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动力.结构.空间:多元视阈下中国城市历史发展研究

动力.结构.空间:多元视阈下中国城市历史发展研究

作者:何一民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6-01
开本: 其他 页数: 56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56.7(3.5折) 定价  ¥16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动力.结构.空间:多元视阈下中国城市历史发展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9015379
  • 条形码:9787569015379 ; 978-7-5690-153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动力.结构.空间:多元视阈下中国城市历史发展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通过对世界城市的起源的考察、对比、反思后,阐述了城市的产生、城市与三大社会分工的关系。其次,对城市产生与城乡分工和脑体劳动分市的关系进行梳理,分析了城市出现以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论述了城市众多作用之时。很后,重点研究了容易被研究者忽略的城市的一个重要作用,即城市的产生推动了城乡分工与脑体劳动分工。

动力.结构.空间:多元视阈下中国城市历史发展研究 目录

**次“城市革命”与社会大分工
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动力分析
20世纪前半期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从城乡联系史看城镇化愿景
科学精神和多元主义是中国新型城市化的活水源头
中国龟城营建理念探讨
三大地震与明清晋南地区的城市重建
从“军城”到“商城”的轨迹——以腾冲为例(15-20世纪中叶)
论抗战期间中国西部城市的发展
近代云南城市发展与变迁
试析民国时期云南城市规模的变迁
略论抗战时期贵州城市体系的变迁
近代保定与北京城市关系初探
近代蚌埠城市发展中的政治性因素——兼与石家庄的比较
民国时期西康枢纽城市昌都的兴起及盛衰
清代西藏商业网络初步建构与城镇发展
凝固与流动:清至民国西藏城市社会流动初探
清代西江水道与华南边疆城市的文化交汇
清代汉江交通与流域城镇兴衰
安奉铁路与近代安东城市兴起(1904—1931)江沛
中东铁路(滨洲线)的修建与沿线地区的早期城市化
华北铁路沿线地区市镇管理体制的变迁(1902—1937)
警察与近代城市交通管理——以北京为例
自开商埠与济南近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抗战时期重庆的商业网络与对外贸易
近代天津城市的经济社会变迁与民间借贷网络的构成
近代城市贫民与城市病——以近代天津为中心的考察
卫生话语下的城市粪溺问题——以近代天津为例
民国地方政府的摊贩治理
民国时期南昌商会救火总部述论
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城市失业治理的历史考察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城市社会变迁
浅析清代四川民族地区城镇空间的内地化趋势:以茂州城为例
晚清保定城的信仰空间
试析城市中的异质空间——以天津日租界为例
烟台城市空间的形成及其早期嬗变
人类生态学视野下的福州城市空间结构
都市计划引导下的民国汕头城市形态的变局
孤岛时期上海日常生活研究——兼及日常生活研究中的空间视角
花会与抗战:成都青羊宫1932—1945
展开全部

动力.结构.空间:多元视阈下中国城市历史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

何一民,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城市研究史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史研究项目多项,出版《中国城市史》等专著多部,发表数十篇有影响的论文。段永清,男,四川仁寿人,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副研究员,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多项。凌兴珍,女,重庆渝北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以清季四川师范教育为中心的研究》等著作多部。王 川,男,四川乐山人,四川师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出版等专著多部,发表论文数十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