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对腹地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对腹地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作者:戴小红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5-01
开本: 24cm 页数: 218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34.6(7.2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对腹地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8179454
  • 条形码:9787308179454 ; 978-7-308-1794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对腹地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本书特色

戴小红著的《报税物流区域发展对腹地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在理论创新方面,从省、市中观层面,深入分析保税物流区域作为外向型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机理;从保税物流区域主体功能发挥的角度,构建了保税物流区域发展经济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一个城市的保税物流区域群发展为案例,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保税物流区域群发展对母城和省域腹地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在实践创新方面,本研究对省市的保税物流区域群如何整合优化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希望在实践方面为一个省、市的保税物流区域群如何整合优化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参考。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对腹地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内容简介

戴小红著的《报税物流区域发展对腹地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在理论创新方面,从省、市中观层面,深入分析保税物流区域作为外向型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机理;从保税物流区域主体功能发挥的角度,构建了保税物流区域发展经济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一个城市的保税物流区域群发展为案例,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保税物流区域群发展对母城和省域腹地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在实践创新方面,本研究对省市的保税物流区域群如何整合优化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希望在实践方面为一个省、市的保税物流区域群如何整合优化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参考。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对腹地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保税物流研究文献概况
1.2.2 国外保税物流研究综述
1.2.3 国内保税物流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保税制度
1.5.2 保税货物
1.5.3 保税物流
1.5.4 保税物流区域
1.5.5 保税物流区域的腹地
2 理论基础
2.1 非均衡发展理论
2.1.1 经济不平衡发展论
2.1.2 循环累积因果论
2.1.3 核心一边缘论
2.1.4 倒U型理论
2.2 增长极理论
2.2.1 增长极的概念
2.2.2 增长极的基本形态
2.2.3 增长极的作用机理
2.2.4 增长极形成的条件
2.2.5 增长极理论推动的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2.2.6 增长极理论在各国的应用实践
2.2.7 增长极理论对保税物流区域发展的指导意义
2.3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
2.3.1 对外贸易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说
2.3.2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保税物流区域的发展及其特征
3.1 我国保税物流区域的发展历程
3.1.1 起步发展阶段(1990—1996年)
3.1.2 探索发展阶段(1997—2001年)
3.1.3 转型升级阶段(2002年至今)
3.2 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的形式与特征
3.2.1 我国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的形式
3.2.2 我国保税物流营运体系的特征
3.2.3 保税物流业务运作模式和功能特征
3.3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现状及对地区的贡献
3.3.1 我国保税物流区域的发展现状
3.3.2 保税物流区域对地区经济的贡献
3.4 保税物流区域的发展趋势
3.5 本章小结
4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的条件与影响因素
4.1 我国保税物流区域发展的基本条件
4.1.1 区位资源优势
4.1.2 对外开放政策优势
4.1.3 腹地经济基础优势
4.1.4 物流基础设施优势
4.2 案例分析:浙江省保税物流区域的发展条件
4.2.1 浙江保税物流区域分布现状
4.2.2 优越的自然区位
4.2.3 良好的开放政策环境
4.2.4 强大的腹地经济基础
4.2.5 便捷的集疏运网络体系
4.2.6 较完善的物流节点网络体系
4.3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
4.3.1 腹地物流需求
4.3.2 优惠政策
4.3.3 物流发展水平
4.3.4 区内通关效率
4.4 本章小结
5 保税物流区域经济增长极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5.1 保税物流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内涵
5.1.1 增长极的含义解析
5.1.2 经济增长极的内涵
5.2 保税物流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极化
5.2.1 保税物流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形成途径
5.2.2 保税物流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形成过程
5.2.3 保税物流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形成机理
5.3 保税物流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扩散
5.3.1 保税物流区域增长极的扩散作用
5.3.2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对腹地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5.3.3 保税物流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扩散途径
5.3.4 保税物流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方式
5.4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的地区经济效应
5.4.1 产业集聚效应
5.4.2 腹地扩散效应
5.4.3 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5.4.4 制度创新效应
5.5 本章小结
6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对腹地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构建
6.1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
6.1.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6.1.3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与说明
6.2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对腹地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构建
6.2.1 分析方法
6.2.2 VAR模型构建
6.3 本章小结
7 浙江保税物流区域发展对腹地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
7.1 浙江保税物流区域发展的现状
7.1.1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的空间比较
7.1.2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的时间比较
7.2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对母城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7.2.1 模型确定与指标选取
7.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3 实证分析
7.2.4 结论与启示
7.3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对本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7.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7.3.2 模型与ADF平稳性检验
7.3.3 协整估计
7.3.4 脉冲响应分析
7.3.5 方差分解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浙江保税物流区域增长极发展的对策建议
8.1 浙江保税物流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8.1.1 布点数量少,平台层次低
8.1.2 规划面积有限,发展空间受限制
8.1.3 功能政策不配套,区港联动不明显
8.1.4 “多头分管”体制,影响运行效率
8.1.5 保税物流监管缺乏较高层次统一的立法
8.1.6 海关保税监管模式有待改进和联动发展
8.2 浙江保税物流区域增长极整合优化的对策建议
8.2.1 总体思路
8.2.2 整合类型,功能升级发展
8.2.3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
8.2.4 优化业务模式,实现多元发展
8.2.5 优化贸易方式,形成新的增长点
8.2.6 健全法制建设,复制自贸区试点经验
8.2.7 改革监管模式,提高通关监管效能
8.2.8 构筑共享信息平台,提升智慧物流水平
8.2.9 构建发展评估体系,规范统计工作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展开全部

保税物流区域发展对腹地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作者简介

戴小红,1965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2006年晋升为教授;现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浙江省特色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近年来主持省厅级以上课题10项,出版《服务贸易》《国际航空货运代理实务》等著作4部,在《国际经贸探索》《商业经济与管理》《中国高等教育》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保税物流区域发展对腹地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浙江为例》《保税物流区域对载体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以宁波为例》等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物流管理》全文转载;主持国家教学资源库核心课程1门、子项目1个,主持浙江省精品课程1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十二五”优秀教材奖1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