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日常科学之谜:一:1

日常科学之谜:一:1

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24cm 页数: 216页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40.9(7.3折) 定价  ¥5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日常科学之谜:一:1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9970773
  • 条形码:9787549970773 ; 978-7-5499-707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日常科学之谜:一:1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纽约州伊萨卡市康奈尔大学召开的第二届迷思概念①大会上,我与詹姆斯·夏曼斯基(James Shymansky)博士有过一次令我记忆犹新的谈话,他当时任教于艾奥瓦大学,目前在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执教。当时,在卡尤加湖(Cayuga Lake)畔,夏曼斯基提出一个设想,想要创造一种新的文献形式。他抱怨说,目前大多数文献只是把科学家对某些现象的研究成果直接告诉孩子们,却没有任何文字把这些研究工作的来龙去脉以及得失成败描写得一清二楚。对这次谈话以及谈话给我的启迪,我要致以衷心的谢意。  夏曼斯基指出,目前供学生参考的文献确实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我们在撰写文献的时候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可以在文献中向学生提出一些科学挑战,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可以把这些科学挑战融人课堂探究活动之中。夏曼斯基提供了这种新文献的范例,即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直接把答案交给他们。  这次谈话对我触动很深,我立即返回马萨诸塞大学,开始跟参加我开设的初级科学教学法课程学习的研究生们一起探索上述做法的可行性。我们挑选一些科学话题,把相关的科学现象编写成故事,故事没有结局.而是代之以挑战性的问题,需要读者亲自动脑动手进行实验才能解决,并利用得出的答案为故事续写结局。  在整个学期,我们编写了很多小故事,研究生们在他们的学生中间试用了这些故事。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些故事,我们也从试用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地组织编写这些故事,借助故事提出更为恰当的问题供学生研究。  此后数年间,我跟参加初级科学教学法课程学习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们共同探讨这一理念。跟其他课程不同的是,我这门课程教学要求中有一项任务,要求学生就某个科学现象编写一则故事,然后还要撰写一篇论文,描述他们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利用这则故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随着我对这一理念的了解逐渐深入,自身素质也在逐渐提高,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改进并完善这些故事和论文的质量。

日常科学之谜:一:1 目录

致谢
序言
前言

绪论
**章 本书的理论背景
第二章 如何使用本书以及书中的故事
第三章 科学、探究与语言素养的联系
供教师使用的故事和背景材料
地球与空间科学
第四章 月亮的把戏
第五章 橡子去了哪里?
第六章 园艺大师
第七章 结霜的早晨
第八章 小帐篷哭了

生物学
第九章 自我介绍
第十章 燕麦片生虫了
第十一章 干枯的苹果
第十二章 讨价还价的种子
第十三章 直升机长成大树

物理学
第十四章 神奇的气球
第十五章 有人玩地掷球吗?
第十六章 爷爷的大钟
第十七章 邻里电话系统
第十八章 多冷才算冷
第十九章 结论

附录
索引
展开全部

日常科学之谜:一:1 节选

  《日常科学之谜(1)/莫兰科学笔记》:  我们都曾听说,人们往往把科学课堂上出现的任何活动都称为“实验”。实际上,鉴于当今的科学课程授课方法,真正的实验几乎不存在。按照实验的定义,实验是用来验证假设,而这些假设在当今的科学教学中几乎不存在。假设是任何实验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是人提出来的,他或她花费大量时间沉迷于某一个难题,感觉有必要提出一个理论来解释自己迷惑不解的地方。  然而,即使没有适当的假设,我们也可以研究自己面对的问题,这种做法既常见又合理。我们可以采取“公平实验”方式进行研究,这种做法可能尤其适合小学课堂,因为小学生往往没有足够的经验,无法提出具有真正科学意义的假设。不久前,我曾问一个4年级女生什么是“公平实验”,她回答说:“公平实验就是结果是我所期待的实验。”我们可以想见,即使到了小学4年级,学生们依然不知道如何适当控制变量。我们有必要重申这一点。  假设不仅仅是猜测。假设往往使用包含“如果……那么……”的语句,例如,“如果我把黄粉虫幼虫放到冰箱里,那么它们的发育速度比在温暖环境慢。”在学校科学课程中,预测也不应当仅仅是猜测或预感,而应当建立在经验和缜密思考的基础上。要求孩子们对自己的预测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可以帮助他们看出猜测与预测之间的区别。  大多数学校的科学课程都缺乏两个要素:学生需要充分的时间去认真思考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意义的问题。可能的情形是,学生往往拿出一定的时间去“涉猎”某个领域的研究(比如池塘生物),他们阅读相关资料,观看模型展示,跟专家一起到池塘实地考察,单人或集体撰写关于池塘各种动植物的报告,利用鞋盒制作池塘模型或利用纸张制作巨幅海报等。或者,他们可能对太阳系进行研究,根据各大行星的具体数据撰写科学报告,全班制作一个太阳系模型挂在教室的天花板上,认为这样就大功告成。这些做法当然很有趣,但是问题在于,学生不可能从这些做法中发现真正的问题,他们不需要开动脑筋,不需要利用集体智慧苦思冥想、提出假设或实验验证。  你肯定注意到,大多数科学课程都含有一系列“批判性的”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能找到理解某一概念的钥匙。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往往认为,学生开始学习某一新单元之前已经具有关于某些概念的常识或前概念(preconception),而批判性的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那个科学概念。这种想法极其有害,因为研究表明,学生在开始学习新东西之前前概念水平不尽相同。这些知识不仅在学生的大脑中根深蒂固,而且极难改变。如果学生的知识水平跟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活动没有多少关系,尤其是如果老师不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那么让他们参与这些事先设计好的活动便毫无意义。  邦妮·夏皮罗(Bonnie Shapiro)在其著作《孩子们如何发现光的秘密》(What Children Bringto Light,1994)中以毋庸置疑的细节向我们指出,一位用心良苦的科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关于光的性质的活动,却不知道班里学生都存在同样的误解:人之所以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人用眼睛去观看,而不是因为来自物体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这些活动用意虽好,却在做无用功,因为尽管学生已经“搞定老师”(而不是搞定问题),能够填写相关表格并在本单元学习结束时通过考试,却始终对下面这个关键概念持怀疑态度:来自物体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让人看见了物体。“搞定老师”意味着学生对老师的行为、技巧、语言方式和教学方法了如指掌,他们能够准确预测老师有什么想法,什么事情能让老师高兴或生气,如何表现才会让老师相信他们已经学到并掌握她希望传授给他们的概念。  埃莉诺·达克沃斯在其专著《发明密度>(Inventing Density,1986)中说道:“批判性的实验本身并不能告诉你任何东西。一个人必须在实验之前就完成研究工作的绝大部分。一个人必须首先形成一整套理念,然后才能利用实验加以验证。”这可能是本书*重要的一段引语!  教师如何判断学生是否形成了一整套内嵌课堂活动的理念?教师如何发现学生脑海中是否存在关于将要学习内容的错误想法?我相信,本书可以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些答案,并为纠正上述错误提供一些建议。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