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8-01
开本: 21cm 页数: 16,321页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中 图 价:¥13.5(3.4折) 定价  ¥3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638168
  • 条形码:9787511638168 ; 978-7-5116-381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分八章, 内容包括: 小龙虾养殖概况及效益分析 ; 小龙虾生物学特性 ; 小龙虾生态养殖场的建设 ; 小龙虾种苗繁殖技术 ; 小龙虾养殖技术 ; 小龙虾营养与饲料 ; 小龙虾病害防治 ; 小龙虾养殖实例。

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目录

**章 小龙虾养殖概况及效益分析
**节 小龙虾现状
一、小龙虾简介
二、小龙虾的食用价值
三、小龙虾的食用历史
第二节 小龙虾养殖效益分析
一、小龙虾消费市场分析
二、小龙虾养殖状况分析
三、小龙虾养殖效益分析

第二章 小龙虾生物学特性
**节 小龙虾的来源与分布
第二节 小龙虾的形态特征
一、外部形态
二、内部构造
第三节 小龙虾的生活习性
一、小龙虾的食性与生长特征
二、小龙虾的行为特征
三、小龙虾生活环境特征
第四节 小龙虾的繁殖习性
一、性成熟
二、繁殖季节
三、繁殖行为
四、产卵与繁殖量
五、受精卵孵化
第五节 澳洲淡水小龙虾
一、澳大利亚小龙虾形态特征
二、澳大利亚小龙虾生活习性
三、澳大利亚小龙虾繁殖习性

第三章 小龙虾生态养殖场的建设
**节 养殖场选址
一、选址要求
二、水源环境要求
三、土质要求
第二节 生态健康养殖场规划建设
一、精养池塘建设
二、作物混养池塘建设
第三节 生态健康养殖场设施准备
一、进水系统
二、排水系统
三、增氧系统
四、投饵系统

第四章 小龙虾种苗繁殖技术
**节 土池仿生态育苗法
……

第五章 小龙虾养殖技术
第六章 小龙虾营养与饲料
第七章 小龙虾病害防治
第八章 小龙虾养殖实例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节选

