文》的初步考察 一、陆德明的生平与师承 二、《经典释文》的内容及思想特征 三、《经典释文》的特色与价值 第七章 《通典》的历史总结 **节 中唐时期的史学变迁与《通典》的撰述取向 第二节 食货为先与礼教为本的思想纠葛 第三节 杜佑的历史变动观念 第八章 韩愈的史学思想 **节 韩愈的生平与学术地位 第二节 韩愈“道统”论的史学内涵 第九章 柳宗元的史学思想 **节 兼综百家、以儒为本的学术风格 第二节 柳宗元对“天人之际”的探究 第三节 柳宗元对社会历史变迁的思考 第四节 柳宗元的史学观及其史学地位 附韩愈、柳宗元史学思想比较 一、论天人 二、论古今 三、论学术 四、论史职 本卷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隋唐史学思想卷/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作者简介

牛润珍,河北成安人,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明知大学客座教授。研究领域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及方志学。出版有《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古都邺城研究——中世纪东亚都城制度探源》、《陈垣学术思想评传》、《河北通史·魏晋北朝卷》、《河北省志·著述志》等多部著作。 吴海兰,湖北麻城人,历史学博士。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中国史学史、学术史,著有《黄宗羲的经学与史学》等。 何晓涛,浙江新昌人,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学思想史,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现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北京分公司副总编辑。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