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

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

作者:贾海泉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0-01
开本: 32开 页数: 242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10.5(2.8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20.9(5.5折)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9627219
  • 条形码:9787549627219 ; 978-7-5496-2721-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 本书特色

1. 一个人的成功注定是人际关系和谐的结果。所谓的人脉,就是人际关系的张力,“关系网”越大,占有的资源就越多,成功的几率就越高。
2.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环境)会直接影响自身的情绪,而情绪又能左右个体的行为方式和结果,对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甚至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等都会造成重大的影响。所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3.盛势期,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朋友;平势期,你会逐渐明白什么是朋友;到了衰势期,你才能知道到底谁是真朋友。

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 内容简介

如何跟不熟的人聊得来?如何在口误后化解尴尬?如何和新同事打成一片?如何拒绝别人的“为你好”?
因此,读懂社交心理学,学会分析社交矛盾,掌握良好的社交技巧,占领心理博弈的主动权,才能在交锋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 目录

一、 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戴着各种面具演绎“人生如戏”




1.亲属关系:一奶同胞从相互猜忌到*终和解 / 003




2.朋友关系:真正的朋友其实不需要你做什么 / 007




3.同学关系:一种比较干净的“阳春白雪” / 011




4.师生关系:老师,在人与文化之间 / 015




5.雇佣关系:长达三年之久的“保姆之争” / 018




……




二、 职场关系应用心理学:徘徊在写字楼里的“迷茫一族”




1.把工作当成自我发展的平台 / 031




2.快速地适应新环境,谋事和“谋人”同等重要 / 035




3.有效应对职场的不利局面 / 038




4.《劳动法》遭遇的尴尬 / 041




5.实现高效的“智慧工作” / 043




……




三、 婚恋关系应用心理学:那些骑在“围城”城墙上的人




1.利益与美貌缔结的婚姻——爱情多少钱一斤? / 065




2.洞洞裤与露脐衫——被感官激活的本能  / 068




3.个性张扬下的婚姻实况——我的舒服我做主! / 072




4.在指尖飞舞的隐形杀手——手机 / 076




5.恋爱中的“面子工程”——孔雀屏效应 / 080




…… 




四、 亲子关系应用心理学:亲情遭遇的大难题




1.女童莹莹为什么尿床——“改造孩子”的后果 / 102




2.中学生娇娇的偏执为哪般——溺爱的后果 / 105




3.沙沙冷漠的根源在哪里——父母要懂得转换身份 / 107




4.小刚为什么神经过敏——父母是孩子*好的榜样 / 109




5.慧鹏是怎么变为“鸽派”的——“鹰派”父母的弊端 / 111




…… 




五、 人格障碍和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桎梏成长的精神枷锁




1.被公司炒了鱿鱼的“犟货”秦浩——偏执型人格障碍 / 122




2.不合群的女大学生叶敏——分裂型人格障碍 / 125




3在工作中迷失方向的李康——人格特质的匹配规律 / 128




4.总是与同事发生冲突的祥子——冲动型人格障碍 / 130




5.“我型我秀”的紫竹女士——表演型人格障碍 / 132




…… 




六、 神经症和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健康杀手中的一匹“黑马”




1.被恐惧和失眠困扰的年轻人——焦虑性神经症 / 150




2.莫名的恐惧源于不幸的经历——恐惧性神经症 / 154




3.不是病却能把人折磨疯——失眠症 / 157




4.总是感觉自家的门没锁上——强迫性神经症 / 159




5.把一家人折腾垮的老太太——疑病性神经症 / 163




七、 青春期和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成长路上的*道坎儿




1.“小公主”小敏的蜕变——习惯的力量 / 170




2.爱跟同学吵架和动手的小虎——自卑与超越 / 172




3.小雅的“明星梦”——理想化的另一面 / 174




4.圆圆的不幸遭遇——校园暴力 / 176




5.小河顶撞老师始末——师生间的沟通 / 180




……




八、 情绪和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把情绪关进智慧的笼子




1.《三国演义》里的大人物——情绪决定成败 / 219




2.“路怒症”女司机——把情绪关进智慧的笼子 / 222




3.范进中举后为什么疯了——情绪与欲望 / 225




4.“阉割”情敌的背后——情绪与“力比多” / 227




5.中了彩票大奖的王军——情绪摧枯拉朽的杀伤力 / 229




……



展开全部

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 节选

前  言

  五花八门的心理障碍(疾病)已经成为困扰大众*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其危害和影响绝不亚于任何已知的身体疾病。看似不是病的心理疾病,让无数人陷入痛苦的泥沼,甚至告别了世界。

  比如,抑郁症已经成为*危险的健康杀手,世界范围内每年有上百万人因抑郁症而自杀。

  日趋紧张的人际关系让人们彼此貌合神离,甚至连亲情都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压力山大”、焦虑、失眠的职场中人,成了神经症的高发人群。

  一夜情,闪婚闪离,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使很多年轻人徘徊在婚姻的“殿堂”之外。

  人格障碍波诡云谲,让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颓废消沉。

  孩子的厌学问题让家长和老师伤透了脑筋,青春期叛逆的他们让本应和谐的亲子关系变得剑拔弩张。看似阳光的花季少女,竟成为施暴者。一个个稚气未脱的青少年,因为犯罪走进了未成年犯管教所。而那些绝望的孩子,随着他们的纵身一跃,给家长和社会留下了一大堆问号。

  人们在反思,到底怎么了?遗憾的是,谁也给不出令公众信服的答案。

  环境的问题吗?性格的问题吗?三观的问题吗?似乎都有关系,但似乎又都不全面。

  从求学到踏入社会工作,我们都处在各种相互交错的关系网中,而自己就像网上的一个结,不能逃离,也注定无法逃离。

  一个人的成功注定是人际关系和谐的结果。所谓的人脉,就是人际关系的张力,“关系网”越大,占有的资源就越多,成功的几率就越高。

  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人体健康的润滑剂。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情绪决定心境,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决定情绪的优劣。从肌体健康的角度来看,情绪也能决定人体各个系统的运转质量。

  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能决定人生的成功,还能影响身体的健康,说它是必修课决不为过。

  那么,怎样才能营造理想的人际关系,让人生精彩、事业有成呢?