**章 小龙虾养殖概况及效益分析 **节小龙虾现状 一、小龙虾简介 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软甲亚纲(Malacostraca)、十足目(Decapoda)、螯虾科(Cambaridae)、螯虾亚科(Cambarinae)、原螯虾属(Procambarus)中的经济虾类的称呼,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是其中*具渔业经济价值的一种。在我国不同地区还有很多地方称呼,如:蝲蛄、螯虾、淡水小龙虾、龙虾等。小龙虾原产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20世纪初,将其作为牛蛙饵料由美国移殖到日本的本州,30年代末又由日本引入中国。在南京和滁县附近地区生长繁殖,后沿长江流域自然扩散,20世纪80年代至 90年代初,人们将其作为养殖对象引至各地。现已分布于我国十几个省市,在有些地方已成为一些湖泊和沟渠的优势种群。 澳洲淡水小龙虾学名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又名四脊光壳南螯虾,野生种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北部及新几内亚南部,是目前世界上较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类之一(图1-1-1)。20世纪,人们所吃的澳洲淡水小龙虾必须从澳大利亚空运至香港再转至内地,价格昂贵。因澳洲淡水小龙虾富含蛋白质、钙及多种氨基酸又低脂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地区陆续引进发展商业养殖。1992年引入我国,*早作为观赏虾,后来开发为食用,目前在上海、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消费量非常大,是淡水小龙虾中的高档品种。澳洲淡水小龙虾个体大,是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的3倍以上,生长速度快,养殖3个月能长到100克,是克氏原螯虾的4~5倍。其肉味鲜美,和克氏原螯虾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市场售价为120~160元/千克,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图1-1-1克氏原螯虾和澳洲小龙虾对比 二、小龙虾的食用价值 1小龙虾的营养价值 小龙虾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优质水产品,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186克,脂肪16克,糖类08克,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矿物质中钾、铁、钙、磷、钠、镁等元素的含量丰富。特别是占体重5%左右的小龙虾肝胰腺(俗称虾黄),则更是味道鲜美。小龙虾含有人体所需要的8种氨基酸,氨基酸组成优于肉类,不但包括异亮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等,而且还含有一般脊椎动物没有的精氨酸。红壳小龙虾的肉质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青壳虾,而脂肪比青壳虾要低一些。虾黄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虾黄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其中氨基酸的种类比较齐全、含量高,尤其是食用部分的氨基酸含量比一般畜禽肉高,比一般河虾高,并同海虾相近,甚至有的氨基酸含量比海虾的还要高。不可食部位也含有大量游离氨基酸,特别是头胸部的含量相当丰富。 2小龙虾的药用价值 小龙虾有很好的食疗作用,虾肉中几种主要微量元素锰、铁、锌、钻、硒以及对提高机体自身免疫有益的金属元素锗和常量元素钙的含量也比海虾和河虾的高。从总体上来说,虾中微量元素主要富集在头壳中,尤其是钙和锰在头壳中的含量相当高。头壳中的含钙量大的约是肉质部的53 倍,含锰量大约是 6 倍。从成分来看,小龙虾肉质的营养价值很高,占全虾质量861%的头壳中也包容了全虾约 80%的游离氨基酸和90%以上的微量元素。小龙虾与其他虾类相比锰、铁、锌、钙等含量较高且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地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同时又富含能刺激抗毒素的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疾病能力密切相关的硒和锗,是其他食材很难相比的。 小龙虾其体内含有较多的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具有很好的补肾、壮阳、滋阴、健胃的功能。经常食用不仅可以使人体神经与肌肉保持兴奋、提高运动耐力,而且还能抗疲劳,防治多种疾病。