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龙窖山瑶族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研究

龙窖山瑶族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研究

作者:苏祖勤等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24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0.6(7.0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龙窖山瑶族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6094511
  • 条形码:9787216094511 ; 978-7-216-0945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龙窖山瑶族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研究 内容简介

  此次成集的《龙窖山》共选编论文40余篇,分三大部分。**部分为此次论坛上相关领导的重要讲话。第二部分为瑶族历史文化研究,这些论文以翔实的史料有力地论证了龙窖山千家峒是瑶族历史上早期千家峒的历史结论。2016年,我就听闻论文《瑶族历史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新说》作者——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瑶史专家吴永章先生考察龙窖山老屋组瑶族堆石文化遗址后,充分肯定了龙窖山千家峒是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是全球400万瑶胞的精神家园,并为当地人欣然题词:“梦里瑶乡龙窖山”,我们龙窖山人都深为振奋。还有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瑶学专家宫哲兵撰写的论文《中国龙窖山瑶族千家峒运动分析》,进一步明确指出龙窖山是瑶族古老的祖地,是瑶族早期千家峒。第三部分为瑶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政策研究,这些论文可谓见仁见智,对龙窖山的旅游开发提出了许多很好的设想和建议,既具政策性又有操作性。尤其是中国(广西)瑶学学会专家组专家、广西桂林博物馆研究员、著名的瑶族学者盘福东先生在论文《龙窖山瑶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策略描述》中写道:“龙窖山瑶族遗产众废独存,今天我们让它延续发展,当珍惜加倍”,确实引人深思。

龙窖山瑶族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研究 目录

领导讲话
在首届中国龙窖山瑶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专家论坛上的讲话
在首届中国龙窖山瑶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专家论坛上的讲话
首届中国龙窖山瑶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专家论坛开幕式致辞
在首届中国龙窖山瑶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专家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瑶族历史文化研究
瑶族历史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新说
中国龙窖山瑶族千家峒运动分析
——在临湘市委中国龙窖山瑶文化旅游开发专题会的讲演
终生探寻:瑶族圣地千家峒
论瑶族(勉)盘王传说与图腾崇拜
简论龙窖山古瑶文化研究中几个历史问题
龙窖山堆石墓群族属辨析
槃瓠先祖考
白裤瑶的迁徙与历史文化
南岭走廊视野下龙窖山文化构建思考
瑶族的起源、演变与历史研究
龙窖山瑶族早期千家峒地名考证
龙窖山古瑶文化旅游资源与发展研究
论龙窖(药姑)山千家峒成因
瑶族先民在“早期千家峒”
——龙窖山地区生衍及衰亡过程略说
瑶族田鱼文化与中国龙图腾的渊源
龙窖山石文化所反映的瑶族宗教信仰浅析
龙窖山丧葬习俗与白裤瑶丧葬习俗对比研究
“蛮夷侯印”与龙窖山瑶文化
陆水与隽水之辨
龙窖山瑶族研究简述
——基于CNKI收录文献的计量分析

瑶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政策研究
龙窖山瑶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策略描述
推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资源资本化路径探究
——以临湘市龙窖山为例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保护协调发展的
成功经验与困境剖析.
龙窖山瑶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路径探究
——以羊楼洞茶马古道为实证对象
国内乡村旅游扶贫问题研究述评
云南瑶族社区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研报告
跟着能人走的扶贫探索
湘鄂四县市龙窖山旅游开发协作研究
龙窖山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以丽江三元村旅游开发为例
河口瑶族自治县精准扶贫的几点建议
擦亮龙窖山名片,下好文化先手棋
——精准扶贫助推龙窖山旅游开发之我见
旅游发展进程中乡村外流青壮年地方感研究
——基于个人生活史的视角
农村减贫政策实施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于湖北恩施州L县的调查
……
后记
展开全部

