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呼兰河传:最新版

呼兰河传:最新版

作者:萧红著
出版社:希望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1-01
开本: 23cm 页数: 142
中 图 价:¥12.0(7.6折) 定价  ¥15.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呼兰河传:最新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7960892
  • 条形码:9787537960892 ; 978-7-5379-608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呼兰河传:最新版 本书特色

  名家提炼·精髓透视·经典批注·阅读快·记忆深  品读经典名著·汲取人生智慧·通览人类文明·阅尽天下好书  文学名著永远是无价之宝,永远是人类精神财富。这套世界文学名著精选了流传广、影响大、脍炙人口的百部经典。  新理念  与名家一起品读名著,由名家全程陪读,对精彩情节、重点段落、经典对白、典型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给予详细批注,对要点篇章、关键语段、疑难字词进行深度分析,让学生在轻松惬意的气氛下汲取名著营养,提高人文素质。  独创性  原文旁添加批注,便于读者理解与学习,真正达到读得快、记得深,读、思、用相结合的目的。有梯度的栏目设置,开发读者潜能。  专业性  语文指定必读中外名著: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纪连海推荐。

呼兰河传:最新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在小说里,萧红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以散文手法写下了儿时的难忘记忆。在书里,萧红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俗做了传,为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童年留下了不朽的痕迹。

呼兰河传:最新版 目录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声
展开全部

呼兰河传:最新版 节选

  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的时候,那马就变没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这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它的后面似乎还跟了好几条小狗仔。跑着跑着,小狗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又找到了一个大狮子,和娘娘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的,也是那么大,也是那样地蹲着,很威武地、很镇静地蹲着,它表示着蔑视二切的样子,似乎眼睛连什么也不睬,看着看着地,一不谨慎,同时又看到了一个别的什么。这时候,可就麻烦了,人的眼睛不能同时又看东,又看西。这样子会活活把那个大狮子糟蹋了。一转眼,一低头,那天空的东西就变了。若是再找,怕是看瞎了眼睛也找不到了。  大狮子既然找不到,另外的那什么,比方就是一个猴子吧,猴子虽不如大狮子,可同时也没有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满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是什么也不像,什么也没有了。  必须是低下头去,把眼睛揉一揉,或者是沉静一会儿再来看。  可是天空偏偏又不常常等待着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就下去了。  于是孩子们困倦了,回屋去睡觉了。有还没能来得及进屋的,就靠在姐姐的腿上,或者是依在祖母的怀里就睡着了。  祖母的手里,拿着白马鬃的蝇甩子,就用蝇甩子给他驱逐着蚊虫。  祖母还不知道这孩子是已经睡了,还以为他在那里玩着呢!  “下去玩一会儿去吧!把奶奶的腿压麻了。”  用手一推,这孩子已经睡得摇摇晃晃的了。  这时候,火烧云已经完全下去了。  于是家家户户都进屋去睡觉,关起窗门来。  呼兰河这地方,就是在六月里也是不十分热的,夜里总要盖着薄棉被睡觉。等黄昏之后的乌鸦飞过时,只能够隔着窗子听到那很少的尚未睡的孩子在嚷叫:“乌鸦乌鸦你打场,给你二斗粮……”  那漫天盖地的一群黑乌鸦,呱呱地大叫着,从整个的县城的头顶上飞过去了。   据说它们飞过了呼兰河的南岸,就在一个大树林子里边住下了。明天早晨起来再飞。  夏秋之间每夜要过乌鸦,究竟这些成百成千的乌鸦过到哪里去,孩子们是不大晓得的,大人们也不大讲给他们听。只晓得念这套歌,“乌鸦乌鸦你打场,给你二斗粮……”究竟给乌鸦二斗粮做什么,似乎不大有道理。  九  乌鸦一飞过,这一天才真正地过去了。因为大昴星升起来了,大昴星好像铜球似的亮晶晶的了。天河和月亮也都上来了。  蝙蝠也飞起来了。  是凡跟着太阳一起来的,现在都回去了。人睡了,猪、马、牛、羊也都睡了,燕子和蝴蝶也都不飞了,就连房根底下的牵牛花,也一朵都没有开。含苞的含苞,卷缩的卷缩。含苞的准备着欢迎那早晨又要来的太阳,那卷缩的,因为它已经在昨天欢迎过了,它要落去了。  随着月亮上来的星夜,大昴星也不过是月亮的一个马前卒,让它先跑到一步就是了。  夜一来蛤蟆就叫,在河沟里叫,在洼地里叫。虫子也叫,在院心草棵子里,在城外的大田上,有的在人家的花盆里叫,有的在人家的坟头上叫。  夏夜若无风无雨就这样过去了,一夜又一夜。,  很快夏天就过完了,秋天就来了。秋天和夏天的区别不太大,也不过天凉了,夜里非盖着被子睡觉不可。种田的人白天忙着收割,夜里多做几个割高梁的梦就是了。  女人一到了八月也不过就是浆衣裳、拆被子、捶棒槌,捶得街街巷巷早晚地“叮叮当当”地乱响。  “棒槌”一捶完,做起被子来,就是冬天。  冬天下雪了。  人们四季里,风、霜、雨、雪地过着,霜打了,雨淋了。大风来时是飞沙走石,似乎是很了不起的样子。冬天,大地被冻裂了,江河被冻住了。再冷起来,江河也被冻得“锵锵”地响着裂开了纹。冬天,冻掉了人的耳朵,冻破了人的鼻子,冻裂了人的手和脚。  但这是大自然的威风,与小民们无关。  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  ……

呼兰河传:最新版 作者简介

  萧红,1911年6月2日,萧红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内一个地主家庭,取名张乃莹。1919年,生母病故。继母与她感情淡漠,父亲思想保守,专制顽固,家中只有年迈的祖父能给她一点儿安慰。1927年萧红考进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读书,她喜爱绘画和文学。1930年,父亲令她退学与未婚夫王恩甲完婚。19岁的她不愿意让父亲包办自己的婚姻,便逃出家庭,终生不曾再回过呼兰县的家。1931年,这个无家、无业、无处栖身的姑娘,在窘迫之际遇上王恩甲,先受骗后被弃,孤身困于旅馆。1932年,在即将被旅馆老板贩卖以抵所欠旅费时,她得到萧军的帮助,逃离出困境。这年秋天,她与萧军结合,开始共同生活。1934年,日伪在伪满洲国加紧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她和萧军因编辑进步刊物随时都有被逮捕的危险,便于6月离开哈尔滨至青岛。10月又因青岛形势险恶奔赴上海,两人同鲁迅接触并受其影响。1936年7月,她因萧军的感情背离和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只身东渡日本。1937年1月,她返回上海。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成为“孤岛”后,她应李公朴之约,于1938年1月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教书,其后和萧军分手。1940年,她和端木蕻良去了香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陷香港。她当时正患严重肺病,靠朋友的接济住院治疗。1942年1月13日,她被医生误诊为喉瘤,喉管开刀,病情恶化。21日,因所住医院被日军占领,改为日本战地医院,萧红被送进红十字会设立的临时医院中。22日,在战争与病痛的折磨下,她与世长辞,年仅32岁。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