  这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总结和领悟。

答案就在书里,开卷寻找吧。
【免费在线读】
2.朋友关系:真正的朋友其实不需要你做什么

  可以这样讲,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能用“朋友”做注解,但我感觉“朋友”这两个字如今被亵渎了。友谊固然有深浅,但也不能轻易拿这两个字开玩笑。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我有一位开广告公司的朋友,他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面前差点破产:一场罕见的台风把他辛苦搭建的一块超大广告牌从楼顶刮了下来,砸坏了十几辆摩托车,还砸伤了几个人。

  那时是晚上十一点,他在现场打电话让我过去。我远远地就看到了他站在马路边的孤独背影,在冷风细雨中甚是凄凉。

  我走过去,站在他身边轻轻地问了一句:“我能做点什么?”他并没回头,只是望着那堆破烂不堪的瓦砾说:“不需要你做什么,你站在我身后就行。”

  就在那一瞬间,我重新定义了“朋友”这两个字的意义:真正的友情并不需要物质,需要的或许仅仅是一种心灵上的默契和精神上的支撑。

  有一位咨询者向我大倒苦水,他说实在看不明白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问我有没有鉴别的方法。我说这不难,要看一个人处在什么时期了。

  从“势”(形势)的维度看,人的一生大致会经历三个“势期”:

  一是“盛势”期,也就是*辉煌的时候,基本上是有钱有势有地位。这时候,你会“朋友遍天下”,在友情方面出现一边倒的不对称关系,即:大家都认为你是他们的朋友。

  二是“平势”期,也就是平平淡淡,不求人也没人求。这时候,你的朋友会趋于减少,人际关系也会趋于稳固。

  三是“衰势”期,也就是你处于落魄之际。这时候,你的朋友可能所剩无几,友情方面也会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即:你认为大家都是朋友,而大家却不这么认为。

  盛势期,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朋友;平势期,你会逐渐明白什么是朋友;到了衰势期,你才能知道到底谁是真朋友。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当你真的一无所有,需要有人无私地支援你时,能站出来的那些人就是真正的朋友。

  所谓朋友关系,除非一起患过难,或真正地“志趣相投”,否则很容易转化成利益关系。因为,被利益关系捆在一起的只能算合作伙伴,不能叫朋友。所以,多数朋友关系会“树倒猢狲散”,利益不存在了,朋友也做不成了。

  当然,我们差不多都是凡人,都处在“平势期”——这时候,朋友的界限通常会模模糊糊,维持在你好我好的状态:谁遇到了困难,大家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衬一把;有什么好事,大家也都会过去捧捧场。

  这时候,你只要懂得尊重对方,给对方留面子就可以了。

  有些人会以礼金的轻重来划分朋友的等级,比如谁给的礼多谁就是好朋友。不能说这话毫无道理,但也不是*的。

  我曾有一个异地朋友,他的家庭条件很差,靠摆摊卖小吃维持生计。有一年,我遭遇车祸,他得知消息后连夜赶了过来,把一个黑塑料袋放在桌子上,说临时凑了这些钱,如果有需要他回去再凑。

  望着满头大汗且有些愧疚的他,我潸然泪下,当时就断定:这是值得用心交的朋友。

  从个人角度出发,无论是利益的角度,还是感情的角度,还是先别太主观地拿别人当朋友。这句话听上去很没人情味,实际上是对自己好。人家主动“给”,是人家拿你当朋友,这说明你人缘好,或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但你主动跟人家“要”,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有些女性很依赖闺密,如果双方都需要彼此依赖,那叫“情感补偿”,但很容易变味;如果只是一方有需求的话,闺密关系估计也很快会“崩盘”。

  也有人认为,只要成功了,朋友自然会围在你身边。但是,成功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地位和财富的成功;二是人格(包括知识和荣誉)的成功。所以,围在地位和财富成功者周围的多数不是朋友,而能围在人格成功者周围的基本就是真朋友。

  有些人很注重友情,希望周围的人能像江湖好汉一样肝胆相照,这个初衷很好,但多数人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朋友千万个,知己一二人。知己才是高境界上的朋友,但我们不是钟子期,所以也就不要奢望能碰到俞伯牙——生活中能有几个懂你的人,那就已经是值得幸运的事了。

  知己可遇不可求,朋友还是抱团取暖的多,一起旅旅游,喝喝小酒,聊聊天打发下时间,能让彼此不太寂寞就好。

朋友是人生路上的一棵树,路过时可以避避雨、遮遮阳,就此歇歇脚,但路终究还要靠自己走。

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 作者简介

贾海泉,1967年生,山东滨州人,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作家,大催眠理论的提出者和推广者。已出版《心理诊所的私密档案》《不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心理咨询师执业手记》等作品。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