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2016-2017-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2018版

2016-2017-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2018版

作者:李建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628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85.1(4.3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2016-2017-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2018版 版权信息

2016-2017-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2018版 本书特色

全书共三大部分。*部分为总报告,旨在从总体上评价分析2015~2016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发展变化,揭示中国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优劣势和变化特征,提出增强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方法和对策,为我国省域经济战略决策提供分析依据。第二部分为分报告,通过对2015~2016年中国31个省、区、市(不包括港澳台)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各省、区、市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方向。第三部分为专题分析报告,专题报告开辟了“‘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战略方向”这个话题,分别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与新动能、中国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中国企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战略方向、中国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深入追踪研究了省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在关系,为提升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2016-2017-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2018版 内容简介

本书对2015~2016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并开辟“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战略方向”这个话题,分别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与新动能、中国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中国企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战略方向、中国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深入追踪研究省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在关系,为提升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2016-2017-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2018版 目录

Ⅰ 总报告 1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价报告/001一 全国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评价/001二 全国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区域分布/005三 全国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010四 全国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014五 全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018六 全国省域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022七 全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026八 全国省域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030九 全国省域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033十 全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037十一 全国省域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041十二 2015~2016年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启示/045十三 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方法和对策/052 Ⅱ 分报告 2 1 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0611.1 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0611.2 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067 3 2 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0742.1 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0742.2 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079 4 3 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0873.1 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0873.2 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092 5 4 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1004.1 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1004.2 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105 6 5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1135.1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1135.2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118 7 6 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1266.1 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1266.2 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131 8 7 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1397.1 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1397.2 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144 9 8  黑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1528.1 黑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1528.2 黑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157 10 9 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1659.1 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1659.2 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170 11 10 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17810.1 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17810.2 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183 12 11 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19111.1 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19111.2 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196 13 12 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0412.1 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20412.2 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209 14 13 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1713.1 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21713.2 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222 15 14 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3014.1 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23014.2 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235 16 15 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4315.1 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24315.2 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248 17 16 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5616.1 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25616.2 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261 18 17 湖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6917.1 湖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26917.2 湖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274 19 18 湖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8218.1 湖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28218.2 湖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287 20 19 广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29519.1 广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29519.2 广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300 21 20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30820.1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30820.2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313 22 21 海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32121.1 海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32121.2 海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326 23 22 重庆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33422.1 重庆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33422.2 重庆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339 24 23 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34723.1 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34723.2 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352 25 24贵州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36024.1 贵州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36024.2 贵州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365 26 25云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37325.1 云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37325.2 云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378 27 26西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38626.1 西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38626.2 西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391 28 27陕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39927.1 陕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39927.2 陕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404 29 28 甘肃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41228.1 甘肃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41228.2 甘肃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417 30 29 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42529.1 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42529.2 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430 31 30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43830.1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43830.2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443 32 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4513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4513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456 Ⅲ 专题分析报告 33 专题一 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464一 十九大开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征程和新动力/465二 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469三 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473四 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向/479五 十九大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483 34 专题二 十九大后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与新动能/486一 十八大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回顾/486二 十九大对中国区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490三 十九大后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492四 十九大后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动能/494五 十九大后加快实施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路/496 35 专题三 十九大后中国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500一 十八大以来中国产业发展状况分析/500二 十九大对中国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511三 十九大后中国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515四 加快促进中国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522 36 专题四 十九大后中国企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战略方向/528一 十八大以来中国企业总体竞争力分析/528二 十九大新要求给中国企业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531三 十九大后中国企业发展的重点领域/533四 十九大后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539 37 专题五 十九大后中国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547一 十八大以来中国绿色发展的进展情况/547二 十九大对中国绿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553三 十九大后中国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557四 加快推进中国绿色发展的方向与对策/562 Ⅳ 附录 38 附录一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568 39 附录二 2016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575 40 附录三 2016年中国31个省份主要经济指标数据/586 41 参考文献/590 42 后记/595
展开全部

2016-2017-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2018版 作者简介

李建平,男,1946年出生于福建莆田,浙江温州人。曾任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副主任、主任,经济法律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现任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术带头人,福建省特色重点建设学科与福建省重点建设学科理论经济学的学科负责人。兼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史、《资本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学方法论、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撰写、主编学术著作、教材60多部。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第六届、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八次获得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次获得二等奖,还获得全国第七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理论文章奖,其专著《第一卷辩证法探索》获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颁发的第七届“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学杰出成果奖”。他是福建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9年被评为福建省第二届杰出人民教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