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财经新闻报道实务教程

财经新闻报道实务教程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9-01
开本: 26cm 页数: 217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4.8(5.5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财经新闻报道实务教程 版权信息

财经新闻报道实务教程 内容简介

  《财经新闻报道实务教程(第2版)》紧贴实践,注重对现实操作的指导性和可读性,故写作中既有历史的深度再现,又有理论的通俗呈现。为此,笔者在每章节之后着意于对相关财经报道经典作品进行解读分析,由此开阔读者的视野,增强其对实践的理解。为使读者更容易把握本教材的特点,本教材每个章节都设计了内容提要,课后设计了练习题。总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深入分析与通俗表达的结合,以及适合中国国情的写作风格,是本教材的特点。

财经新闻报道实务教程 节选

  《财经新闻报道实务教程(第2版)》:  一、独立话语的初建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内,经济报道是缺乏自身特性的,其显著的特征便是写作中的“万能”模式。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报道冲破泛政治化和价值取向的单一化困境具备了社会基础,而这正是刻板的“万能”模式得以颠覆的前提。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市场经济行为的活跃,新经济领域的开辟和拓展以及新的经济现象和问题的出现,为经济报道开辟报道领域和寻求新的报道方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媒体对经济报道的重视,新生的经济类媒体的涌现,以及媒体之间激烈的市场化竞争,都为经济报道构建独立的报道话语和形成个性化的报道品质开辟了道路。  经济体制的彻底变革,使得市场中的经济主体和游戏规则发生了变化,公司成为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主体。同时,资本、金融市场的形成和扩张,股票、基金、债券、期货、保险、外汇买卖、个人理财等新经济现象的呈现等,这一切都对经济新闻报道的对象、领域提出了新要求。改革开放前,经济报道选题狭隘,陷于“工业围绕产值转,农业围绕季节转,商业围绕节日转,市场围绕柜台转”的怪圈中。改革开放后,选题视野狭窄的历史得以终结:经济报道从过去只注重宏观政策领域扩展到关注具体的市场主体;从过去只注重生产领域扩展到全面聚焦流通、分配和消费领域。同时,新生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又为经济报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鲜选题。  改革之初,类似于“租赁业究竟姓社还是姓资”的大讨论以及“关广梅现象”式的报道,在展现和思考人们困惑的经济体制和经营方式问题的同时,也革新了经济报道的报道模式,这一时期深度报道的被引进便是明证。这一全新的报道方式对于打破“万能”模式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因为深度报道注重事件前因后果的探寻,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为要务。所以可以这样说,深度报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经济报道的刻板面目。  2000年前后,一批新锐财经媒体崛起,同类媒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寻求报道方式的突破成为各路英豪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至此,市场经济体制已得到长足发展,但由于法治建设滞后,急骤变迁的中国社会中种种矛盾逐渐呈现,这样的社会背景为调查性报道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财经》杂志以2000年10月发表的封面调查性文章《基金黑幕》为起点,2001年连续发表了《庄家吕梁》《银广夏陷阱》《谁在操纵亿安科技》等文,带动了调查性经济报道的兴起。这些报道犹如重磅炸弹,引发股市、证券业的风波骤起,也引起社会、学界、业界对相关黑幕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财经时报》等分别跟上,纷纷揭露‘坐庄内幕,,三大证券报及  报道领域的拓展、报道方式的丰富又促进了经济报道理念的变迁,“经济报道主体对象实现了从计划到市场的换位,经济新闻选题立意实现了从一元价值向多元价值的转换”,“经济新闻写作方法实现了从工作业务型向生活综合型的换位,价值取向从‘指令传递型’转向‘消息传导型”’。②而“消息传导型”经济新闻被接受和认可,为压抑多年的经济新闻的信息传播功能的释放创造了条件,经济新闻开始向“新闻本位”回归。  经济生活的进步与日益繁荣,百姓经济实力的提升,使得他们对于消费品的需求增加;同时,百姓的身份也开始发生变化:由单纯的消费者转变为投资者。这促进了经济新闻服务意识的萌生,即自觉地满足百姓对于商品信息的需求以及投资产品信息的需求。同时,学界和政府对于媒体性质的认识也获得实质性的突破,即“双重属性”③的确认,这也从根本上剥去了束缚经济报道发展的沉重枷锁。以上种种为经济新闻功能的多方位开发创造了很好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前提。  不仅经济信息的传播作用和服务功能得到回归,经济新闻的社会干预力也在不断增强。2000年前后兴起的调查性报道,使急骤变迁的中国社会所引发的种种矛盾得以通过媒体大白于天下。调查性报道所凝聚起来的强势舆论,使经济报道的舆论监督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可以说,由长期“失察”向“明察”转变的经济报道促进了中国经济建设的良性运转和社会环境的净化。  冲破“万能”模式主导之后,经济报道获得新生,从时政新闻、法制新闻、社会新闻等类别中分离出来,在报道领域的选择、报道视角的撷取、报道方式的设定、报道语言的使用等方面都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在这一时期,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作用的经济报道开始摆脱长期的边缘化和非主流角色,进入主流报道领域。  请阅读以下两条报道,感受这一时期经济报道的特色。  ……

财经新闻报道实务教程 作者简介

  赵智敏,女,1973年8月生,汉族,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3月在香港城市大学媒体系访学。2014年9月到2015年8月,被选拔为2014年度河南省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挂职人员,在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挂职。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媒体与新闻系做访问学者。2002年7月至今,主讲“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评论”“财经新闻”等课程,主持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中国新闻学60年(1949-2009)”,2009年度郑州大学教改项目“财经新闻课程的设置与创新”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