龙窖山瑶族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研究 节选

  《龙窖山瑶族文化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研究》:  三、漂洋过海与盘王节  瑶族是个典型的山地民族,《后汉书·南蛮传》载:“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好人山壑,不乐平旷。”其生活特点是“人山唯恐不高,人林唯恐不深”,更不用说与大江大湖大海打交道了。但瑶族历史上发生过漂洋过海事件,而这个历史事件和今天全国各地瑶族同胞仍在过的盘王节都与龙窖山古瑶文化有关。  瑶族是蚩尤后裔,和苗族、畲族同源。远古时期,蚩尤部落与炎黄部落逐鹿中原,蚩尤部落败退江淮流域,而后又南迁长江中下游一带。春秋战国时期,瑶族与三苗集团分离,在鄱阳湖与洞庭湖之间,以溪族为主融合其他民族形成一个独立的民族共同体。《通志》卷一九七日:“架瓠得女,负而走入南武室中。”《异域志》卷之下亦云:“瓠犬负女人南山穴中……于是帝封于长沙。”这些文献资料记载平王与高王征战,槃瓠为平王立功,赐三公主与槃瓠成亲,人南山繁衍子孙并封为长沙王。南山是否为龙窖山待考,但《千家峒歌》记载了瑶族从龙窖山过洞庭湖向南迁徙的历史。“瑶人出世武昌府,漂航过海到千家”。武昌府即现在的鄂州市。鄂州古称“武昌”,曾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首都,吴国的政治中心。三国初年,孙权在鄂州建都,训练兵马以抵抗魏国,称之为武昌郡,现在鄂州西山公园还有“以武而昌”四字匾牌,鄂南地区都属武昌郡管辖。但不到十年,孙权就将都城迁往建邺。三国末年,为了抵御西晋,吴主孙皓曾试图将都城迁回鄂州,结果民怨沸腾。百姓纷纷传唱:“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这里的武昌指的是鄂州。西晋武昌仍为郡治所在,陶侃、庚亮等重臣都经营过武昌郡,是当时的军事经济中心之一。宋代置荆湖南北路,统管24州郡,鄂州属荆湖北路。宋至道二年(996),建武昌军,鄂州仍然是重要军事重镇。明朝朱元璋招降陈友谅,改武昌路为武昌府,统一州九县。蒲圻、通城、崇阳均属武昌府。在中国历史的很长时期里,湖南、湖北都属于一家。明朝称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直到清康熙三年(1664),将湖广布政使司分治,洞庭湖以北设湖北布政使司,省府为武昌(今武汉市武昌);洞庭湖以南设湖南布政使司,省府为长沙,才分为两个省。因此湘鄂交界的龙窖山属于武昌郡或武昌府管辖,才有《千家峒歌》所唱“瑶人出世武昌府”的内容。  为什么现在湘鄂交界的龙窖山已经没有大量瑶族居民了?这就是《千家峒歌》的另一句“漂航过海到千家”所存的瑶族历史问题了,“漂航过海”有些地方也唱“飘洋过海”。《千家峒歌》后两段唱道:“京差进峒要官粮,蒋大官人发大兵,老少商量应变计,退出千家外山行。日也走来夜也行,走过千江万重岭,来到广东乐昌府,朱基巷地又落根。”瑶族居住龙窖山本来是过着没有赋税、没有徭役和兵役的美好生活,然而突然有一天京差来到千家峒收官粮,瑶族兄弟好吃好喝招待,京差多日不回。蒋大官人以为京差被害,发兵攻打千家峒。瑶族人民只好退守龙窖山乘船过洞庭湖向南迁徙,途中遇大风难以靠岸,只好求盘王保佑。默念盘王中风雨骤停,顺利到达南岸,走过千山万水,来到岭南广东、湖南、广西重建家园。瑶族人民为了纪念成功飘航洞庭湖,就以椠瓠生日农历十月十六为节日,这也就是现在岭南等地的瑶族过盘王节的由来。因此飘航过海实际上就是过洞庭湖,因为瑶语都话中“河”和“海”同音。如女书歌谣《鲤鱼口珠沉海上》:“鲤鱼口珠沉海上,河水涨成八面开。西边起云东落雨,落满田头及四方”①,即“海”“河”混用,不分彼此。  《十二姓瑶人游天下》这首歌对瑶族离开龙窖山、漂洋过海过洞庭湖的历史事件说得更清楚。“龙头山上本是好,马鹿骚扰透心忧,阳春受灾无法保,姊妹商量出山游。”龙头山在崇阳县沙坪镇石坳村附近,在龙窖山东边角。“请问妹,丢了青山哪里走?哪年哪月出山外?请妹详细唱缘由。”“景定元年四月八,姊妹一齐到海边,众人商量渡海去,人齐心齐找山源。”“请问妹,天宽海阔到哪边?几时上船过大海?海上行船多少天?”歌中唱到是宋代景定元年(1260)离开龙窖山,离开原因是兵荒马乱和天灾。后面继续唱:“辰时开船过大海,四十九天海中间,困在船中无奈何,海阔天宽哪是边?……船头许下盘王愿,许下良愿保人丁,盘王圣帝开恩典,定下辰时船拢边。”瑶族先民从龙窖山出发,在洞庭湖被困49天,许下盘王愿方才靠岸,因此各地瑶族过盘王节纪念自己的祖先。《十二姓瑶人游天下》和《千家峒歌》互相印证,龙窖山是瑶族祖先故地,是瑶族早期千家峒,湖南、湖北都是瑶族世居地和发祥地。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