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门外谈戏-论21世纪的中国戏曲

门外谈戏-论21世纪的中国戏曲

作者:仲呈祥著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1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3.6(3.8折) 定价  ¥6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门外谈戏-论21世纪的中国戏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034177
  • 条形码:9787519034177 ; 978-7-5190-341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门外谈戏-论21世纪的中国戏曲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两编,并特别设置了附录部分。上编侧重审视全局,下编汇总单篇剧目评论,附录包含了作者20世纪仅有的两篇戏曲评论、*近一篇探讨“中国民族歌剧”的文章,以及电视戏曲节目《伶人王中王》两辑点评语录。可以说,本书全面反映了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思考。 作者认为,戏曲艺术理应以自身的历史品位和美学品位,培养并造就受众的审美情趣与鉴赏修养,从而为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戏曲批评要坚持中国化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历史的”标准。所谓“美学的”标准,即考量作品承载内容的形式达到的审美化程度;所谓“历史的”标准,即考量作品所反映出的作家、艺术家意识到的历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美学的”必然是“艺术的”,而历史的主体是人民,所以“历史的”也当然涵盖着“人民的”。西方古典的、现代的、后现代的以及五花八门的批评标准都可以研究借鉴,但必须是“见好才拿,拿来就化”,决不能生吞活剥、东施效颦。只有首先“各美其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才能真正“美人之美”,进而把两者交融整合,做到“美美与共”,实现“天下大同”。

门外谈戏-论21世纪的中国戏曲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39篇文章,囊括了作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关于传统戏曲的重要评论。作者认为,戏曲艺术理应以自身的历史品位和美学品位,去培养造就受众深刻而不肤浅、沉稳而不浮躁、高雅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油滑的审美情趣与鉴赏修养,从而为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门外谈戏-论21世纪的中国戏曲 目录

上编 京剧艺术的普及之路 三年辛苦铸就文艺“名牌” 审美之旅(上):2006-2007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 评审验收学习笔记 审美之旅(下):2006-2007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 评审验收学习笔记 戏曲界盛事京剧史创举 让“梨园堂会”办到百姓家 ——感于《空中剧院》开播六周年 可贵的文化自觉 ——序《中国川剧》画册 京剧两百年:传承与发展 国粹长荣 优秀保留剧目巡演具有文化繁荣与文化共享的大意义 从高原勇攀高峰的重要举措 ——赞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 传菊坛经典佳艺响梨园传统美德 ——观“菊坛传响”京剧系列演出有感 补文化内功攀审美高峰 ——序《秋实集》 哲人远行思泽梨园 ——感悟丁关根同志对京剧的重大贡献 也谈艺术的真谛 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 ——“福建戏曲文化现象”刍议 走好海派“正路” ——贺上海京剧院建院60周年 尊重流派,就是尊重京剧艺术的发展规律 奏响戏曲传承新的进军号 观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参演剧目有感 从文化自信到戏曲自信 开创从高原勇攀高峰的文艺新局面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两周年之际 戏曲“像音像”工程的意义:薪火相传互补生辉 新编京剧与“两创”门外浅议 ——第八届中国京剧节感言 下编 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观后 传精神铸灵魂出思想 ——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的启示 京剧《汉苏武》:有胆有识的改编意识 戏曲新编的成功范例 ——从新编传统评剧《赵锦棠》说起 《城邦恩仇》:打开“美美与共”的新天地 高甲戏《阿搭嫂》引发的三点启悟 京剧《安国夫人》启示录 评剧《海棠红》:老戏新编的成功范例 昆曲《十五贯》的启示意义 《小镇》之“大” 古调独弹移风易俗 ——秦腔现代戏《易俗社》的当代意义 创作思维突破创新的好戏 ——新编京剧《浴火黎明》三思 激情熔铸的时代作品 ——再看京剧《浴火黎明》 戏曲传承发展离不开领军人物 ——观山西运城蒲剧青年实验团演出《西厢记》感言 知识绘成风景民心铸就伟业 ——河北梆子现代戏《李保国》感言 “人生论美学”的一股清泉 ——评大型现代锡剧《三三》 为反腐英雄塑像 ——观现代京剧《在路上》 人文新淮剧《半纸春光》:对中华戏曲的自信与自觉 现代淮剧《送你过江》学习笔记 附录 “双百”方针与艺术民主——从关于鬼戏的争论说起 戏曲是否要以现代戏为主 坚定文化自信与发展民族歌剧 仲言仲语:《伶人王中王》专辑 后记
展开全部

门外谈戏-论21世纪的中国戏曲 作者简介

仲呈祥(1946—),生于沪,长于蜀,求学立业于北京。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组召集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艺术研究院院长,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曾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 著有《新中国文学纪事和重要著作年表:1949—1966》《当代文学散论》《西南中青年作家论》《创作的生活源泉》《“飞天”与“金鸡”的魅力》《十评飞天奖》《银屏之旅:仲呈祥论艺术》《审美之旅:仲呈祥文艺评论选》《艺苑问道:仲呈祥自选集》《文苑问道——我与〈人民日报〉30年》《自厚天美》《仲呈祥演讲录》等学术专著二十余部,并在核心报刊发表文章二百余篇。在文化艺术建设方面,作者提出了文化功能的“氛围说、宝塔喻、引领论”和“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重在引领,贵在自觉”等文化建设理论主张。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