小龙虾具有较强的通乳作用,但不宜与含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等同食,否则不仅会降低蛋白质营养价值,而且鞣酸和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结合物还会刺激肠胃,引起人体不适,出现呕吐、头晕和腹痛腹泻等症状。小龙虾壳可以入药,它对多种疾病均有疗效,将蟹、虾壳和栀子焙成粉末,可治疗神经痛、风湿、小儿麻痹、癫痫、胃病及妇科病等,能化痰止咳,促进手术后的伤口愈合,美国还利用龙虾壳制造止血药。 3小龙虾的工业价值 虾头和虾壳也含有20%的甲壳质,经过加工处理能制成可溶性甲壳素和壳聚糖,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行业。虾头、虾壳晒干粉碎后,还是很好的动物性饲料。从龙虾的甲壳里提取的甲壳素被欧美学术界称之为继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五大生命要素之后的第六大生命要素,可作为治疗糖尿病、高血脂病征的良方,是 21世纪医疗保健品的发展方向之一。龙虾比其他虾类含有更多的铁、钙和胡萝卜素,这也是龙虾壳比其他虾壳颜色效果更佳的原因,目前已经有工厂开始利用小龙虾壳提炼胡萝卜素。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医药、轻工、饲料、农业、环保和日用化妆品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虾头和虾壳的开发利用大有潜力,应充分重视这一宝贵资源,变废为宝。 三、小龙虾的食用历史 小龙虾是一种世界性的食用虾类。18世纪初,欧洲人和美洲人在湿地捕捉小龙虾,起初是将它作为工作之余的观赏动物,仅供娱乐之用,用途较多的也只是当鱼饵用。后来,地处龙虾产区的居民,从家园附近的小沟或沼泽地中捕获龙虾供自家食用。18世纪末就成为欧洲人民的重要食物源,其经济及营养价值被得到充分认识。随着欧美工业的发展,在人口密集的地区,有很多饭店逐渐用龙虾做菜,这样使天然的龙虾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即从单纯的鲜活龙虾买卖,发展为专门的龙虾加工业。其中小龙虾体型比其他淡水虾类大,头大身小肉少壳多,肉质具腥味,因而被多制成辣味料理以掩盖其本身异味。小龙虾在美国是很常见之料理食材,通常和马铃薯玉米水煮搭配卡疆粉(Cajun)调味。在美国,当地食用的小龙虾有98%均产自路易斯安娜州,当中有70%在州内食用,路易斯安那州在1983年将小龙虾选为州代表动物,并且每年都举办“龙虾节”。小龙虾在全世界形成了“红色风暴”的饮食文化。 我国食用小龙虾的历史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主要是南京地区,70年代初期随着小龙虾在长江流域的快速扩散,采捕和食用小龙虾的地区逐步增加,在80年代中后期在饭店已出现销售小龙虾,到90年代后由于消费者对小龙虾的认识和媒体的广泛宣传推广,国内大中城市的消费日益火爆。小龙虾食品已普遍进入国内的饭店、宾馆、超级市场和家庭餐桌。江苏省盱眙县每年都举办“龙虾节”,湖北潜江专门以发展小龙虾产业为主要经营对象,“潜江龙虾”已经形成妇孺皆知的品牌。小龙虾饮食逐渐在中国形成了龙虾饮食文化,龙虾产业在中国逐渐成熟。盱眙“十三香龙虾”、熟冻龙虾仁、整肢龙虾等产品已远销至美国、欧盟、瑞典及中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加工出口创汇产品(图1-1-2、图1-1-3)。 小龙虾作为一种渔业生产和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我国广泛开展了关于小龙虾的各方面研究,据报道湖北江汉艺术职业学院还专门成立了“龙虾学院”,主要设置了烹饪、市场营销等专业;江苏盱眙技师学院于2017年开设了水产养殖专业(龙虾方向)弹性学制班,专门培养小龙虾养殖技术人员。我们要充分提高对小龙虾的认识,认真研究,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一水产资源,积极开展小龙虾的综合利用。 图1-1-2小龙虾一二三产产值比例 图1-1-3小龙虾出口情况走势图 第二节小龙虾养殖效益分析 一、小龙虾消费市场分析 小龙虾比其他淡水虾类好养得多,它具有抗病能力强、食性杂、生长快、繁殖力强及对水域大小要求低等优点,因此完全可以进行人工养殖。养殖投资成本低,是非常适合普通投资者和家庭农场养殖的品种。 国内国际市场对小龙虾需求量巨大。欧美国家是小龙虾的主要消费国,美国年消费量8万余吨,本国只能供应30%。15世纪时,瑞典只有贵族以及上流社会才吃得起小龙虾, 为了怕这些宝贵的娇客消逝,早在1878年,政府曾经立法明文规定制止民众在6月和7月捕捉小龙虾,到了1960年解禁,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小龙虾,吃小龙虾蔚为风气。每年举行为期3周的螯虾节,全国上下不仅吃螯虾,人们的餐具、衣服上绘制螯虾图案,情景十分隆重,瑞典每年小龙虾进口量就达到10万余吨。西欧市场一年消费小龙虾8万余吨,本国产量仅1万余吨。国际市场对小龙虾需求量大,市场缺口较大(图1-2-1、图1-2-2)。 图1-2-1瑞典龙虾节产品 图1-2-2瑞典龙虾节 以前,我国生产的龙虾大部分出口创汇。近年来,国内小龙虾消费量猛增,南京、上海、北京、杭州、常州、无锡、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一年的消费量都在万吨以上。