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南腔北调:中国传统戏曲

南腔北调:中国传统戏曲

作者:王文清著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0-01
开本: 25cm 页数: 199页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4.5(7.2折) 定价  ¥34.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南腔北调:中国传统戏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0757308
  • 条形码:9787560757308 ; 978-7-5607-573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南腔北调:中国传统戏曲 本书特色

  《南腔北调 中国传统戏曲/中国文化四季》主要从汉代百戏、宋元南戏等分专题式介绍了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孕育、戏曲表演行当与程式、戏曲名词及剧目分类,另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京剧的形成、表演流派、唱腔等以及其他地方戏曲和经典剧目,较为全面地展现了精彩纷呈的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南腔北调:中国传统戏曲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汉代百戏、宋元南戏等分专题式介绍了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孕育、戏曲表演行当与程式、戏曲名词及剧目分类, 另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京剧的形成、表演流派、唱腔等以及其他地方戏曲和经典剧目, 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南腔北调:中国传统戏曲 目录

概述
一、中国传统戏曲的基本特征
二、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中的梅式体系

**章 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一、巫觋、优
二、汉代百戏
三、唐代歌舞戏
四、参军戏
五、宋金杂剧
六、宋元南戏
七、元杂剧
八、明清传奇

第二章 戏曲表演行当、程式及特技
一、戏曲表演行当及其历史演变
二、戏曲表演的基本功
三、戏曲表演程式
四、戏曲表演特技.

第三章 戏曲舞台美术
一、戏曲脸谱及旦角发式
二、戏曲服装的艺术特点及种类
三、戏曲服装、盔头、道具、化妆专业划分

第四章 戏曲名词及剧目分类
一、科班、戏班、家班
二、演出场所及舞台
三、票友、票房、梨园行、梨园世家
四、男旦、坤旦、坤伶、坤生
五、两下锅、两门抱、升平署、内廷供奉
六、戏曲剧目分类
七、戏曲谚语、术语

第五章 京剧的形成与表演行当构成
一、京剧的孕育与形成
二、京剧表演行当构成

第六章 京剧表演流派
一、京派、海派
二、京剧形成之初的表演流派
三、京剧史上**次鼎盛时期主要表演流派
四、京剧史上第二次鼎盛时期主要表演流派

第七章 京剧听觉艺术
一、京剧音乐板腔体、唱腔句式
二、京剧乐队
三、京剧音乐曲调"二黄板腔"
四、京剧音乐曲调"西皮板腔"
五、京剧音乐曲调"南梆子""高拨子""昆曲"
六、京剧音乐"曲牌"
七、京剧音乐"锣鼓经"
八、京剧声韵
九、京剧念白

第八章 传统地方戏曲
一、昆山腔声腔系统
二、黄梅调声腔系统
三、绍兴戏声腔系统
四、蹦蹦戏声腔系统
五、梆子戏声腔系统
六、弋阳腔声腔系统
七、扬琴戏声腔系统
八、皮黄腔声腔系统
九、滩簧声腔系统
十、闽南戏声腔系统
十一、西南戏声腔系统
十二、河南戏声腔系统
十三、二人转声腔系统
十四、二人台声腔系统
十五、陇东道情声腔系统
十六、藏戏声腔系统

第九章 传统戏曲经典剧目选介
一、《窦娥冤》
二、《西厢记》
三、《赵氏孤儿》
四、《牡丹亭》
五、《长生殿》
六、《桃花扇》
七、《白蛇传》
八、《梁山伯与祝英台》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