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北京工业遗产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北京工业遗产研究

作者:李志英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4-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19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62.3(7.0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北京工业遗产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3221820
  • 条形码:9787303221820 ; 978-7-303-22182-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北京工业遗产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研究北京工业遗产,首先阐明工业生产和工业社会的特点及这种特点对工业遗产形态的影响;梳理北京近代机器工业的发生发展,及北京产业转型给北京工业带来的影响,和工业遗产的出现;对北京工业遗产进行工业考古,全面考察北京市境内的各类工业遗产,追溯其来龙去脉,并描述其存在现状;深度挖掘北京工业遗产的精神内涵,除学界一般都涉及阐述的技术进步、建筑美学的文化价值外,重点阐述北京工业遗产蕴含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创新精神、增产节约意识等;对公众的工业遗产保护意识做调查研究,明晰北京公众的认识水平;针对北京工业遗产生存的现状、保护政策的优劣、公众的认识水平,做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对策研究。全书旨在通过全面研究北京工业遗产,阐明工业遗产在北京这个文明古都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并进而阐明工业文化在文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北京工业遗产研究 目录

绪论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二、工业遗产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章 工业社会的形成及对工业遗产形态的影响
一、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社会
二、近代机器工业生产的特点
三、机器工业大生产的表征及对工业遗产形态的影响

第二章 北京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北京机器工业的发轫(1872-1911)
二、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工业的发展(1912-1927)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北京工业的蹒跚步履(1927-1937)
四、抗战及国民政府接收时期北京工业的曲折道路(1937-1948)
五、现代北京工业的快速发展(1949-1978)
六、当代北京的产业转型与工业遗产的出现(1979年至今)

第三章 北京工业遗产的工业考古
一、北京工业遗产的类型学划分与工业考古
二、北京工业遗产的地域留存与工业考古

第四章 北京工业遗产精神内涵探究
一、爱国主义是中国工业遗产*重要精神蕴含
二、倡修铁路过程中彰显的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为人民解放而奋斗的革命精神
四、20世纪下半叶北京工业发展中彰显的增产节约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五章 北京公众对工业遗产认知情况调查
一、北京公众对工业遗产认知情况的调查
二、从调查结果看问题与今后应当实施的对策
三、北京公众对老北京银行街认知情况的调查

第六章 北京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对策研究
一、北京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成绩
二、北京工业遗产保护的既有模式与基本途径
三、北京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问题及困境
四、北京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

结语
附录一 首都公众对工业遗产认知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民众对老北京银行街认知情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北京工业遗产研究 节选

  《北京工业遗产研究》:  动能问题解决后,机器的原材料的问题又凸显出来。机器的制造需要大量比木质材料更坚固耐用的金属材料,于是冶金业和采煤业发展起来。冶金业和采煤业的原料与产品,都是体积大而价值相对较小的物品,如果靠传统的人工和骡马运输不但不合算,还不能满足急速发展的生产力的需要。运输业改进的需求又凸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轮船发明了,铁路开始修建。到19世纪70年代,今天英国的铁路网已经基本建成。  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大规模的铁路铺设和蒸汽机车的运用,以及远洋轮船的使用,都需要对质地更加坚硬的金属材料的精细裁革和造型,需要在精度和质量上都更高的各种金属配件。加之各行业各部门对机器的需求不断增长,手工制造机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发展、提高的需要,于是发展机器制造业、生产能制造机器的机器和重型机器的要求提上日程。早在19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就已经有人尝试制造机器,并使用机器制造机器。到19世纪中叶,机器制造业作为一个新型的工业部门诞生了。用机器制造机器,不但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使生产精度大大提高,还使得生产的标准化、统一化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流水线这种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而生产流水线的出现又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生产的标准化带来了产品的标准化,又使得商业采购从逐个验货、进货发展到成批订货。这样不但提高了采购效率、节省了采购成本,还为远距离一次性大批量采购提供了可能。商人可以按品号订货,而不必亲赴产地逐个验收。这种商业采购模式就为工厂产品的远距离销售提供了条件,扩大了产品销售范围,也就扩大了市场,进一步刺激了生产。  机器制造业的形成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80多年的工业革命,极大地刺激了英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英国很快实现了在国际上的工业垄断,被誉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的直接后果就是形成与工业生产相适应的工业社会。经过工业革命,英国社会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英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了飞跃性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在社会劳动中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①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一段经典的话,《北京工业遗产研究》在绪论中已经引用过,这里之所以再次引用,皆因其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十分形象又准确地阐述了工业革命给英国生产力带来的巨大提升。20世纪以后,当中国人与世界的联系加强、中国人开始细致思考西方进步的原因时,仍然惊叹于西方生产力的神速发展:“顾自19世纪初叶以来,欧人之生活乃顿呈异彩。农者、工者、织者,皆弃其旧日笨拙之锄犁、绳墨、机杼,而争趋于科学生产之途。或兢兢业业于规模宏敞之工场,或则汲汲孜孜于精巧简便之机械。举凡力役之效率,生产之数量,莫不猛进突飞,一日千里。他若水之汽船,陆之汽车,传播消息之电报电话,捍御外侮之战舰飞船,亦皆若雨后春笋,奔放怒发而不可压焉。”②这段话明白无遮地宣示了中国人在接触先进生产力后的惊讶之情,形象地表达了中国人的钦佩之感。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北京工业遗产研究 作者简介

李志英,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和经济环境史。代表著作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多重考察》、《认知中国——近代中国社会调查的人群聚类分析与研究》等,在核心期刊等各类学刊发表论文50余篇。宋健,男,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工作处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北京史。参与编著《中国共产党历史博物馆》等著作,在《北京档案史料》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