据相关资料显示,南京人偏好大个头的红壳虾,平均每天要吃60吨,2014年端午节一天吃了130吨。上海日均消费小龙虾80多吨,而且偏好青壳虾。2014年武汉小龙虾市场日均销量为100吨。据统计,2005年南京市场上40~60只/千克的小龙虾市场价格为17元/千克,2006年价格为25元/千克,2017年达到70余元/千克。小龙虾规格达到20克以上就可以上市,个体越大价格越高。据统计,仅2017年“五一”小长假3天,十万余外地食客赴潜江吃虾,1 000多家餐饮店卖了500吨以上的小龙虾,营业额达1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湖北省专营小龙虾餐馆数量超过15万家,餐饮消耗小龙虾247万吨、同比增加978%,小龙虾餐饮产值达33262亿元、同比增加30%。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大的小龙虾消费地,国内和国外市场的缺口给小龙虾产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图1-2-3~图1-2-6)。小龙虾加工企业、餐饮名店瞄准商机,推出油焖大虾、清蒸虾、茴香整肢虾、麻辣虾球、泡椒小龙虾等上百个线上小龙虾品种,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涌现出了一批线上名牌。通过互联网线上推广,把小龙虾推向全国。网上卖麻辣虾球等熟食,2016年上线后就卖了4 000多万元。“互联网+”时代,小龙虾早已插上电商翅膀,就连鲜活小龙虾也通过网络爬向了全国。2017年小龙虾交易中心实现了“互联网+小龙虾+流通”的全国独有模式(图1-2-7)。早期小龙虾主要靠捕捞,但市场缺口越来越大,捕捞环境中的野生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开展人工养殖不但能弥补自然资源产量不足,还能促进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图1-2-3湖北潜江龙虾节 图1-2-4江苏盱眙龙虾节 图1-2-5东湖龙虾主题雕塑 图1-2-6安徽合肥龙虾节 图1-2-7小龙虾出塘价格走势图 二、小龙虾养殖状况分析 早在20世纪初期,前苏联就实施了大湖泊人工放养小龙虾苗,并在1960年成功进行了虾苗工厂化培育。美国在很早前就采用稻田养殖模式,1965年养殖面积达到105万亩(15亩=1公顷。下同),2000年达到90万亩,年产量达到3万吨以上。澳大利亚有300多家淡水小龙虾养殖场,小龙虾养殖已经形成规模。 我国进行小龙虾养殖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面积养殖主要集中在江苏、湖北、湖南、安徽和浙江等省。目前湖北省有潜江五七油田的“油焖大虾”和宜城的“宜城大虾”两个品牌;江苏有“盱眙十三香龙虾”;安徽有“麻辣大虾”等地方品牌。据统计,截至2016年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900万余亩,产量近90万吨,湖北、安徽、江苏为全国小龙虾养殖前三甲(表1-2-1)。2016年,湖北年产小龙虾489万吨,创造综合效益7233亿元,为全国小龙虾生产**大省;江苏省养殖总面积60 余万亩,年产值超过200 亿元;安徽年产量近11万吨,年产值近200亿元。2007年至 2016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由2655万吨增加到 8523万吨,增长了 221%,捕捞量468万吨,总产量为8991万吨,我国已成为世界*大的小龙虾生产国。 表1-2-12012—2016年五个主产省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情况单位:万亩/万吨 地区 年份 湖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南 面积产量面积产量面积产量面积产量面积产量 2012263302264837326857235833602 2013301347563883346586923588456027 20143685393618869693224605711035 20153787433623975972256173508175 201648748962396580611782665211256 亩均产/千克1004115489146152507750 (引自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7年) 三、小龙虾养殖效益分析 小龙虾供需矛盾突出,价格稳定在30元/千克左右,*高达到80元/千克,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小龙虾养殖经济效益受到苗种价格、养殖规模、养殖模式、饲料价格、市场销售、养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养殖户要通过规范性生产和管理,减少养殖的盲目性,以提高养殖成功率和养殖效益。从全国养殖情况来看,小龙虾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精养、池塘混养、稻田养殖、藕田混养、虾蟹混养等模式。据统计,各种养殖模式小龙虾单位面积产量上看,池塘精养模式﹥套养沙塘鳢模式﹥甲鱼混养模式﹥水芹菜、虾、鱼轮作模式﹥河蟹混养模式。