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二战后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研究

二战后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研究

作者:张耀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58.5(7.5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二战后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132268
  • 条形码:9787520132268 ; 978-7-5201-322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二战后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研究 本书特色

张耀军著的这本《二战后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研究》共四章,**章对二战后至今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第二章分析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的三种基本形式;第三、第四章分析影响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的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结语部分对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的发展走势进行观察思考。

二战后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研究 内容简介

这是国内首部系统研究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的专著。左翼政党联盟在西欧国家由来已久,分布广泛,影响较大。本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个案与综合研究相结合、国别与地区相兼顾等研究方法,详尽梳理了二战以来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的起源、动因、发展历程、结盟形式、制约条件、未来走向等,透彻解析西欧左翼政党联盟兴衰成败的规律性特征及其对西欧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影响,详细阐释一国选举制度、社会结构和政党体制与政党联盟乃至政治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本书对于推进我国西欧政党政治、欧洲政治研究以及深入了解欧洲政党理念、社会思潮,进而开展对欧外交特别是政党外交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作为他山之石,对于推动构建中国特色政党学说和理论范式亦有学术参考价值。

二战后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研究 目录

导 言
**章 二战后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的曲折发展历程
  **节 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由盛转衰(20世纪4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
  第二节 西欧左翼政党联盟有限复兴(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
  第三节 冷战后西欧左翼政党联盟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
  第四节 西欧左翼政党联盟步入低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
  小 结
第二章 二战后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的基本形式
  **节 西欧左翼政党选举联盟
  第二节 西欧左翼政党议会联盟
  第三节 西欧左翼政党执政联盟
  小 结
第三章 影响二战后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的制度性因素
  **节 选举制度对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的影响
  第二节 议会制度对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的影响
  第三节 政府体制对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的影响
  小 结
第四章 影响二战后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的社会性因素
  **节 社会结构:维度及影响
  第二节 社会结构与左翼政党联盟:个案分析
  小 结
结 语 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的发展走势及观察思考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二战后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研究 节选

  《二战后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研究》:  (一)荷兰和丹麦  荷兰共产党在1986年5月的大选中遭到战后以来*惨重的失败,选票锐减三分之二,失掉在议会中仅有的3个议席,被完全排除在议会之外。为了生存,荷兰共产党走上“绿化”道路,在1989年大选中与激进政治党、和平社会党①和福音人民党组成了“绿色左翼”联盟。1991年6月15日,荷兰共产党正式宣布解散。联盟成立后,对于各参加联盟的政党在选举中的表现均有所助益。1986年,荷共在议会中已没有席位,激进政治党只有2个席位,和平社会党只有1个席位。1989年6月,三党联合参加了欧洲议会选举,得票率由原来的5.6%上升到7%。1989年,刚成立的“绿色左翼”联盟在荷兰大选中获得了6个议席;在1994年的大选中,“绿色左翼”联盟获得5个议席;在1998年的大选中获得了11个议席,在政党林立的荷兰政坛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与荷兰共产党处境相似,1989年丹麦共产党、共产主义工人党及一些反欧盟势力等左翼小党也组成了带有明显“绿化”色彩的“红绿联盟”。  (二)芬兰  20世纪70年代兴盛一时的芬兰左翼政党联盟随着冷战因素的减弱而逐渐衰落。芬兰共产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得选票便不断下降,社会影响力也不断降低。1983年离开政府后,芬共便再未进入过政府。1984年芬共党内长期存在的不同派别公开分裂,该党一分为二。与此同时,芬兰政坛却不断右倾,继1987年农民党在大选中落败,战后很少入主政府的保守党加入政府,组建起战后**个非“中左派”政府。1991年,芬兰出现了战后**个“纯资产阶级政府”,多年执政的社民党落败。面对严峻的形势,1990年,芬共与芬盟共同组成了芬兰左翼联盟(Left-Wing Alliance),左翼联盟成立后,芬兰妇女民主联盟(芬共的妇女组织)随即宣布加入。1986年从芬共分裂出去的芬共(团结派)在面临较大生存压力的情况下,也决定参与左翼联盟的活动。①重组后的芬兰左翼联盟在1991年的大选中获得19个议席,在1995和1999年的选举中分别获得22个和20个议席,虽然不及20世纪80年代以前议席的一半,但基本上遏制住了衰落的势头,并于1995-2003年与社民党、保守党以及绿党等组成“彩虹政府”,这也是芬兰历史上左翼政党(联盟)与保守党首次“大联合”执政。  (三)希腊  1989年1月,希腊共产党、希腊左翼党(原希共国内派,1987年改为左翼党)、统一民主左翼党、新进程党和民主社会主义党等9个左翼小党、组织及一些左翼人士联合组建了“希腊左翼与进步联盟”(简称“左联”)。1991年6月,希腊共产党发生分裂,希共主体退出“左联”,但是在由111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中有将近一半的中央委员——13人的政治局中有5人,14人的议员团中有7人退出希共,加入了“左联”。  ……

二战后西欧左翼政党联盟研究 作者简介

  张耀军,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曾入职***,常驻泰国使馆、加拿大卡尔加里总领馆,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国家一带一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高级研究员,从事国际关系、数字外交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