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重庆阴条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重庆阴条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作者:邓洪平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7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4.8(6.0折) 定价  ¥10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重庆阴条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版权信息

重庆阴条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本书特色

重庆阴条岭*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2423.1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851.2公顷,缓冲区面积6238.4公顷,实验区面积8333.5公顷。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境内,范围在东经109°41′19″-109°57′42″,北纬31°23′52″-31°33′37″之间。西南大学从2011起到2014年,历时4年,先后6次,对保护区自然地理环境、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植被以及社区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科学考察,同时,在对以往科考资料整理分析基础上编写了此书。本书主要包括自然地理概况、调查内容和方法、植物物种多样性、植被、动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主要保护对象、社会经济与社区共管、自然保护区评价、管理建议等共十章,对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尤其是珍稀濒危及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等进行了揭示。同时,对资源现状与保护价值进行了分析评价。

重庆阴条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内容简介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2423.1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851.2公顷,缓冲区面积6238.4公顷,实验区面积8333.5公顷。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境内,范围在东经109°41′19″-109°57′42″,北纬31°23′52″-31°33′37″之间。西南大学从2011起到2014年,历时4年,先后6次,对保护区自然地理环境、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植被以及社区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科学考察,同时,在对以往科考资料整理分析基础上编写了此书。本书主要包括自然地理概况、调查内容和方法、植物物种多样性、植被、动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主要保护对象、社会经济与社区共管、自然保护区评价、管理建议等共十章,对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尤其是珍稀濒危及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等进行了揭示。同时,对资源现状与保护价值进行了分析评价。

重庆阴条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目录

第1章 自然地理概况 1.1 地理位置 1.2 地质 1.3 地貌 1.4 气候 1.5 水文 1.6 土壤 1.7 灾害性因子 第2章 调查内容和方法 2.1 调查内容 2.1.1 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 2.1.2 植被调查 2.1.3 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 2.1.4 生态系统调查 2.1.5 社会经济调查 2.2 调查方法 2.2.1 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方法 2.2.2 植被调查方法 2.2.3 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方法 2.2.4 社会经济调查方法 2.3 调查时间 2.4 调查路线 第3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 3.1 大型真菌 3.1.1 物种组成 3.1.2 生态类型 3.1.3 优势科属分析 3.1.4 区系成分 3.1.5 资源分析 3.2 维管植物 3.2.1 物种组成 3.2.2 区系分析 3.2.3 生活型组成 3.2.4 资源分析 3.2.5 濒危及保护物种 3.2.6 特有植物 3.2.7 模式植物 3.2.8 孑遗植物 第4章 动物物种多样性 4.1 昆虫多样性 4.1.1 物种组成及其特点 4.1.2 区系分析 4.1.3 特有昆虫 4.1.4 珍稀昆虫 4.1.5 昆虫资源及评价 4.1.6 昆虫多样性保护利用的建议 4.2 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 4.2.1 脊椎动物区系 4.2.2 哺乳类 4.2.3 鸟类 4.2.4 爬行类 4.2.5 两栖类 4.2.6 鱼类 4.2.7 保护物种 4.2.8 特有脊椎动物 第5章 植被 5.1 植被分类的依据和原则 5.2 植被分类简表 5.3 主要类型的基本特征 5.4 植被分布特征 5.4.1 垂直地带性 5.4.2 植被分布面积 第6章 生态系统 6.1 生态系统类型 6.1.1 自然生态系统 6.1.2 人工生态系统 6.2 生态系统主要特征 6.2.1 食物网和营养级 6.2.2 生态系统稳定性 6.3 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因素 6.3.1 自然因素 6.3.2 人为因素 6.3.3 旅游潜在因素 第7章 旅游资源 7.1 自然旅游资源 7.1.1 资源概况 7.1.2 旅游功能分区 7.2 人文旅游资源 7.3 旅游开发现状 7.4 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对策 7.4.1 旅游环境与生态 7.4.2 旅游资源与保护 7.4.3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保护 7.4.4 生物多样性景观旅游资源保护 7.4.5 水体景观旅游资源保护 第8章 社会经济与社区共管 8.1 保护区及周边社会经济状况 8.1.1 乡镇及人口 8.1.2 交通与通信 8.1.3 土地利用现状与结构 8.1.4 社区经济结构 8.1.5 公共服务 8.2 社区共管 8.2.1 社区环境现状 8.2.2 社区共管措施 8.2.3 替代生计项目 8.2.4 社区共管中存在的问题 第9章 阴条岭自然保护区评价 9.1 保护区管理评价 9.1.1 历史沿革 9.1.2 范围及功能区划评价 9.1.3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 9.1.4 保护管理现状及评价 9.2 保护区自然属性评价 9.2.1 物种多样性 9.2.2 植被及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 9.2.3 稀有性 9.2.4 原始性 9.3 保护区价值评价 9.3.1 科学价值 9.3.2 生态价值 9.3.3 社会价值 9.3.4 经济价值 第10章 管理建议 10.1 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10.2 保护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1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名录 附表2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样方调查记录表 附表3 重庆阴条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名录 附表4 重庆阴条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名录 附图1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和植被图片 附图2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图片 附图3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图片 附图4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图片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