各种养殖模式,在正常养殖情况下,综合养殖利润在06万~08万元/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投入成本在015万~055万元/亩(不包括初次建塘费用)。在湖北、安徽、江西等省主要进行稻田养殖,稻田养殖模式下总养殖效益可提高02万~08万元/亩。在藕田中套养小龙虾产值可增加03万余元。 第二章小龙虾生物学特性 第二章 小龙虾生物学特性 **节小龙虾的来源与分布 小龙虾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东南部,又名美国螯虾、路易斯安那州螯虾。现已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及南美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个世界广泛分布的品种。非洲本来没有该虾分布,但由于欧美市场对淡水螯虾产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位于西非洲的肯尼亚在20世纪70年代从北美洲引进该虾饲养,于20世纪80年代初成为欧洲淡水螯虾的主要供应国之一。 1929年小龙虾传到我国南京近郊,开始在我国繁衍。由于其适应性广,繁殖力强,无论江河、湖泊、池塘、水田、沟渠都能生活,甚至一些其他动物难以生存的富营养化水体也能正常生活。经过80多年的扩展,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种群稳定的外来物种。小龙虾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中南、华南及我国台湾省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我国已经成为淡水小龙虾产量大国和出口大国,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龙虾生物种群比较大,已经成为我国淡水螯虾的主要产区。 第二节小龙虾的形态特征一、外部形态1形态特征 小龙虾体表披着一层光滑的坚硬外壳,由几丁质、石灰质等组成,体色呈淡青色、淡红色。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稍大,背腹略扁平,头胸部与腹部均匀连接。头部6节和胸部8节愈合而成,被头胸甲包被,头胸甲背面前部有4条脊突,居中两条比较长和粗,从额角向后伸延;另两条较短小,从眼后棘向后延伸。这4条脊突是该虾与淡水螯虾区别的显著特征。小龙虾善于爬行,头胸部附肢共有13对。头部5对,前2对为触角,细长鞭状,具有感觉功能。栖息和正常爬行时触须均向前伸出,若受惊吓或受攻击时,两条长触须弯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击。后3对为口肢,分别为大颚和**、第二小颚。大颚坚硬而粗壮,内侧有基颚,形成咀嚼器,内壁附有发达的肌肉束,利于咬切和咀嚼食物。胸部胸肢8对,前3对为颚足,后5对为步足。第1~3对步足末端呈钳状,第4~5对步足末端呈爪状。第2对步足特别发达而成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发达,并且雄性龙虾的前外缘有一鲜红的薄膜,十分显眼。雌性则没有此红色薄膜,因而成为雄雌区别的重要特征。尾部有5片强大的尾扇,母虾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内弯曲,爬行或受敌时,以保护受精卵或稚虾免受损害(图2-2-1)。 小龙虾成熟个体为暗红色,未成熟个体为青色或青褐色,有时还为蓝色。小龙虾的体色常随栖息的环境不同而有变化,如生活在长江中的小龙虾成熟个体呈红色;未成熟个体呈青色或青褐色;生活在水质恶化的池塘、河沟中的小龙虾成熟个体常为暗红色,未成熟个体常为褐色甚至黑色。这种特色的改变是对环境的适应,具有保护作用(图2-2-2、图2-2-3)。 图2-2-1小龙虾腹部的附肢和尾扇 图2-2-2优质水环境中 生长的小龙虾 图2-2-3污水环境中 生长的小龙虾 2雌雄性别特征 小龙虾雌性和雄性在外形上有很大差别。雄性体形较雌性更大,螯足粗大壮硕,棘突长而明显,且螯足的前端外侧有一明亮的红色软疣,**附肢和第二附肢特化成角质的交接器。雌性螯足比雄性略小,第三步足基部有一圆形的开孔为其生殖孔,雌虾**腹足退化很细小,其他腹足为羽状,便于击动水流(图2-2-4、图2-2-5)。 图2-2-4雄性小龙虾(♂) 图2-2-5雌性小龙虾(♀)

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作者简介

王建国(1981.2-),男,江苏姜堰人,副教授,现为江苏省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2016年6月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生物学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淡水名贵水产品苗种繁育、疾病防控与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2015-2016年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在《fishandshellfishimmunology》发表论文1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