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西湖二集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492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27.4(3.8折) 定价  ¥7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西湖二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7548655
  • 条形码:9787507548655 ; 978-7-5075-4865-5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西湖二集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 周清原著的《西湖二集》,明末拟话本小说集。共三十四卷,每一卷都是一个与西湖相关的故事。这三十四个故事广泛地反映了明代末期的社会以及时人的生存状态。

西湖二集 内容简介

《西湖二集》是清代拟话本小说的代表作之一。由于作者是杭州人,池别辟蹊径,以西湖为中心,收集有关杭州或西湖的故事加以描写, 因此在拟话本中具有一定的特色。另外由于他怀才不遇,蹭蹬厄穷,所以书中较多嗟怨之情,并充斥着因果报应的思想,对于主持考试的试官更是极尽椰揄攻击之能事。

西湖二集 目录

目  录
序………………………………………………………………………………… 001
**卷
吴越王再世索江山……………………………………………………………… 001
第二卷
宋高宗偏安耽逸豫……………………………………………………………… 021
第三卷
巧书生金銮失对………………………………………………………………… 033
第四卷
愚郡守玉殿生春………………………………………………………………… 047
第五卷
李凤娘酷妒遭天谴……………………………………………………………… 061
第六卷
姚伯子至孝受显荣……………………………………………………………… 072
第七卷
觉阇黎一念错投胎……………………………………………………………… 081
第八卷
寿禅师两生符宿愿……………………………………………………………… 099
第九卷
韩晋公人奁两赠………………………………………………………………… 117
第十卷
徐君宝节义双圆………………………………………………………………… 131
第十一卷
寄梅花鬼闹西阁………………………………………………………………… 142
第十二卷
吹凤箫女诱东墙………………………………………………………………… 159
第十三卷
张采莲隔年冤报………………………………………………………………… 176
第十四卷
邢君瑞五载幽期………………………………………………………………… 192
第十五卷
文昌司怜才慢注禄籍…………………………………………………………… 205
第十六卷
月下老错配本属前缘…………………………………………………………… 218
第十七卷
刘伯温荐贤平浙中……………………………………………………………… 233
第十八卷
商文毅决胜擒满四……………………………………………………………… 247
第十九卷
侠女散财殉节…………………………………………………………………… 263
第二十卷
巧妓佐夫成名…………………………………………………………………… 275
第二十一卷
假邻女诞生真子………………………………………………………………… 288
第二十二卷
宿宫嫔情新人…………………………………………………………………… 298
第二十三卷
救金鲤海龙王报德……………………………………………………………… 308
第二十四卷
认回禄东岳帝种须……………………………………………………………… 320
第二十五卷
吴山顶上神仙…………………………………………………………………… 332
第二十六卷
会稽道中义士…………………………………………………………………… 353
第二十七卷
洒雪堂巧结良缘………………………………………………………………… 364
第二十八卷
天台匠误招乐趣………………………………………………………………… 383
第二十九卷
祖统制显灵救驾………………………………………………………………… 395
第三十卷
马神仙骑龙升天………………………………………………………………… 408
第三十一卷
忠孝萃一门……………………………………………………………………… 423
第三十二卷
薰莸不同器……………………………………………………………………… 436
第三十三卷
周城隍辨冤断案………………………………………………………………… 449
第三十四卷
胡少保平倭战功………………………………………………………………… 460
展开全部

西湖二集 节选

第五卷 李凤娘酷妒遭天谴 谗言切莫听,听之祸殃结。 君听臣当诛,父听子当决。 夫妇听之离,兄弟听之别。 朋友听之疏,骨肉听之绝。 堂堂七尺躯,莫听三寸舌。 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这首诗是劝人莫听谗言之作。然谗言之中唯有妇人为甚:枕边之言,絮絮叨叨,如石投水,不知不觉,日长岁久,渐渐染成以是为非、以曲为直。若是那刚肠烈性的汉子,只当耳边之风,任他多道散说,只是不听。若是昏迷男子,两只耳朵就像鼻涕一般,或是贪着妻子的颜色,或是贪着妻子的钱财,或是贪着妻子的能事,一味“妇言是听”。那妻子若是个老实头便好,若是个长舌妇人,翻嘴弄舌,平地上簸起风波,直弄得一家骨肉分离,五伦都绝灭了,岂不可恨!所以道“妇人之言,切不可听”。又有的道:“昔纣听妇人之言而亡天下,秦苻坚又因不听妇人之言而亡国。难道妇人尽是不好之人?不可一概而论。”虽然如此,世上不好妇人多,好妇人少,奉劝世人不可就将妻子的说话便当道圣旨,顶在头上,尊而行之。还有一种妒忌妇人,其毒不可胜言。在下这一回说李凤娘酷妒的报应,且说一件 故事,做个入话,以见报应难逃,自有定理。话说宋孝宗宫中有两位刘娘子:一位刘娘子生性极其和平,中年以后便就断了荤血,终日只是吃素、焚香、念佛,礼诵《观音》《金刚》二经,日日限定功课,宫中都称他为看经刘娘子。一位刘娘子是孝宗藩邸旧人,聪明敏捷,烹调得好肴馔,物物精洁,一应饮食之类,若经他手调和,便就芳香可口,甚中孝宗之意,宫中都称他为尚食刘娘子。但心性一味阴险奸诈,一片嘴、两片舌,搬弄是非,腹中有剑,笑里藏刀,真叫做长舌妇人、笑面夜叉。有一个小宫人得罪了孝宗,那小宫人只得求救于尚食刘娘子。刘娘子口中不说,心中思 量道:“都是你这小贱人,日常里逗引官家夺了我被窝中恩爱。今日犯出来,却要我答救,正是我报仇之时,教你‘无梁不成,反输一贴’。”便随口答应道:“我救你则个,我救你则个。”怎知夜叉心肠,害人甚毒,乘着孝宗枕席之间,冷言热语,百般簸弄,反说这小宫人许多可恶之处,火上浇油,惹得那孝宗暴躁如雷,次日反加其罪。小宫人明知是他暗害,无可伸冤,只得多取纸笔焚化道:“我被刘娘子暗害,有冤难伸,只得上告玉帝去也。”说罢,便取出宫带一条,自缢而死。宫中无不叹其冤枉。刚刚过得一月,两位刘娘子同日而死,舆尸出阁门棺殓之时,方才把尚食刘娘子的被揭起来,只见尚食刘娘子的头已断,扑的一声,其头坠于地下,在地下打滚不住。众宫人都吃惊起来,仔细看视,原来满项脖已被万千蛆虫攒食,其臭秽非常,不可近。众宫人都怕受那臭气,登时将尸投于棺木之内,手足异处,脓血淋漓。后揭起那位看经刘娘子的被来,但见颜色如生,一毫不变,香气阵阵袭人。众官人都合掌念佛道:“怎生报应如此分明!”因此宫中人都学做好人。如今说入正回,看官稳坐,待在下说来: 金凤花开色更鲜,佳人染得指头丹。 弹筝乱落桃花瓣,把酒轻浮玳瑁斑。 拂镜火星流夜月,画眉红雨过春山。 有时漫托香腮想,疑是胭脂点玉颜! 这是《美人红指甲》诗。杭州风俗,每到七月乞巧之夕,将凤仙花捣汁,染成红指甲,就如红玉一般,以此为妙。那凤仙花,共有五色,还有一花之上共成数色,还有一种花上洒金星银星之异,极是种类变幻,宋时谓之“金凤花”,又名“凤儿花”。因李皇后小名凤娘,因此六宫避讳,不敢称个“凤”字,都改口称为“好女儿花”。你道那李凤娘是那一朝皇后?宋朝自高宗南渡以来,传位于孝宗,孝宗传位于光宗,改元绍熙,李凤娘是绍熙皇帝的正宫,是安阳 人庆远军节度使赠太尉李道的第二个女儿。凤娘初生的时节,忽有一只黑凤飞来,集于李道的营前石上,李道心中大以为奇,黑凤飞去之后,李凤娘实时产下,因此就取名为“凤娘”。李道出帅湖北。那时湖北有个道士皇甫坦,极善于风鉴之术。李道延接皇甫坦来于帅府,就叫这几个女儿出来都拜皇甫坦。皇甫坦一见了凤娘,便惊惶无措,不敢受拜,道:“此女之相极贵,当为天下之母。”李道遂把黑凤飞来之事说了一遍。皇甫坦道:“异日断然为皇后无疑也。”后来高宗召皇甫坦到宫中打醮,皇甫坦因而言及李道女儿之相贵不可言。高宗听信其言,遂聘为恭王,就是绍熙皇帝之妃。后来李凤娘生下一子,是为嘉王。但凤娘生性异常妒悍,每每争风厮打,大闹大哄,直闹到高、孝二宫,高喉咙,大嗓子,泼泼撒撒,在高、孝二官面前,一缘二故,将左右官人骂个不了,无非是吃醋拈酸之意。高宗心中大是不悦,对吴后道:“这妇人终是将种,吾为皇甫坦所误。”孝宗也屡屡说道:“汝宜以皇太后为法。若再如此撒泼,行当废汝矣。”李凤娘心中甚是怀恨之极。后来绍熙皇帝登基,册立李凤娘做了皇后。那权柄在手,一发放出手段来。真是: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话说李凤娘自做了皇后之后,威权非常,妒悍更凶,谁人阻挡得他住?绍熙帝畏之如虎,凡事不敢与之争竟。李凤娘见皇帝惧怕他,一发自以为得计,把那个凶泼生性十分做得满足。那时绍熙帝恼着几个黄门官,要将来置之死地。几个黄门官惧死,遂谋离间三宫,搬弄是非。那时高宗居于德寿宫,称为“光尧寿圣皇帝”,孝宗居于重华宫,称为“至尊寿皇圣帝”,共是祖、父、孙三代。孝宗敬事高宗有如一日,凡事先意而迎,曲尽人子之情,所以谥为“孝宗”,到绍熙帝便万万不如矣。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